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烏頭藥材生藥學分析

時間:2022-01-09 10:12:27

導語:高烏頭藥材生藥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烏頭藥材生藥學分析

1試驗材料

1.1高烏頭藥材。高烏頭分別購于甘肅、青海等地,經甘肅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楊扶德教授鑒定為毛茛科烏頭屬植物高烏頭的干燥根,結果見表1。1.2儀器與試劑。BT125D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KQ3200DB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FW-400A高建萬能粉碎機(北京科偉永興儀器有限公司);NikonDS-Ril生物顯微鏡;HHS-11S數顯恒溫水浴鍋(上海宜昌儀器紗篩廠);BX51熒光顯微鏡;SHB-3循環水多用真空泵(鄭州杜甫儀器廠);旋轉蒸發儀;多功能暗箱式紫外分析儀(北京賽百奧科技有限公司);ATS4自動點樣儀、稱量瓶、干燥器等。高烏甲素對照品(購自甘肅神龍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001001,含量97.50%);冉烏頭堿;三氯甲烷、氨水、正己烷、異丙醇、水合氯醛、甘油、95%乙醇、乙酸乙酯均為分析純。

2方法與結果

2.1外觀性狀高烏頭根呈圓柱形,上粗下細,稍扁扭曲不直,有分枝,長短不一,長5~20cm,直徑1~4cm。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粗糙,有時因后生皮層脫落露出木質部,扭裂,頂端有凹陷的莖痕或留有莖的殘基,周圍有時殘存棕色葉鞘纖維,有明顯的網狀縱向裂隙,有的可見腐朽的空腔,有不規則縱紋。質輕而松脆,易折斷,斷面淡黃棕色,呈蜂窩狀或中空。氣微,味苦。2.2顯微鑒別。2.2.1橫切面顯微鑒別取干燥高烏頭個子藥材,用水浸泡,待藥材浸透軟后,取直徑為2~4mm根末端,冷凍后徒手切片。將制備好的切片置顯微鏡下觀察,可見木栓層為2~5列木栓化細胞組成;皮層較寬廣,約占整個根部的2/3,皮層中有一輪異型維管束環狀排列,分布在皮層中,維管束均為外韌型;韌皮部細胞較小,排列緊密,束中形成層細胞數列,而束間形成層不明顯;形成層細胞2~3列;木質部導管作徑向排列,直徑14~60μm,異型維管束之間的維管射線寬廣,射線細胞中夾雜有小型棕色細胞徑向排列成行;次生維管束呈圓柱形,韌皮部較寬廣。薄壁細胞中分布大量的淀粉粒及少量的草酸鈣方晶。結果見圖1。2.2.2粉末鑒別取樣品粉碎過4號篩,得棕褐色粉末,挑取少許置載玻片上,加2~3滴水合氯醛在酒精燈上透化后,蓋上蓋玻片,置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大量的淀粉粒,多為單粒,呈圓形、類圓形或半圓形,直徑為4~24μm;大粒有明顯的臍點,呈星狀或叉狀,層紋不明顯;復粒由2~4個分粒組成。后生皮層組織碎片呈棕褐色,細胞表面呈多角形或類方形,壁木栓化或木化,有時細胞壁彎曲直徑為25~220μm。網紋導管及具緣紋孔導管,直徑為20~45μm。常有棕色塊狀物散在。草酸鈣方晶少見,呈菱形或多邊形。結果見圖2。2.3薄層鑒別。2.3.1不同提取溶劑的考察取高烏頭藥材粉末2g(過三號篩)2份,一份加95%乙醇30mL超聲處理(功率300W,頻率40kHz,水溫25℃以下)30min,放冷,補足失重,搖勻,濾過,取續濾液25mL,40℃以下減壓回收溶劑至干,殘渣加入甲醇3mL,溶解,密塞,搖勻;另一份加氨試液3mL,再加入異丙醇-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50mL,稱定質量,超聲處理(功率300W,頻率40kHz,水溫25℃以下)30min,放冷,補足失重,搖勻,濾過,取續濾液25mL,40℃以下減壓回收溶劑至干,殘渣加入甲醇3mL,溶解,密塞,搖勻。分別進行薄層色譜鑒別。結果后者色譜斑點更為清晰。2.3.2展開劑系統的選擇分別以二甲苯-甲醇(5∶1)、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10∶8∶2.5)、甲苯-三氯甲烷-甲醇(1∶8∶1)、正己烷-三氯甲烷-甲醇(4∶8∶1)、正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5∶6∶8∶1.5)等展開系統進行試驗,結果顯示以正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5∶6∶8∶1.5)為展開劑,置氨蒸氣飽和20min后展開,展開效果較好,斑點集中且分離好,Rf值適中。2.3.3薄層板的選擇分別篩選了硅膠G、硅膠GF254薄層板,結果顯示選用硅膠GF254薄層板時斑點清晰。2.3.4不同溫濕度對薄層色譜的影響考察不同溫濕度對薄層色譜的影響,結果表明在溫度為30℃下,相對濕度在45%~60%,均可使主斑點分離較好,斑點集中、清晰,且比移值變化不大。通過上述條件的考察,得到穩定的薄層色譜鑒別條件:取高烏頭藥材粉末各2g(過3號篩),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加氨試液3mL,再加入異丙醇-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50mL,稱定質量,進行超聲處理(功率300W,頻率40kHz,水溫25℃以下)30min,放冷,補足失重,搖勻,濾過,取續濾液25mL,40℃以下減壓回收溶劑至干,殘渣加入甲醇3mL,溶解,密塞,搖勻,作為供試品。另取冉烏頭堿及高烏頭甲素對照品,分別加甲醇溶解制成每1mL含1mg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按照薄層色譜法實驗,分別吸取冉烏頭堿、高烏甲素對照品、各批次供試品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5∶6∶8∶1.5)為展開劑,置氨蒸氣飽和20min后展開,取出,晾干,分別置紫外光燈(254nm及365nm)下檢視(溫度18~30℃,濕度45%~60%)。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結果如圖3。

