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治療疣狀胃炎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30 03:40:00

導語:中醫藥治療疣狀胃炎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醫藥治療疣狀胃炎研究論文

【摘要】疣狀胃炎是一種在內鏡下有特征性改變的胃黏膜病變,屬于特殊類型的慢性胃炎。按其臨床表現可歸入胃脘痛、胃脹等范疇,且多為虛實夾雜之證。中醫藥對疣狀胃炎的治療研究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關鍵詞】疣狀胃炎/中醫藥療法;中西醫結合療法;脾胃虛弱

疣狀胃炎(Verrucosagastritis,VG)是一種常見的具有特征性形態及病理變化的特殊類型慢性胃炎,又稱隆起糜爛性胃炎(raisederosivegastritis)、痘疹樣(或天花疹樣)胃炎(Variohformgastritis),或章魚吸盤樣胃炎(Octopussuckergastritis)等。國內文獻一般稱之為疣狀胃炎。在第十屆世界胃腸病大會上,疣狀胃炎被列為具有高度癌變傾向的疾病之一。中醫無疣狀胃炎的病名,但根據其臨床癥狀,一般可歸于胃脘痛、胃脹等范疇。近年來,國內中醫學者采用中醫與中西醫相結合的方法,對疣狀胃炎的治療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報告如下。

1中醫藥治療

管日軍[1]認為疣狀胃炎多屬本虛標實,脾胃虛弱為本,寒熱濕阻、絡脈不暢、聚積成疣為標。治療用半夏瀉心湯加減,總有效率84%。杜曉泉等[2]認為氣滯痰瘀為疣狀胃炎的基本證型,理氣化痰法為其基本方法,治療用川貝母、僵蠶各8g,郁金、陳皮各12g,半夏、川芎、柴胡、九香蟲各10g,丹參、山慈姑、當歸各15g,總有效率90%。金永日等[3]認為本病乃本虛標實,邪實為主,中虛為本,熱郁、痰阻、血瘀為標。治療用扶正抗疣靈,總有效率89.23%。蘇洪源[4]自擬消疣和胃湯,以疏肝理氣,和胃止痛,藥用:九香蟲8g,甘松15g,佛手片12g,厚樸12g,八月札15g,白芍20g,延胡索15g,吳茱萸5g,半夏10g,鮮藤梨根60g,蒲公英20g,雞內金15g,煅瓦楞子15g,生甘草6g,并隨癥加減,總有效率94.12%。周恒軍等[5]認為本病病機為氣虛血瘀,治療予自擬方益胃湯,共治療48例,治愈29例,有效1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1.17%。吳天安[6]認為本病屬中醫“胃脘痛”范疇,多系飲食生冷,寒濕犯胃,氣滯血瘀,寒、濕、瘀等相結所致,方用九香散治療15例,總有效率93.4%。

2中西醫結合治療

曹麗珍等[7]設對照組:服奧美拉唑20mg,2次/d;阿莫西林0.25g,甲硝唑0.2g,4次/d,硫糖鋁0.5g,3次/d。連服7d后,停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繼續服用奧美拉唑和硫糖鋁15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服自擬中藥消疣湯,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30d為1個療程。治療組56例,總有效率92.85%;對照組56例,總有效率87.50%。兩組比較(P<0.05)。司雁菱等[8]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疣狀胃炎40例,并設對照組38例。對照組32例Hp檢測陽性者,采用抗幽門螺桿菌四聯療法,口服麗珠得樂膠囊、洛賽克、滅滴靈、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6例Hp檢測陰性者僅服用麗珠得樂膠囊;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服自擬的平疣湯:黨參10g,黃芩10g,黃連5g,茯苓10g,炙甘草5g,白術15g,乳香5g,沒藥5g。每日1劑,30d為1個療程??傆行蕦φ战M為92.1%,治療組為97.5%;Hp轉陰率對照組為87.5%,治療組為92.3%;胃鏡治愈率,對照組為13.2%,治療組為45.0%,兩組比較(P<0.01)。王文凡[9]設治療組給予益胃活血方,藥用:黨參15g,黃芪30g,炒白術15g,茯苓15g,大棗15g,白芍15g,兩面針15g,九節茶30g,莪術10g,丹參30g,生蒲黃10g,五靈脂10g,并隨癥加減。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用。西藥給予枸櫞酸鉍雷尼替丁膠囊0.35g,2次/d,早晚分服。對照組單服枸櫞酸鉍雷尼替丁膠囊,用法同上,若胃脹明顯者,加服嗎丁啉10mg,3次/d。兩組均以6周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7.23%,對照組總有效率87.50%。任先杰等[10]設對照組,口服洛賽克20mg,1次/d,1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留甲消疣湯,1個月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判定療效。治療期間不用其它藥物。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8.89%,對照組為64.34%,兩組比較(P<0.01)。吳淑華等[11]設治療組93例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中藥用自擬烏貝消疣散:烏梅20g,浙貝母10g,丹參10g,黨參10g,黃芪15g,黃連5g,白芍10g,牡蠣20g,莪術6g,石見穿15g,土茯苓15g,白花蛇舌草20g,甘草5g。每日1劑,加水共煎2次,合500mL,分早晚2次飯前服,連用4周。西藥以膠體次枸櫞酸鉍120mg,4次/d,餐間及睡前服用,連用4周??傆行?1.40%高于對照組的84.52%,兩組比較(P<0.05)。

