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藥理學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思路
時間:2022-11-24 10:28:08
導語:臨床醫學藥理學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從課程框架建設、團隊構建和管理、課程橋梁作用的體現等8個方面提出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全日制臨床醫學專業藥理學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設計思路,在服務本校課程建設的同時,也為其他學校相關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臨床醫學專業;藥理學;在線開放課程;課程建設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茖哟蔚穆殬I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屬于三年全日制??茖哟?,招收的學生包括通過高考的高中畢業生以及通過中升高錄取的醫學類中職學生,學生在校學習兩年,第三年在醫院實習。
1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是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政治立場堅定,具有良好醫學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和創新意識,具有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以及精益求精的大醫精神,具有本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對常見病、多發病進行診斷、治療、預防、保健以及對危、急、重癥疾病進行初步判斷和處理能力。學生通過本專業的學習,能夠勝任基層全科醫師、鄉村醫生等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2臨床醫學專業藥理學課程性質
藥理學開設于第三學期,是一門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課程,是臨床醫學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核心課程。藥理學的前期課程包括人體解剖學、病原生物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等,后續課程包括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等。藥理學是研究藥物與機體之間相互作用規律的一門學科,其任務是闡明藥物的作用及其作用機制,為臨床合理用藥、防治不良反應提供理論依據。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藥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后續臨床醫學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崗位職業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3臨床醫學專業藥理學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整體設計
3.1設計在線開放課程的總體框架
本藥理學在線開放課程不是專為考試而設計,也不是將課堂教學內容直接搬到在線平臺上。本在線開放課程立足教學實際,同時服務于不同地域不同職業院校的三年全日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專業課的學習。藥理學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以國家職業教育相關法律法規為根本性指導,如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3]、教育部《關于印發〈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的通知》[4]等,依據高校人才培養方案、臨床醫學專業藥理學在線開放課程標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大綱以及教學和臨床崗位的特點而進行整體設計,將藥理學在線課程分成9個項目,36個任務模塊,總學時為80學時。項目包括:藥理學總論、傳出神經系統藥、麻醉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藥、作用于心血管系統藥、作用于其他系統藥、激素類藥、抗微生物藥、寄生蟲藥和其他類藥物。每次教學任務設計三大學習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思政目標。整個在線課程的設計既要體現學生知識和能力提升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又要體現藥物教學過程中的任務引領,藥物學習與臨床實踐的統一。
3.2構建專業的課程建設團隊
藥理學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必須依靠團隊的智慧和力量。在申報本門在線開放課程之前,課程負責人要對本門課程進行初步調研和規劃,要對國家職業教育和衛生行業相關政策法規、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在線開放課程標準、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大綱、課程的性質特點、課程團隊人員教學經驗以及道德素養要求有非常明確的認知,然后根據調研情況確定本課程建設團隊人數、工作性質、工作量,團隊成員全部要求有臨床醫學專業藥理學教學經驗,并且在學歷、資歷、職稱上保持一定的梯度。為保證在線課程建設的連續性以及質量,教師團隊需要有學校層面的政策支持,要定期研討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情況,及時調整工作安排以及解決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筆者為本校臨床醫學專業藥理學課程主任,在在線開放課程申報之前,已經成功組建了課程建設團隊,有5名團隊成員,他們都一直或者曾經擔任過藥理學教學工作,為研究生和本科學歷,職稱從教授到助教都有,以講師為主,其中4名教師有“雙師”資格。筆者結合每位團隊成員的教學經驗、精力以及特長,對每位成員都有明確的任務分工,并初步確定了各項任務完成的時間。后期每個月集中商討課程建設情況,針對具體工作及時進行總結和調整,以保證建設工作高質量完成。
3.3體現藥理學課程的橋梁作用
本課程為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課程,因此,在教學內容設計上,充分串聯前期和同期醫學基礎課程中的相關知識,同時,由于藥物的應用涉及很多種臨床疾病,而學生暫時還沒有學習相關臨床課程,缺乏臨床疾病基本知識儲備,因此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通過視頻、自錄微課、動畫等手段將臨床疾病相關知識引入課程,開闊學生視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藥物的應用。這樣設計的藥理學在線開放課程將不再是一門孤立的課程,其理論、知識、技能與其他醫學課程以及臨床崗位的銜接十分緊密。
