中藥藥理動物模型概念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10 08:23:00
導語:中藥藥理動物模型概念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本文系統地論述了中藥藥理動物模型的概念、內容、地位和作用;透徹地分析了中藥藥理動物模型的現狀和今后一個時期內的發展方向;指出中藥藥理動物模型是中藥藥理學獨具一格的研究方法,將為中藥藥理學和實驗動物學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個學科的形成和發展,首先是這個學科研究方法的形成和發展。中藥的藥理研究自20年代初,陳克恢研究麻黃[1]以來,研究方法逐步完善,研究領域日益擴大,研究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自己的學科體系,這就是中藥藥理學。其中一個重要標志,就是中藥藥理動物模型的研究和應用。中藥藥理動物模型是中藥藥理學獨具一格的研究方法,它使中藥藥理學從中藥和藥理學脫胎而出,形成了獨特的學科體系?;诖?,有必要對中藥藥理動物模型進行整理、探索,為進一步指導中藥藥理學發展、豐富實驗動物學的內容起作用。故本文試圖較系統地論述中藥藥理動物模型的概念、作用,分析中藥藥理動物模型的現狀,探索中藥藥理動物模型的發展方向。
1中藥藥理動物模型的概念
中藥藥理動物模型是指在中藥藥理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類病證表現的動物實驗對象和相關材料,它包括人類疾病動物模型、人類證候動物模型、人類病證動物模型三部分的內容,它既是實驗動物學的范疇,又是中藥藥理實驗方法學的核心。
2中藥藥理動物模型的作用
2.1中藥藥理動物模型是中藥藥理學的基石中藥藥理學是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藥對機體的作用和作用機理、以及體內過程,從而闡明其防治疾病原理的科學。它包括中藥藥性藥理、中藥實驗藥理、中藥臨床藥理三部分的內容。而中藥藥理動物模型在中藥藥性藥理、中藥實驗藥理、中藥臨床藥理的研究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
2.1.1中藥藥理動物模型是中藥藥性藥理的研究手段中藥藥性藥理包括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補瀉、毒性等方面的藥理研究,而中藥藥理動物模型是中藥藥性藥理的研究手段。如梁氏用溫熱藥建立熱證動物模型,再用寒性中藥龍膽草、黃連、黃柏、銀花、連翹、石膏治療,觀察中藥寒涼藥性的藥理學基礎;用寒涼藥建立寒證動物模型,再用熱性中藥附子、干姜、肉桂、黨參、黃芪、白術治療,觀察中藥溫熱藥性的藥理學基礎[2]。又賁氏應用血虛肝脾損傷動物模型,研究中藥當歸、熟地、川芎、白芍的歸經藥理[3]。
2.1.2中藥藥理動物模型是中藥實驗藥理的研究基礎中藥實驗藥理是中藥藥理的研究核心,中藥實驗藥理主要是應用實驗動物、器官、組織、細胞研究中藥功效的藥理作用,揭示中藥功效的現代內涵。中藥功效是中醫辨證論治體系在藥學中的體現,對中藥功效的揭示,必須以中醫證的研究為基礎;而中藥藥理證候動物模型是中醫證在實驗研究中的載體,故中藥藥理動物模型是中藥實驗藥理的研究基礎。如研究補氣藥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組成的四君子湯對小腸推進運動的影響,結果四君子湯能抑制正常動物離體器官小腸的運動[4],對正常在體動物小腸推進運動無明顯影響[5];但能增加脾虛動物小腸推進運動[5,6]后者與臨床實際相符,與補氣藥健脾益氣功效相符,是健脾益氣功效在腸功能中的體現。這個例子說明,建立和使用中藥藥理動物模型,才能真正揭示中藥的功效,豐富中藥實驗藥理的內容。
2.1.3中藥藥理動物模型是中藥臨床藥理的橋梁中藥臨床藥理學研究方興未艾,但學科有待建立。由于正常動物的結構形態、功能代謝與人類的病理狀態相差甚遠,故必須應用中藥藥理動物模型來連接中藥實驗藥理與臨床藥理的研究,為中藥臨床藥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評價奠定基礎。
2.2中藥藥理動物模型是中醫藥現代化的突破口中醫藥的學術發展相當緩慢,其原因就是缺乏實驗研究體系,缺乏與現代自然科學的溝通與融合,忽視基礎理論的研究,未建立起自己的科研規范、指標體系和方法論,致使其理論研究對實踐缺乏推動作用,與世界醫學缺乏共同語言。而中藥藥理動物模型就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應用現代科學方法,以實驗動物、器官、組織、細胞為研究對象,建立的具有人類病證表現的實驗模型。彌補了中醫藥研究的不足,成為中醫藥理論與現代科學的中介部分。故中藥藥理動物模型的研究與發展,必將促進中醫藥的現代化。
