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法促進傳統民間醫療發展的意義
時間:2022-07-14 11:13:25
導語:中醫藥法促進傳統民間醫療發展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017年7月1日,《中醫藥法》在中國正式實施,為規范管理、促進民族醫藥發展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本文歸納了《中醫藥法》的主要特點,厘清了我國民族自治地區傳統民間醫療的文化性、口傳性及活態性三大發展特征,最后分析了《中醫藥法》頒布對于促進民族自治地區傳統民間醫療發展的意義。一是首次從國家層面把民族醫藥也納入中醫藥的范疇,將有力促進地區民間醫藥發展;二是為監管部門提供了有力的監管武器;三是有利于促進民間醫藥的自我行為規范及發展。
關鍵詞:民族自治地區;《中醫藥法》;民間醫療
我國的中醫藥管理局于1986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掛牌成立,自此,中醫藥法規管理日益完善,中醫藥法的制定才開始提上日程[1]。2003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2],但實施效果不明顯。2009年,國務院頒發了《國務院關于支持和促進中醫藥發展的若干意見》[3],強調了把中醫藥與西醫藥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為支持中醫藥的立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2017年7月,我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以下簡稱《中醫藥法》)頒布實施,以保護公眾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從而全面嚴格地規范了從事醫療服務的機構準入、從業人員準入、醫療技術準入、醫療服務安全和質量準入,并將醫療服務納入法律管理的軌道。
一、《中醫藥法》的主要特點
(一)第一部中醫藥的法律規范
《中醫藥法》不僅確定了中醫藥的地位,而且詳細闡述了中醫藥服務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更是對有效保護發展中醫藥及相關科學研究人員的培訓、傳承和文化傳播提供了有利法律依據。這是中國第一部全面的中醫藥立法,也是最適應當前醫療環境的權威中醫藥法規。
(二)重視傳承和創新結合
《中醫法》第三條提到“中醫的發展要遵循中醫的發展規律,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強調了中醫的傳承與創新。第八條“鼓勵中醫藥科學技術創新”,中國傳統醫學無論是從四診合參到特色理療、經驗方,再到醫學著作,無一不是國家的瑰寶。中國傳統醫學歷史悠久,已經發展成比較完整的體系。例如目前的中醫傳承這方面最主要的還是依賴于中醫學學科教育,而傳統的各類民族醫學則主要通過家族傳承和師承流傳,這部分人只占極少比例?!吨嗅t藥法》第33條規定“現代教育方法應當與傳統教育方法相結合”,不僅遵循了現代教育以創新為主,而且還重視了中國傳統醫學的家傳與師承。
(三)醫藥共存
歷代中醫以辨證論治為基本原則,但受西方現代醫學的影響,中醫隨現代醫學管理共用一套法規,但藥品單獨立法。《中醫藥法》頒布后,中醫、中藥統一立法相互共存,第三章中藥保護和發展,其中第28條“根據臨床用藥需要,醫療機構可以憑本醫療機構醫師的處方對中藥飲片進行再加工”,將中醫和中藥兩部分充分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充分體現了兩者合二為一的思想。
二、我國民族自治地區傳統民間醫療的發展特征
各少數民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勞作中形成發展出了很多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療效的古老而神秘的傳統民族醫藥。在不同的少數民族文化生活氛圍下,我國民族自治地區傳統民間醫療的發展總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文化性。首先,其悠久的文化發展史和獨特的地理環境成為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的特點為其他醫藥所不能比擬。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由于其獨特的思維和生活方式,成為我們非常寶貴的一筆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為保持我國的文化多樣性提供了重要資源。西方醫藥傳入中國只有100多年的歷史,在此之前,運用傳統民族醫藥治療疾病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次,從醫藥本身來說,民族醫藥還擔負著重大的責任,一些距離城市較遠的或者西藥還沒有被廣泛使用的地方,民族醫藥還起著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生命安全的作用,這也是其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少數民族傳統醫藥應用的廣泛性決定著要大力推廣使用,從而解決落后偏遠農村地區、民族地區的人民的醫療保障問題。二是口傳性。受“科學化、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的思想影響,許多特點是經驗累積的民族醫藥被看做是“不科學”,而遭到遺忘。一些沒有文字特別是缺乏記錄的少數民族醫藥正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困境。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傳統民間醫藥的生存正面臨著重大的考驗。相對系統的中藥記載,少數民族醫藥中除了藏醫藥、蒙醫藥、傣醫藥有一個相對完整系統的醫藥理論和相關的書面記錄以外,一些少數民族醫藥將經驗用口頭遺傳給后代,無法查閱到文字記載。例如,解放前在沒有文字的民族,或者說有少量文字記載的云南少數民族中,口傳依舊是他們繼承民族傳統醫藥的一個主要方法。三是活態性。民族醫藥在各民族的發展史上都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直到現在仍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仍然是一個有活力的醫藥知識和技能。直到今天,每一個家庭都會知道幾味藥材,幾方藥貼,利用房前屋后的幾種藥材就可以解決日常的身體出現的小問題??梢娚贁得褡遽t藥仍然以各種形式存在于生活中,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簡單、快捷、有效、經濟,是其存在的理由和生活的基礎。治療的“有效性”和治療費用“可負擔性”是其基本特征。此外,民族醫藥不斷地發展,也體現出它的活態性,民族醫藥為形式的醫藥知識,通過人的活動產生新的內容,活態性是它的存在形式。系統的改革,比如藥物配方的改變,對多個疾病的研究等,是民族醫藥保持活力和開放,展示它的活力的根本手段。民族醫藥不僅僅是一個歷史經驗,它又是不斷發展充實的醫藥知識系統。