3其他療法

近年來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微波、電凝等內鏡下相繼運用到治療疣狀胃炎[12]。余建奎等[13]胃鏡下運用射頻治療儀配合健胃愈瘍片,治療成熟型疣狀胃炎患者78例,有效率達到100%。李寶柱[14]經胃鏡下高頻電凝術配合消疣養胃健脾益氣之方劑加予西藥波利特治療成熟型疣狀胃炎腹痛患者40例,總有效率87.50%。黃河等[15]將病人常規進行鏡檢查前準備,采用電子胃鏡和內鏡熱極治療儀,在胃鏡直視下,經活檢鉗道插入熱極治療儀導管,將導管伸出胃鏡頭端,選擇治療溫度為240℃,使用“頂、滑、掃”等方法和借助胃鏡同步進退和轉動熱極,使病變處平坦、黏膜發白、焦痂形成為止。術后禁食2h后進軟食,并給予健脾和胃方,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用,連用4周,總有效率達到98%。

4體會及思考

綜上所述,近年來中醫對疣狀胃炎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疣狀胃炎中醫無此病名,據臨床癥狀多歸屬于胃脘痛、胃脹、嘈雜等病證論述中。然而各家對其病因病機的認識卻見仁見智,眾說紛紜。馮其海[12]曾對中文科技期刊和CBMD等1985~2006年間的疣狀胃炎中醫文獻整理,認為肝脾不和型、脾胃濕熱型、氣滯血瘀型3種為常見的證型。在診斷方面,基本上是以西醫辨病、中醫辨證為主,借助內窺鏡檢查根據胃黏膜的形態改變而確診;在治療方面中醫藥顯示出良好的優勢,無論中醫藥或中西醫結合治療,均取得較好的療效。但是,目前疣狀胃炎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科學的、權威的療效判定標準。由于采用的療效標準各自不相同,無法進行橫向對比,因而尚不能根據治愈率或有效率的高低來判定各種不同治療方法的優劣。內鏡下治療新技術,雖為治療疣狀胃炎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但缺乏隨訪,療效還不能肯定。

今后對疣狀胃炎的治療和研究,首先應規范其病名,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其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其次應當制定規范統一的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標準,要有符合統計學要求的對照樣本,使臨床觀察總結進一步做到標準化、規范化;再次要重視重復性高、療效肯定的方藥,運用現代醫學方法與手段進行藥理研究,闡明中醫藥的治療機理,以期更有效地指導臨床。

【參考文獻】

[1]管日軍.半夏瀉心湯治療疣狀胃炎30例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24):3214.

[2]杜曉泉,沈舒文.慈貝調胃湯治療氣滯痰瘀型疣狀胃炎30例[J].陜西中醫,2005,26(9):902.

[3]金永日,趙賢俊,張水生,等.扶正抗疣靈治療疣狀胃炎65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藥.2007,39(10):4344.

[4]蘇洪源.消疣和胃湯治療疣狀胃炎34例[J].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04,28(2):28.

[5]周恒軍,徐慧先.益氣活血法治療疣狀胃炎48例[J].中醫藥信息,2003,20(3):41.

[6]吳天安.九香散治療疣狀胃炎15例[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2,18(1):16.

[7]曹麗珍.中西醫結合治療疣狀胃炎56例[J].福建中醫藥,2007,38(3):22.

[8]司雁菱,李繼安.中西醫結合治療疣狀胃炎40例[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0,20(12):945.

[9]王文凡.中西醫結合治療疣狀胃炎48例[J].中醫研究,2007,20(9):2223.

[10]任先杰,楊正武,文杰.中西醫結合治療隆起糜爛性胃炎45例[J].湖北中醫雜志,2004,26(12):18.

[11]吳淑華,徐兆山,黃福斌,等.中西醫結合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疣狀胃炎93例臨床報告[J].光明中醫,2004,19(6):48.

[12]馮其海.疣狀胃炎中醫辨證分型文獻分析[J].浙江中醫雜志,2008,43(4):198.

[13]余建奎,俞重民.射頻結合健胃愈瘍片治療成熟型疣狀胃炎[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6(9):544.

[14]李寶柱.胃鏡電凝術合中西藥治療成熟型疣狀胃炎40例[J].遼寧中醫雜志,2006,33(2):202.

[15]黃河,張侃.內鏡下熱極聯合健脾和胃中藥治療完全型疣狀胃炎50例[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7,14(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