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檢驗及血液細胞檢測質量探討
時間:2022-05-13 10:27:53
導語:臨床醫學檢驗及血液細胞檢測質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醫學檢驗中影響血液細胞檢測質量的有關因素。方法選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住院患者的血液樣本,分別將樣本在室溫放置30min、3h、6h及在不同抗凝劑比例下紅細胞(RBC)、白細胞(WBC)、血紅蛋白(HGB)、血小板(PLT)的含量變化情況。結果相比于1:50的抗凝劑,1:10抗凝劑對PLT、HGB、RBC、WBC水平的不良影響較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室溫環境下,相比于放置30min后,放置3h與6h后對HGB、RBC水平影響明顯較小,對WBC、PLT水平影響明顯較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醫學檢驗中影響血液細胞檢測質量的因素包括抗凝劑的使用比例與放置時間,因此需要上述兩種因素進行良好的控制,如此才能夠有效的提升血液細胞檢測質量。
關鍵詞:醫學檢驗;血液細胞檢測質量;影響因素
在臨床醫學檢驗中進行血液細胞檢測對于診斷患者的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能夠為臨床醫生提供可靠的檢測保障,進而能夠輔助醫生為患者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1]。然而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顯示,將會有諸多因素對血液細胞檢測質量產生不良影響,進而降低檢測的準確性[2]。本文將探討臨床醫學檢驗中影響血液細胞檢測質量的有關因素。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住院患者的血液樣本,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齡為32~61(46.5±4.9)歲。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1.2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1)均為清晨空腹收集的血液樣本;(2)具有清醒的意識狀態;(3)獲得家屬的完全同意且未患有血液系統疾病。排除標準:(1)患有嚴重的血液系統疾病;(2)中途失去聯系的參與者。1.3方法1.3.1樣本采集告知所有住院患者第二日晨起空腹,抽取其4ml靜脈血,之后將其分別放置于無菌試管中,所有樣本均于6h內完成檢測。1.3.2抗凝劑配置為避免樣本凝固,需要向試管中添加EDTA-K2抗凝劑,由檢測人員配制出1:10與1:50兩種比例的抗凝劑。將所有患者的血液樣本分別平均分成2份,分別將兩種比例的抗凝劑添加至兩組試管中。1.3.3樣本檢測在室溫環境下,分別將兩組試管放置30min、3h與6h,選邁瑞6800對樣本中的PLT、HGB、RBC、WBC水平進行測量。1.4臨床觀察指標(1)不同抗凝劑比例條件下對血液樣本中的PLT、HGB、RBC與WBC的含量影響情況。(2)室溫環境不同放置時間條件下對血液樣本中的PLT、HGB、RBC與WBC的含量影響情況。PLT的正常值為100×109/L~300×109/L,HGB的正常值為110~160g/L,RBC的正常值為3.5×1012/L~5.5×1012/L,WBC的正常值為4.0×109/L~10.0×109/L。1.5統計學處理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抗凝劑比例條件下對血液樣本中的PLT、HGB、RBC與WBC的含量影響情況比較相比于1:50的抗凝劑,1:10抗凝劑對PLT、HGB、RBC、WBC水平的不良影響較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室溫環境不同放置時間條件下對血液樣本中的PLT、HGB、RBC與WBC的含量影響情況比較在室溫環境下,相比于放置30min后,放置3h與6h后對HGB、RBC水平影響明顯較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WBC、PLT水平影響明顯較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對血液樣本進行檢測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對患者的疾病進行判斷,具有重要作用與意義[3],然而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顯示,血液樣本較易受到外界諸多因素的不良影響,從而使其產生較大的不良變化[4],進而度檢測結果與質量將會產生較大的不良影響,無法為臨床醫生提供可靠的檢測保障[5]。通過本研究的臨床結果顯示,抗凝劑的使用比例與在室溫下的不同方式時間將會對血液樣本產生不同的影響,其原因在于在高濃度的抗凝劑下,將會引發血壓樣本中成分的較大變化[6];同時隨著放時間的不斷延長,樣本中紅細胞的Na+、K+的含量將會減少,從而導致細胞的通透性降低,進而產生較大的不良影響[7]。因此為有效的降低外界因素對臨床醫學檢驗中影響血液細胞檢測質量的不良影響,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應對[8],包括如下方面:(1)臨床檢測人員需要配制比例適中的抗凝劑,以免導致血液樣本受到過低或過高的稀釋,從而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9]。(2)在收集血液樣本后,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關的檢測,通過相關的標準可知,規定時間約為4h,因此在此時間段內進行檢測能夠有效的提升檢測結果的準確性[10]。(3)在臨床檢測人員進行血液細胞檢測時,必須確保血液細胞檢測所使用的藥品以及試劑與相關的標準符合,并且需要確保各項檢測,儀器能夠正常運轉使用,以便能夠確保檢測的順利進行。(4)在完成血液細胞檢測之后,檢測人員避免僅依據檢測獲得的相關數據進行病理判斷,而是需要基于血液細胞檢測結果的內容,繪制對應的細胞直方圖,并且以此作為參照,從而能夠為下一步檢測工作做出有效的判斷。并且在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時,檢測人員必須把檢測數據與臨床患者的病癥相互結合,以便能夠獲得較為準確的分析結果。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臨床醫學檢驗中影響血液細胞檢測質量的因素包括抗凝劑的使用比例與放置時間,因此需要上述兩種因素進行良好的控制,如此才能夠提升血液細胞檢測質量。
作者:張正 單位:周口市傳染病醫院檢驗科
- 上一篇:課堂實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設策略
- 下一篇:實際生活升華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