三、《中醫藥法》頒布對于促進民族自治地區傳統民間醫療發展的意義
(一)第一次從國家層面把民族醫藥也納入中醫藥的范疇,將有力促進地區民間醫藥發展
在中國,民族傳統醫藥占全部醫療保健的40%左右。而從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逐步接受以植物藥為主體的天然藥物,國際醫藥界對民族傳統醫藥也日益關注。由于我國并沒有長期有效的措施對民族傳統醫藥進行保護,我國民族傳統醫藥的重要地位呈現一些下滑的趨勢,因此,切實有效的保護民族傳統醫藥重要性越來越突顯。但是,缺乏專門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成為現階段我國民族傳統醫藥的發展難以打開國際市場,受到外來企業的競爭與挑戰的一道門檻。在這種形勢之下,怎樣更好地傳承我國民族傳統醫藥成為重點解決對象。對民族傳統醫藥的知識產權的保護,使得民族傳統醫藥的財產權也將得到認可,從而可以更好的鼓勵民族傳統醫藥傳承人積極保存、整理、完善和利用民族傳統醫藥知識。民族傳統醫藥傳承人獲得相應的知識產權后,通過行使使用權,獲得經濟利益回報,這就使得民族傳統醫藥的知識持有人更愿意提供他們的知識,與開發者進行利益分享[4],從而形成一個完善的良性循環機制。
(二)為監管部門提供了有力的監管武器
在我國,一些國外企業利用我國大量的藥方進行二次開發,并申請了專利;還有些民族傳統醫藥被外國人無償使用,例如,在美國市場上銷售的人參蜂王漿其實最早產地為我國吉林,但在美國被他人搶先申請了專利,對我國經濟造成了極大損失,韓國人通過申請專利保護措施對我國的牛黃清心丸進行克隆后搶占市場[5],及對我國貴州苗族感冒名藥“觀音草”進行化學提取后包裝上市,然后注冊專利。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如果任由諸如此類的“生物剽竊”行為繼續下去的話,我國以傳統民族醫藥生產為主的企業或權利人將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我國遭受“生物剽竊”的損失,歸根到底是由于我國對民族傳統醫藥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筆者認為,知識產權制度的最大優勢在于對權利歸屬方面的明確界定?;凇吨嗅t藥法》對民族傳統醫藥進行法律保護,可以使得民族傳統醫藥持有人明確自己的權利范圍,能夠自由選擇法律保護形式,當權利遭到遭受侵害時,可以據法行使訴權,《中醫藥法》為監管部門提供了有力的監管武器,可以保障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權不受不法分子侵害。
(三)有利于促進民間醫藥的自我行為規范及發展
主席在強調實施健康中國的策略,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的作用來促進中醫藥產業的全面發展。在此戰略布局下,中醫藥市場的需求潛力巨大,中醫藥行業的生產力大幅提高,大健康需求快速發展,中醫藥投資空前增長,中醫藥產業正處于增長期。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草藥及中成藥類批發市場成交額為1919億元,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市場規模突破1.7萬億元,中醫藥工業總產值達到8442億元[6]。中醫藥產業作為未來的經濟增長關鍵產業,可以利用科技創新,推動中醫藥行業由傳統貿易模式轉變為多元化發展模式,品牌競爭也隨之變化,由注重“增量”轉化為重視“存量”,由“擴容式”競轉化為為“擠壓式”競爭,新一輪的行業洗牌加快。少數民族傳統醫藥在治療本地區和本民族常見疾病多發病的過程中,緩解了病患痛苦,醫好了許多無法治愈的疾病。我們應該看到,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基礎和價值所在。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在發展和進步中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元素,它是民族精神,民族生命力,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推進民族發展的強大力量。在現階段,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題下,加強對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的保護具有深遠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瀅瀅,龐震苗,郭健煒,等.我國中醫藥立法歷程簡述[J].中國醫藥科學,2020,10(08):283-286.
[2]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J].衛生政策,2003(10):11-13.
[3]任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學習貫徹《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舉行新聞通氣會[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9,17(05):384.
[4]楊永蘋.我國傳統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的若干問題探討[D].中央民族大學,2007.
[5]同[4].
[6]孫瑋.S制藥公司財務績效評價研究[D].西安工業大學,2019.
作者:楊郁臻 鄭林
- 上一篇:中醫藥防治心力衰竭的方式
- 下一篇:中醫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