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新藥開發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25 08:30:00

導語:中藥新藥開發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藥新藥開發研究論文

一、課程結構及教學目標

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課程在完成中藥藥劑學的理論知識及實驗教學的基礎上設置的,所以課程的理論教學及實驗教學內容著力于加強學生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并且課程以實驗教學為主導,占全課程的80%,旨在建立突出創新精神和創造意識的培養和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的實驗教學新體系。為保持本課程教學內容的先進性、科學性及可操作性,理論教學及實驗教學內容上注重基礎知識與新理念、發展趨勢、先進技術的銜接,理論教學內容及實驗教學內容實施動態變化,以達到及時將中藥新藥研究的新思想、新思路、新技術融入教學中的目的。理論教學以“中藥新藥研究指南”中新藥的藥學研究內容為重點,突出新藥制劑研究的基本內容、方法和技術要求,并且教學內容隨國家藥監局對新藥研究的要求而及時更新。實驗教學不再是一成不變的實驗教材中的教學內容,而是以中藥新藥研究的思路與措施為主體,將中藥新藥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技術融入實驗教學中,使學生熟悉臨床前新藥研究與開發的基本內容與研究過程,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受到了科研系統訓練。

二、課程內容及實施形式

理論教學是以國家藥監局的“中藥新藥研究指南”為教學內容,學生系統學習新藥原料研究的基本內容和方法、技術工藝路線、原料和制劑穩定性研究的內容和方法、原料藥及其制劑的質量標準的內容以及藥理學研究的基本內容和方法、藥效學研究的內容、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方法以及新藥臨床研究的內容和方法、藥品上市后監測和再評價的方法等內容。使學生熟悉新藥的基本概念,新藥的分類、新藥注冊的基本概念,新藥的審批程序、新藥發現的基本途徑,新藥研究與開發的基本過程。

實驗教學內容不是固定于實驗教材,而是由教師根據藥劑學基本實驗方法和操作技能并考慮從原料到制劑的可操作性及完整性擬訂實驗課題,學生3~5人組成課題組,在確定實驗課題后,首先是廣泛查閱資料,依據課題要求及獲取的信息設計實驗方案(包括儀器設備的選用及安排,中藥提取工藝的研究、制劑的處方設計及工藝研究,建立質量評價體系等)。在確定實驗方案后,課題組按實驗方案獨立完成實驗,最后提交實驗論文和實驗產品。從查閱資料,準備儀器,擬定和實施實驗方案,直至處理實驗結果、撰寫實驗論文,學生完成了“準科學實驗”的全過程,在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教而是導,主要在確定實驗方案及實施過程中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給予指導和啟發,給學生留有較大的思維和發揮的空間。

三、新型實驗教學模式的作用和效果

1.創新精神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新時代對人才最主要的內涵要求.培養創新意識、激發創新行為、形成創新能力的創新教育新模式成為教學主線.在藥劑學實驗教學中曾開設綜合性、開創型實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時間及空間等因素的限制,部分內容仍脫離不了實驗教材中公式化、程式化的束縛、在一定程度上仍處于一種機械性的思維及學習模式,學生是在教師的“監護”下完成現成的步驟和方法的實驗,除了做幾個規定的實驗,沒有機會再進實驗室,實驗時空狹窄。這種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學習的空間以及對所學知識應用的空間,創新意識方面獨立思考的主動性受到束縛。本課程的實驗教學實施完全開放式、個性化教學,為學生創設有利于發揮自身潛能的環境和條件,學生在實驗教學中完全脫離教師的“監護”,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實驗方案的設計及實施過程中得以展示,尤其在實施自主設計的實驗方案時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也不擔心由于實驗失敗造成對自己學習成績的影響,學生無顧忌地嘗試構思、設計出解決問題的新穎而巧妙的途徑和方法,以獲得理想的實驗結果。本課程首次開設,但學生的實驗結果富有新穎性,不僅有中藥片劑、膠囊劑、顆粒劑等常見的制劑產品,而且有中藥滴丸劑、巴布劑、微球制劑、涂模劑、緩釋制劑、脂質體制劑等新劑型產品。實踐證明給予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即給學生創新打開了思路,對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

2.注重整體技能訓練,提高綜合素質

實驗教學著力于從多角度、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主要體現在包括新知識的獲取能力、實驗操作技能、實驗數據的處理及論文撰寫等整體技能訓練。實驗教學內容之一是要求學生根據擬定的實驗課題廣泛查閱資料,對資料歸納、整理,并進行綜述,通過知識獲取能力的訓練拓寬了知識面,并且提高學生主動將新知識、新技術融入實驗課題的意識。實驗內容不拘一格,并實現內容的整合。教師在擬訂實驗課題時既要考慮到實驗全過程應體現基本實驗方法和操作技能也要考慮從原料到制劑的可操作性及完整性。如中藥制劑的制備中其前處理影響制劑的成型,學生在方案設計及實施過程必須綜合考慮各實驗要素中的關聯性及可行性,以提高實驗的順延性。實驗教學內容的整合形成的整體性,使學生研究能力得到系統的訓練,也提高學生對實驗研究的興趣和主動參與,避免因實驗難度過大,在一定時間無法完成實驗課題,而致使學生產生消極的情緒。實驗教學中發現,學生的求知欲望強力,學生充分利用“自由”進行實驗的機會,為自己設置一定的實驗難度。例如在中藥巴布劑的制備實驗課題中,原實驗方案是采用離體動物皮膚進行透皮吸收實驗,在實驗中學生主動改為采用活體動物進行透皮吸收實驗,使實驗的難度大大增加。學生完成實驗課題不僅只是實驗操作過程的結束,實驗數據處理及實驗報告也是本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結果報告不再是按實驗教材內容“依葫蘆畫瓢”的形式,而是以科研論文形式撰寫實驗報告,并在提交論文的同時,提交實驗所有的原始記錄。本實驗教學實施了整體技能訓練,學生體驗了“模仿創新”全過程,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知識應用的擴展,強化學生的科研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摘要】闡述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課程的指導思想、課程結構、內容及實施形式,根據課程實施效果,分析該課程的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中的作用。主要觀察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和知識應用的擴展,科研能力的強化,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形成等方面。表明該課程為構建以技能、方法、能力、創新為主線的實驗教學新體系進行了有益嘗試,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中藥;新藥研究;開發;課程;實驗教學;改革;創新能力

藥劑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技術科學,在藥劑學的教學中實驗教學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傳統的驗證性實驗到開設綜合性實驗及設計性實驗,使藥劑學的實驗教學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也是藥劑學教學改革及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2006年我們以廣東省政府提出的“建設中醫藥強省”的理念為契機,在本科中藥制劑班開設了“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課程。該課程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者要改變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育模式,激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習慣”為指導,設置了以實驗教學為主導的課程體系及教學模式,課程集綜合性、開放性、創新性理念為一體,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綜合能力、創新意識、協作共事能力,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順應廣東省中藥產業發展,滿足社會的需要。

四、結束語

“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課程在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行了全新嘗試,改變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教師和教材本位的傾向,改變實驗教學中過于注重知識的驗證、傳授而忽略了能力與科學素養培養的封閉式教學模式,構建了以技能、方法、能力、創新為主線的實驗教學新體系。由于學院本科學生招生人數日趨增加,按“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課程的形式在全體本科學生中開設該課程具有相當大的困難,目前該課程僅在部分藥學本科學生中進行。如何使該課程在本科學生中全面鋪開,是該課程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