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網絡課程的構建

時間:2022-10-28 03:51:32

導語:高職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網絡課程的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網絡課程的構建

人體解剖學是高職護理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也是培養學生護理職業能力的重要基礎。目前,在高職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學課時少,學生人數多,教師工作量大,解剖標本和模型等教具損耗嚴重。因此,僅憑課堂教學已經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網絡課程具有信息內容豐富,直觀形象,不受時空限制等優勢,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1]。近年來,我們在高職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中,嘗試網絡課程的構建與應用,使有限的課堂教學得到了很好的延伸與拓展,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修訂課程標準,指導網絡課程建設

高職護理教育是以培養實用型、技能型高級護理學專業人才為目標。既往高職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課程標準基本套用臨床醫學專業的相關課程標準,沒有體現高職護理專業特色,不太符合高職護理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因此,高職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的課程標準亟需作出修訂,以便更好地指導課堂教學的開展和網絡課程的建設。在修訂課程標準之前,我們還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工作,通過文獻調研、行業調研、學校調研等多方面的調研,充分了解護理行業現狀、護理人才需求情況及護理職業崗位情況等。在此基礎上,我們修訂了高職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課程標準,而且針對有部分高職護理學生有繼續本科深造的期望,我們還適當提高了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新修訂的高職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課程標準中,我們在課程設計方面,結合人體器官系統與臨床護理實際工作任務,構建本課程的學習情境,并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情境教學中,充分利用網絡課程輔助教學的優勢,在課前將準備好的臨床護理案例和提前制作的相關視頻添加到網絡課程中,讓學生提前瀏覽網絡課程,起到導課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課后,應用網絡課程,設計相關案例討論,可以促進學生復習和教學互動。

2網絡課程的構建與應用

2.1依托校內網絡教學中心,構建高職護理專業解剖學網絡課程

為促進教學改革,推動網絡課程建設,我們學校專門成立了網絡教學中心,并建成一間錄課專用課室,課室內配有先進的電腦、網絡、燈光、音響、攝像頭等設備,在隔音效果方面也進行了專門胡設計。依托網絡教學中心,我們構建了一整套網絡課程系統,隨機選擇一個高職護理班,在錄課課室內全程錄制課堂教學視頻。實驗課教學,我們也將教師的示教過程也全程拍攝,錄制成教學視頻。課程結束后,我們請網絡教學中心的專業人員對視頻進行適當的剪輯整理。我們蔣制作完善的教學視頻添加到學校網絡中心,并將教師的多媒體電子教案同步添加到網絡課程中。學生可以利用學號進行注冊登錄網絡課程,隨時瀏覽教師的教學視頻,有如身臨其境,有利于促進學生課后復習。在網絡課程中,還可以添加人體解剖學教學資源庫:包括解剖學圖譜、影像、動畫視頻、臨床護理案例資料等一系列相關資料,方便學生拓寬知識面。

2.2針對教學重點難點,制作微課視屏

微課英文又稱為“Microcours”,是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教學活動錄制成微視頻,時間一般控制在8~10分鐘。微課具有形式多樣、簡便易制、針對性強等特點,完美展現了網絡教學、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和特點[2]。我們通過教研室集體備課活動,探討微課制作內容和方式,結合平時的教學體會,選擇課程中的一些重點、難點、疑點,針對這些知識點,錄制微視頻,添加到網絡課程中。學生可以登錄網絡課程,重復瀏覽微課視頻,從而增加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微課時間短,目標明確,主題突出,內容更加精練,學生不易疲勞,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2.3開發網絡隨身課堂,完善對學生的形成性考核

隨著智能手機和無線wifi的普及,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手機登錄網絡。有些學生沉迷于手機網絡游戲,對課程學習帶來不良影響。但是,如果充分利用智能手機和無線wifi網絡,開發網絡隨身課堂,引導學生利用手機登錄隨身課堂,非常方便學生在課余時間安排復習。我們還在隨身課堂中設置了師生教學互動平臺及學生學習交流平臺,學生可以通過留言提問或視頻對話等形式與任課老師或同學探討學習問題,交流學習心得[3]。針對高職學生的課程考核評價方式,我們也進行了改革,利用隨身課堂,建立“形成性考核評價體系”:將一些復習題添加到隨身課堂,學生在完成隨身課堂每一段課程學習后,可以用這些題目進行自我檢測,提交答案后,系統自動閱卷評分。學生可重復測試,系統記錄其最高得分,作為本階段考核成績。課程結束后,全部階段考核的平均分作為學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績。最后,綜合期末理論考試成績,就得到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成績。通過引入“形成性考核評價體系”,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又減輕了學生期末考試的壓力,摒棄了應試教育“一錘定音”的弊端,實現對學生較為全面的課程考核評價。

3網絡課程構建與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高職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網絡課程的構建與應用,開放了教學環境,擴展了教學內容,豐富了學習資源,使學生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非常方便學生自主學習。在課程結束后,通過對教師和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及個人訪談,我們收集到一些反饋的意見和建議,提示我們今后在網絡課程建設中應注意的問題。

3.1網絡課程建設務必強調科學嚴謹的態度

網絡課程是一種在網上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如果課程中出現很細微的偏差,經過網絡傳播,很可能會被無限放大,造成很壞的影響。因此,網絡課程建設自始至終都要非常強調科學嚴謹的態度。我們在高職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網絡課程建設中,針對每個擬添加到網絡課程中的信息資源,都要經過反復斟酌復核,確保準確無誤,才添加到網絡課程中去。

3.2網絡課程的界面直觀、友好,操作要簡單

人體解剖學屬于形態學范疇,其中有很多人體形態結構的圖片,微視頻。因此人體解剖學網絡課程的界面要求直觀、友好,符合學生的視覺心理。網絡課程的設計以嚴謹樸素為原則,操作要簡單方便。當然,人體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藝術審美價值,在講授人體形態結構時,適當的運用藝術性,可以活躍氣氛,而且對學生也進行了審美教育。

3.3豐富學習資源,增加網絡課程的趣味性

網絡課程形式多樣,不拘一格,極大的豐富了學習的資源和學習方式,但是缺乏趣味性,學生感覺枯燥,也會影響學習效果。因此,網絡課程建設還要注意增加趣味性,吸引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習效果。例如,在隨身課堂,設計學生自我測驗時,可適當引入網絡游戲模式,學生答對題目,給予虛擬獎勵,這樣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也就樂此不疲了。

4結語

人體解剖學網絡課程的構建和應用突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實現了遠程教學和信息共享,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在網絡課程建設中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整合人體解剖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把握科技發展態勢,及時更新課程信息資源,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課程教學體系。

作者:肖春茍 張海玲 陳金鋒 蔣威 葉茂盛 單位:肇慶醫學高等??茖W校解剖教研室

參考文獻:

1高小青,杜杰,湯軍.整合醫學教育模式下人體解剖學網絡課程建設的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81-82.

2胡鐵生,周曉清.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4(2):5-13.

3吳金英,何戈,張瑞鋒,等.人體解剖學網絡課程的設計與開發[J].醫學信息,2012,25(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