3討論

3.1高烏頭是一味民間常用中藥,有關其質量控制方面的研究鮮有文獻報道。現有的質量標準指標過于簡單,不能很好地控制其質量,本研究從外觀性狀、顯微特征、薄層鑒別等角度對甘肅、青海等西部特色民間常用中藥高烏頭進行了生藥學研究,為新版《甘肅省中藥材標準》中高烏頭藥材標準的完善提供了科學依據。3.2薄層色譜法用于中藥的鑒別具有快捷、簡便等諸多優點。試驗分別考察了正己烷、二甲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等多種溶劑展開系統,用三氯甲烷-甲醇-氨水(7∶2∶0.5)、二甲苯-甲醇(5∶1)等,經過多次試驗和篩選,最終確定上述展開條件,證明該條件具有分離度好、斑點清晰、簡便易行等特點,可用于高烏頭藥材的薄層鑒別分析。3.3高烏頭在功效上與同科同屬的烏頭(川烏、草烏)作用相當,但高烏頭基本不含極毒的雙酯型烏頭堿類成分,臨床應用比烏頭(川烏、草烏)更加安全。烏頭可以引起動物心律失常[18],而高烏頭則恰恰相反,不但不會引起心律失常,還具有抗烏頭堿引起的心律失常的作用[6],這一點值得高度關注。高烏頭一直作為地方用藥,一方面是由于其標準不夠完善;另一方面是由于民間用藥,產量又小,目前主要用于提取高烏甲素的原料藥材,使用范圍受限,也未能引起重視。如果解決以上問題,高烏頭很有可能代替烏頭藥材,載入藥典標準。

作者:張立軍 戴海蓉 樊秦 夏鵬飛 沈秉學 李蕓 單位:1.甘肅中醫藥大學 2.甘肅省高校中藏藥化學與質量研究省級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