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菜的顯微鑒別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9 10:59:00
導語:白子菜的顯微鑒別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器材
1.1藥材
菊科植物白子菜Gynuradivaricata(L.)DC.(經廣西中醫學院中藥鑒定教研室蔡毅副教授鑒定為栽培品種,2006-03采于廣西南寧)。
1.2儀器與試劑
Motic成像顯微系統,所有試劑均為分析純。
2方法
石蠟切片法,表面制片法,粉末制片法。
3結果
3.1根橫切面類圓形,次生構造不發達。①表皮細胞1列,類長方形,外側壁略增厚,排列整齊。②皮層較厚,外側有數列扁平薄壁細胞,內側為十余列類圓形細胞;內皮層明顯。③維管束4~6束,外韌型。④韌皮部狹窄;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相對較寬,由導管、木纖維、射線組成;導管多1~2個聚生,徑向排列,周圍常有纖維環繞;初生射線寬而長;次生射線較短。⑤髓部明顯,由薄壁細胞組成。見圖1。
3.2莖橫切面類圓形。①表皮細胞1列,類長方形,排列整齊,外被角質層;可見非腺毛。②表皮下為3~4列厚角細胞;皮層較厚,薄壁細胞類圓形,排列疏松。③維管束外韌型,20~24束,呈環狀排列;韌皮部較窄,外側可見壁較薄的纖維細胞;形成層不明顯,髓射線寬廣;木質部相對較寬,由導管、木纖維、射線組成;導管多1~2個聚生,徑向排列,周圍常有纖維環繞。④髓部寬廣,約占橫切面2/3,由大型薄壁細胞組成。見圖2。
3.3葉橫切面①上下表皮細胞各1列,類長方形,排列整齊,外被角質層;氣孔和非腺毛易見于下表皮。②柵欄組織多為2列,不通過主脈;海綿組織較窄,細胞排列疏松。③主脈維管束外韌型,常為5個,其兩側可見纖維束。見圖3。
3.4葉表面①上表面:表皮細胞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可見非腺毛。②下表皮細胞多角形,垂周壁波狀彎曲,易見不定式氣孔和非腺毛。見圖4。
3.5粉末特征灰棕色。氣清香味淡。①菊糖眾多,直徑8.6~100μm。②非腺毛較多,常由3~9個細胞組成。③偶見石細胞,壁較薄,寬為40~80μm。④導管多為網紋,偶見螺紋、具緣紋孔型。見圖5。
4小結
通過上述研究表明,白子菜顯微特征主要如下:根橫切面次生構造不發達,有表皮、內皮層細胞和髓部。葉柵欄組織有2列;粉末中可見大量菊糖及非腺毛。以上顯微特征對白子菜有鑒別意義。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9:7841.
[2]郭巨先,楊暹.華南主要野生蔬菜氨基酸含量及營養價值評價[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1,20(6):63.
[3]楊暹,郭巨先.華南主要野生蔬菜的基本營養成分及營養價值評價[J].食品科學,2002,23(11):121.
[4]陳賢興.白背三七草的誘變及抗誘變作用的初步研究[J].河南科學,2002,20(3):260.
【摘要】目的為鑒別和開發白子菜資源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顯微鑒別。結果根橫切面次生構造不發達,有表皮、內皮層和髓部。葉柵欄組織有2列;粉末中可見大量菊糖及非腺毛。結論白子菜顯微特征對白子菜有鑒別意義。
【關鍵詞】白子菜顯微結構
- 上一篇:鼻炎舒水的薄層鑒別論文
- 下一篇:白術混偽品鑒別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