3.4體現課程教學內容“必需、夠用”原則
筆者調研過本地學生實習醫院不同科室的一些醫務人員,他們普遍反映三年制??婆R床醫學專業藥理學中的藥物知識不需要講得太深太難,知道藥物什么情況下用以及如何使用就夠了。筆者認為,藥理學中很多藥物的機理十分復雜,但臨床醫學專業??茖W生并不需要掌握過多機理性知識,學生學習的重點應體現在藥物的應用方面。本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依據“必需、夠用”原則,選擇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大綱要求的、后期專業課程中疾病涉及的以及臨床崗位要求的最基礎的藥物理論、知識和技能作為課程內容,教學設計中充分采用臨床案例,教學過程重點突出藥物最常用的適應證、最主要的不良反應以及禁忌證。教學資源如習題、視頻、動畫、微課等,不強調多,在“必需、夠用”原則下,盡量選優做精。
3.5融入大量思政元素
醫學職業教育不僅要教授給學生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本在線開放課程無論是資源建設還是在教學中,都體現立德樹人理念,培養學生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敬佑生命、大醫精誠、救死扶傷、無私奉獻、愛崗敬業、依法行醫、求真務實等精神品質。每次的教學任務都設置思政教育目標,每次教學中都有多個環節融入思政元素,學生作業中還將設計一些思政類的任務,比如收集思政類素材、做思政演講、寫思政心得、辦思政海報等。通過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知識技能教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3.6統一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建設要求
為使藥理學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建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整體性,就要統一課程教案、PPT、題庫、視頻、動畫以及微課的建設要求。筆者在組建團隊后,立即開展討論,確定了統一的資源建設風格,將不同項目和任務分配到具體個人,后期還定期檢查工作進展,并集中團隊成員商討并篩檢優質資源。(1)教案設計。使用統一的教案模板。模板內容包括教學內容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策略、教學環境和資源準備、教學實施(課前、課中、課后)、教學評價、教學反思。教學設計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體現多種信息化手段的綜合運用,通過討論、競賽、提問、搶答、習題等,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從而完成知識和技能的自我建構。(2)課件要求。使用統一的PPT模板。每一次課件的開頭均明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思政目標。之后導入新課,導入方式可以為案例導入、思政內容導入、問題導入等。課件頁面制作要求美觀、大方,除常見的文字之外,要求有圖、視頻、表格,以輔助教師講解和學生理解,還要有互動環節、課堂習題,課件最后為本次課的重點、難點總結。(3)題庫要求。使用統一的題庫模板。題型設置多樣,包括單選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等,試題涉及的考點與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大綱以及該次課教學目標相吻合。(4)教學視頻、動畫、微課的建設要求。視頻、動畫、微課具有傳統教學模式無可比擬的優勢,在線開放課程合理運用這些信息化資源,可顯著提高課程建設質量。目前,團隊教師全部會使用多種視頻編輯軟件,經驗豐富。團隊成員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準備:①視頻的收集和編輯:每位教師負責自己項目和任務相關視頻的收集和編輯工作,內容包括專業知識和技能、相關思政元素。每次課要求準備優質短視頻(10分鐘以內)5個及以上(必須包含1個思政類視頻)。收集的視頻主要包括網絡視頻以及團隊教師平時儲存的,后期集中商討,從每次課的視頻中篩檢出2~4個視頻作為教學使用。②視頻和微課的錄制:每個大的項目模塊錄制常規視頻(25~35分鐘)2~3個,每項任務錄制2個小微課視頻(3~5分鐘)。微課主要圍繞與生活相關聯、與臨床相結合、前沿、有趣味性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考試涉及的知識點或者技能點進行錄制。后期將會從每次課的視頻中篩檢出1個優質常規視頻和1~2個微課視頻作為教學使用。由于授課教師自身的魅力直接關系到在線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使在線開放課程效果達到最佳,選取團隊中形象好、吐字清晰、平時教學效果好的教師負責教學視頻和微課的出鏡錄制。教師每次錄制前先進行多次試講,滿意后再錄制。
3.7開通在線直播教學
直播教學非常有利于線上互動,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動態并調整教學。選取團隊優秀教師擔任課程直播主講教師,利用周末或晚間授課。為照顧到更多的學生,直播授課設置回放功能,以便學生可以回看和反復學習。
3.8建立完善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和診改體系
[5]利用信息化平臺建立質量評價體系,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教師對自己教學的評價、教學督導人員以及同行對教師的評價。其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采用形成性評價方式,將平臺自動統計學生作業、測驗以及考試得分情況及時反饋給學生。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包括一堂課的評價、一個階段課的評價以及一個學期課的評價。教師對自己教學的評價、教學督導人員以及同行對教師的評價包括教學資源準備、教案設計、教學組織、教學手段、教學效果等。通過以上4個層面的教學質量評價,使學生和任課教師對自身在教學中的表現有更清晰的認知,從而促進學生和教師不斷改進,整體提高在線開放課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A].國發[2005]35號.
[2]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A].教高[2006]16號.
[3]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A].國發[2019]4號.
[4]教育部.關于印發《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的通知[A].教師函[2019]4號.
[5]胡春光,張茜,夏明紅.信息化手段在中高職銜接護理教學質量監控過程中的全面應用[J].教育現代化,2020(7):18.
作者:胡春光 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與免疫分型的關系
- 下一篇:數字媒體技術船舶航行環境模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