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醫藥材罌粟子藥學研究
時間:2022-10-17 11:51:18
導語:維吾爾醫藥材罌粟子藥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維吾爾醫藥材罌粟子的藥學,為臨床罌粟子使用提供更加全面的參考依據。方法本次研究選擇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選購的罌粟子,執行性狀分析,利用液相色譜儀進行嗎啡濃度測定,分析其在維吾爾醫藥中的實用價值。結果罌粟子顏色差異與其藥性無影響,執行檢測發現,實驗重復性、精密性及準確度均處于較高水平,可確定嗎啡無罌粟殼中的主要成分。結論黑色與白色罌粟子均可為藥,實驗重復性、精密性及準確度均較為理想,其研究結果真實可信,值得推廣。
關鍵詞:罌粟子;維吾爾醫藥;藥材;醫學研究
0引言
隨著大眾健康觀念的不斷提升,現代醫學的發展日益完善,其中民族醫藥學內容近年來得到有效推廣,維吾爾醫藥屬于我國新疆地區的重要醫藥類型之一,其通過漫長的醫療實踐,已形成完善的醫學體系,存在十分豐富的醫學理論[1]。罌粟子屬于罌粟上莢果之種,屬于維吾爾醫藥材中的特色藥物,通常用于止血,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某些罌粟科藥物具有強效抗病毒、腫瘤的效果,罌粟子在維吾爾醫藥中尚未得到廣泛推廣,且臨床上針對其缺乏相應的應用標準,因此,本次研究選擇罌粟子進行藥學研究,分析其臨床應用價值,以期為臨床相關診治提供更加具有參考價值的信息。
1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
本次研究所需藥材均由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選購罌粟子,選購地區包括巴基斯坦地區、中國四川、新疆和田等地區,采用電子顯微鏡針對其性狀濟寧分析研究,并應用液相色譜儀檢測其嗎啡濃度。
1.2方法
1.2.1儀器
選擇檢測儀器CX31RTSF(Olympus),BS110S型電子天平檢測重量,同時選擇KQ-5200型超聲波清洗機進行儀器處理操作;檢測操作選擇YOKO-ZS紫外線分析攝影儀(武漢藥科新超聲儀器有限公司)、Shimadzu-LC2010C全自動液相色譜儀。
1.2.2藥材性狀
分別執行TLC鑒別、性狀鑒別、含量測定、線性范圍檢測、重復性檢測及精密度試驗。
2結果
2.1性狀鑒別
藥材性狀呈腎形,長度區間為0.5~1mm,直徑檢測為0.5~1mm;體表呈淺棕色,其中夾雜有部分藍灰色或黑色種子,直觀觀察并不明顯;體表結構較為粗糙,微具光澤,通過放大鏡于充足可見光條件下觀察,可見明顯淺雕文;富油性,氣微,味淡;同時其頂端渾圓,凸起。基部存在明顯凹入,種臍呈棕色,并存在伸延,通往較小一方。
2.2顯微鑒別
(1)經電子顯微鏡觀察粉末,其呈棕黃色,種皮表皮細胞類圓形、橢圓形,淺黃色,內布有細網紋,并分為數塊,細胞呈多角形,檢測直徑均在40~130μm,同時,其薄壁細胞無色,為四邊形或五邊形,導管螺紋、梯紋或網紋,直徑5~15μm,淀粉粒單粒,層紋不清;草酸鈣方晶少見,直徑20~45μm;胚乳細胞類長方形或類圓形。(2)橫切外被角質層,種皮細胞為2~3層,1層外胚乳細胞,存在大量淀粉粒與油滴組織,內層為胚。
2.3含量測定
選擇Agilen-C18檢測波長(287nm),柱溫為30℃,同時利用高精度天平測出10mg嗎啡,精密稱定,存入50mL的量瓶中,混入甲醇,從而制成50mL溶液,嗎啡濃度為0.2g/L,搖勻。同時,選擇天平稱取罌粟子10g,并溶于15mL濃氨水中,加入三氯甲烷,以紗布隔絕過濾,經超聲處理,提取次數不低于3次真空濃縮后置干,加入甲醇以確保其溶解,放入10mL量瓶中,即罌粟子濃度為1g/L,選擇高精度吸管取上述嗎啡溶液與罌粟子溶液滴入液相色譜儀中,裁定其色譜情況。
2.4TLC鑒別
本次研究前,均將罌粟子搗碎至粉末狀,混合甲醇溶液中,(甲醇溶液選擇20mL),常規放置條件放置24h,過濾溶液后加入甲醇溶液加1mL促使其溶解,制成供試品溶液。同時選擇嗎啡對照品,添加甲醇制成,(1mL/1mg),制成對照品溶液。執行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不同溶液各22μL,滴于硅膠板上,給予2%氫氧化鈉溶液,以甲醇-三氯甲烷-氨溶液(6:30:0.5)為展開劑,分別進行展開、取出、晾干等操作過程,隨后置于紫外光燈(365nm)下進行檢視。
2.5重復性試驗
選擇同一批藥材,分別進樣量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
2.6精密度試驗
選擇同一批藥材,制成供試品溶液,選擇含量測定方法,2h/次,重復測定,計算含量RSD%=1.23%(n=5);不同日期含量RSD%為1.56%(n=6)。
2.7準確度
稱取已知含量藥材,5g/份,共6份,塞錐形瓶中加入0.1084mg•mL-1嗎啡對照品溶液,共4.5mL,根據色譜條件測定,發現其平均回收率96.90%(n=6),RSD%=1.77%(n=6)。
3討論
相關文獻記載,罌粟盛產于印度,因其為罌粟之種子,故擬定罌粟子,本次研究發現,其形狀呈葉橢圓形、抱莖、淺裂具齒、無毛、莖單生、分枝不顯、線狀橢圓形、花大等。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罌粟科植物在臨床應用中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其生物堿能夠有效作用于腫瘤組織中,抑制腫瘤組織生長,具有良好的鎮痛、潤肺、止咳等功效;相關調查發現,維吾爾醫主要使用白罌粟子,相較之下,黑罌粟子應用較少,聯合嗎啡檢測可見,嗎啡(C17H19NO3SO4)是可確定為罌粟殼中的最主要毒性成份,同時也是最主要的有效成分,因此,可通過控制嗎啡含量繼而達到控制罌粟殼的毒性的目的。綜上所述,黑色與白色罌粟子均可為藥,實驗重復性、精密性及準確度均較為理想,其研究結果真實可信,可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阿衣努爾•阿布都克熱木,吐爾遜阿依•熱合木提拉.維吾爾醫藥材罌粟子的藥學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9):266-268.
[2] 張權林,李杰,姚海,等.維吾爾藥材罌粟子生藥學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1):82-84.
作者:阿明古麗·艾尼 單位:吐魯番市維吾爾醫醫院
- 上一篇:頭孢菌素類臨床藥學對合理用藥意義
- 下一篇:??扑幏咳藛T培養提升藥學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