2.3中藥藥理動物模型是實驗動物學發展的新領域中醫以系統-綜合醫學模式為特征,堅持功能主義的原則和視角來研究人體。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對中藥藥理動物模型生物學特征的認識,將彌補現代以形態結構為原則進行研究的不足,建立新的指標體系,豐富實驗動物生理學、實驗動物醫學和比較醫學的內容。而中藥藥理動物模型的研制與增加,又將豐富實驗動物病理學和動物實驗技術的內容,對實驗動物疾病的病理過程和實驗操作技術進行重新認識。故中藥藥理動物模型的建立與深入研究,將成為實驗動物學發展的新領域。
2.4中藥藥理動物模型是中藥新藥有效性評價的工具中藥新藥有效性評價,可用正常動物觀察藥物對生理狀態下各種生理、生化、形態等方面的影響,以判斷新藥的療效。但生理狀態與病理狀態有本質的區別,對藥物的反應常有質的不同。有些藥物對正常動物無藥效作用,而對中藥藥理動物模型則有治療作用,如清熱藥對發熱動物有降溫作用,而對正常動物體溫則無影響。因此,僅用正常動物不能全面準確地評價新藥有效性,必須選用中藥藥理動物模型,觀察新藥對病理狀態的影響,才能更準確地評價其有效性。故中藥藥理動物模型是中藥新藥有效性評價的工具。
3中藥藥理動物模型的現狀
中藥藥理動物模型自唐·陳藏器《本草拾遺》首次記載用精米喂貓、犬造成腳氣病模型以來,中藥藥理動物模型已初具規模,分為中藥藥理疾病動物模型、中藥藥理證候動物模型、中藥藥理病證動物模型三類。
3.1中藥藥理疾病動物模型中藥藥理疾病動物模型分為誘發性疾病動物模型和自發性疾病動物模型。誘發性疾病動物模型是研究者通過使用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素作用于動物,造成動物組織、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損害,出現某些人類疾病的功能、代謝或形態結構方面的改變。如發熱動物模型、四氧嘧啶糖尿病(消渴)動物模型、肥胖癥動物模型等。自發性疾病動物模型是指實驗動物未經任何有意識的人工處理,在自然情況下,發生染色體畸變、基因突變,并通過定向培育而保留下來的疾病模型,如無胸腺裸鼠、重癥肌無力小鼠、青光眼兔、高血壓大鼠、肥胖癥小鼠等。
3.2中藥藥理證候動物模型中藥藥理證候動物模型,自60年代鄺安建立第一個類“陽虛”動物模型[7]以來,已用200多種方法,復制建立了腎虛證、脾虛證、肺虛證、心虛證、血瘀證、血虛證、肝郁證、寒證、熱證、痹證、里實證、厥脫證、溫阻證、溫病等證候動物模型。中藥藥理證候動物模型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在動物身上復制的中醫藥證候,是中藥藥理動物模型獨具一格的有別于人類疾病動物模型的方法。而中藥藥理證候動物模型的研究還遠遠不能滿足中藥藥理學發展的需要,急待增加研究投入,提高研究水平。
3.3中藥藥理病證動物模型中藥藥理病證動物模型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用現代醫學的人類疾病動物模型與中醫證候動物模型嫁接,建立病證結合動物模型。如高脂性疾病血瘀證動物模型、失血性貧血血虛證動物模型、感染性休克厥脫證動物模型等。把現代醫學的辨病論治與中醫學的辨證論治結合起來,中西匯通。另一種是在中醫藥病證理論指導下,建立中醫病證結合動物模型[8]。這方面的工作急待開展,以深化中藥藥理模型的研究,糾正證候動物模型難于深化、不好應用的不足。
4中藥藥理動物模型的發展方向
中藥藥理動物模型在今后一個時期內,主要是應總結分析中藥藥理動物模型的理論,加大中藥藥理證候動物模型和中藥藥理病證動物模型的研制,建立中藥藥理動物模型的科研規范、研究體系,為中藥新藥研制和開發、中藥藥理研究、中醫藥學術發展、中西醫合流提供堅實的實驗基礎,也將為我國實驗動物學的發展增添新的內容。
參考文獻
1陳克恢,SchmidtT.PharmacolExptTherap,1924;24(5)∶339
2梁月華.北京醫科大學學報,1987;19(1)∶54
3賁長恩.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91;14(增刊)∶23
4黃樹明,等.中醫雜志,1988;(9)∶60
5彭成,等.中藥藥理與臨床,1995;11(5)∶6
6聞集普,等.中藥藥理與臨床,1992;8(2)∶27
7鄺安.中華內科雜志,1963;(2)∶113
8彭成.中醫雜志,1996;(9)∶562
- 上一篇:林業生態建設的實施方案
- 下一篇:政治生態優化年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