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的鑒別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9 10:57:00

導語:牛黃的鑒別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牛黃的鑒別分析論文

1牛黃的性狀鑒別

1.1天然牛黃的性狀鑒別天然牛黃來源于??苿游锱ostaurusdomesticusGmelin干燥的膽結石。主產于華北、東北、西北等地。分別稱京牛黃、東牛黃、西牛黃。取自膽囊的牛黃習稱“膽黃”。取自膽管或者肝管的牛黃習稱“管黃”。由于宰殺牛后未檢查,牛黃在膽囊內的時間過長,膽汁滲入黃內而成習稱“吃膽牛黃”。

1.1.1膽黃形狀:多呈卵形,不規則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徑0.6~3.3cm;表面:黃紅色或棕黃色,細膩而稍有光澤,有的外部掛有一層黑色光亮的薄膜,習稱“烏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狀突起。有的具有裂紋;質地:體輕,質松脆易碎;斷面:金黃色,有排列整齊的同心層紋;氣味:氣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甜,入口有清涼竄透感,嚼之不粘牙。

1.1.2管黃形狀:多呈短管狀,長約3cm,直徑0.5~1.5cm;表面:紅棕或黃棕色,有的呈棕褐色,表面不平或有橫曲紋,有裂紋及小突起;斷面:斷面有較少的層紋,有的中空,色較深;氣味:同膽黃。

1.1.3膽牛黃多成暗紅棕色或者黑色。質較硬,不松脆,斷面似膠狀,顯黑色或者墨綠色,同心性層紋不明顯或隱約可見。無清香氣,味苦。

1.2人工培植牛黃的性狀鑒別由于牛黃產量稀少,近年來河北等省,生產人工培植牛黃。銷于全國并出口。人工培植牛黃是在牛膽囊內,放置異物,再注入易感菌,促使膽囊發炎,造成病理變化而促使膽結石形成?,F又用注射法和用人工模擬膽囊和體外循環等新技術,在牛體內進行培育牛黃的研究,克服了手術育黃的弊端。其主要成分、藥理作用和功能主治與牛黃基本相同。

藥材為不規則的塊狀或粉未。棕黃色或黃褐色。質較疏松,間有少量的灰白色疏松狀物和烏黑硬塊。氣微腥,味微苦而后甜,有清涼感。本品與牛黃碎片相似,不同點是斷面不具有同心層紋。

1.3人工合成牛黃的性狀鑒別人工合成牛黃是自牛或豬等的膽汁中提取成分,參照天然牛黃的已知成分配制而成。多數成粉狀,也有成不規則的球塊。淺棕黃色或金黃色。質輕松。氣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無清涼感。水溶液也能“掛甲”,可作天然牛黃的代用品。已大量應用于臨床。

以上牛黃均屬正品牛黃,只是質量不同,療效有差異。但都能應用于臨床。牛黃為貴重藥材,在商品中發現偽品的牛黃不少,如用黃連、大黃、黃柏、姜黃、雞蛋黃等的粉未加工,或加少量牛黃偽造。這些偽品使用顯微鑒別和理化鑒別都不難分辨。

2牛黃的顯微鑒別

牛黃正品及常見摻偽品顯微鑒別的比較。見表1。

表1牛黃與常見摻偽品的顯微特征比較(略)

3牛黃的理化鑒別

3.1顏色反應取少許置試管中,分別加下列試劑3mL微熱,有顯色反應:加冰醋酸顯綠色,冷后小心滴加等容積的硫酸,下層無色,上層綠色,兩層相接處顯紅色環(甾類反應)。加硫酸顯綠色;加硝酸顯紅色;加氨水顯黃褐色(膽紅素)。

3.2沉淀反應取粉末0.1g,加鹽酸1ml及氯仿10ml,充分振搖,混勻,氯仿層呈黃褐色,分取氯仿層,加氫氧化鋇試液5ml,振搖,即生成黃褐色沉淀(膽紅素反應),分離除去水層和沉淀,取氯仿層約1ml、加醋酐1ml,硫酸2滴,搖勻,放置,溶液呈綠色(檢查膽固醇)

3.3紅外線吸收光譜取粉末少許,夾于溴化鉀片之間,測定紅外光譜。不同來源的正品牛黃的圖譜基本相似,在745~755,980~990,1240~1250,1565~1570,1620~1630cm-1和1655~1665cm-1處均有明顯的吸收峰。人工牛黃、偽品牛黃的圖譜與天然牛黃有明顯差別。

4牛黃的經驗鑒別

4.1染甲法取牛黃少量加清水調和,涂于指甲上,能將指甲染成黃色,擦抹后,指甲有明亮的黃色,經久不退,習稱“掛甲”。

4.2水檢法用無色透明的杯子裝半杯清水,投入牛黃少許,牛黃吸水變濕而不變形。

4.3水煮法取牛黃少許加水煮沸,全部溶化,水質色黃清亮者為正品,若入水后迅速膨脹而崩解者或水質混濁或有沉淀或有漂浮物出現者則為偽品。

4.4口嘗法用舌尖舔牛黃,味先苦而后轉甜,有清涼感直達舌根及喉部,同時無雜味及臭味,若入口純苦而不轉甜,無清涼感,且有它味或腥臭者則為偽品。

4.5針刺法取針燒紅,刺入牛黃中,其分列成層狀,質細密酥脆,有時內有白點,氣清香。

5討論

由于牛黃藥源短缺,價格昂貴,療效顯著,造假、摻假十分嚴重。通過掌握以上性狀鑒別,顯微鑒別,理化鑒別,經驗鑒別就能很好的識別真假,有效地控制臨床用藥質量和安全有效。

【關鍵詞】牛黃正品偽品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