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空巢老人就醫情況調查研究
時間:2022-07-21 10:16:24
導語:農村空巢老人就醫情況調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區農村空巢老人就醫情況以及互聯網就醫認知情況。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方法調查農村空巢老人248例,利用SPSS23.0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論:村級診所仍然是農村空巢老人就醫的首選,大部分空巢老人可能因習慣傳統就醫方式而難以接受新型互聯網就醫方式。農村空巢老人就醫情況的改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基層醫療體系的完善與相關就醫政策的宣傳,能在一定程度上給農村老年人帶來更好的就醫體驗。
關鍵詞:互聯網+;農村;空巢老人;就醫
近年來,我國人口數量不斷增加,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醫療服務行業面臨的挑戰和壓力逐漸增大。與此同時,老年人就醫問題愈發凸顯,尤其是在醫療資源較少、醫療條件較差的農村地區。有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為2.5億,占總人口的17.9%[1]。老年人各項疾病發病率日益上升,兩周患病率與就診率也逐漸增加,老年人就醫問題日益嚴峻[2]。同時有學者研究發現,我國農村地區大多數空巢老人對醫療衛生資源及服務利用不足,部分地區老人就醫難以得到保障[3]。對于農村老年人來說,其健康狀況較差,患病會為之帶來更多的健康問題,需更優質的醫療資源和先進的治療手段,而農村基層診所難以滿足這些就醫需求[4]。“互聯網+醫療”伴隨著分級診療日益推進,使得諸多醫療條件不發達的地區享受到更為優質的醫療資源。但在互聯網普及程度尚淺的農村,農村人尤其是農村老年人對互聯網知之甚少,這便阻礙了互聯網醫療在農村地區的發展。本文在“互聯網+醫療”背景下,在2019年6月-2019年9月,采用問卷調查方法對農村248例空巢老人進行調查,了解其就醫情況及其互聯網就醫認知情況。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19年6月~9月,綜合考慮各個地區的空間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水平等影響因素,采用隨機抽樣方法抽取河南省部分農村地區老人為研究對象。共發放問卷266份,有效問卷標準為居住地為農村且年齡60歲及以上,回收有效問卷248份,問卷有效率為93.2%。
1.2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和面對面訪談法了解農村空巢老人就醫情況及其互聯網就醫認知情況,調查內容主要包括:空巢老人基本情況、老人就醫方式選擇、老人就醫偏好與互聯網就醫情況四部分。將問卷所得數據導入SPSS23.0forWindows中,進行頻數統計和頻率分析。
2結果
2.1農村空巢老人人口學特征
本次調查的248名農村空巢老人中,男性128例,女性120例;年齡60~69歲125例,70~79歲83例,80~89歲38例,90歲以上2例;婚姻狀況中,已婚有配偶187例,離異3例,喪偶51例,未婚7例;受教育程度中,文盲80例,小學92例,初中46例,高中23例,中專3例,大學及以上4例。
2.2農村空巢老人小病和大病就醫選擇
農村空巢老人患小病時的就醫選擇:老人患小病時,選擇就醫的人數為170人(占68.5%);其中146位老人選擇在村級診所就醫,有14位老人選擇在鄉級衛生院就醫,還有其他10位老人選擇在縣市及省級大醫院就醫。在不就醫的78位老人中,有35.9%的老人認為家中有常備藥可以不就醫,也有29.5%的老人認為可以自行解決小病,還有少數老人因“看病無陪同(7例,9.0%)”或“相信自己的身體(2例,2.6%)”而不選擇就醫。農村空巢老人患大病時的就醫選擇:老人患大病時,選擇就醫的人數為245人(占98.8%),遠高于不就醫的人數(3例);選擇就醫的老人中,有124位老人選擇在縣級醫院就醫,有66位老人選擇在市級醫院就醫,有40位老人選擇在村級診所(21例)或鄉鎮衛生院(19例)就醫,有15位老人選擇在省級及以上醫院就醫。在患大病但選擇不就醫的3位老人中,有2位老人認為大病醫療費太高支付不起,1位老人覺得去外地就醫不方便。
2.3農村空巢老人就醫偏好情況
在對農村空巢老人就醫偏好的調查中發現:大多數老人(167例,占67.3%)認為當地鄉村診所能滿足其日常醫療需要,半數老人(124例,占50.0%)對當地醫療設施比較滿意。在就醫關注方面,有161位(占64.9%)老人較為關注醫生的醫術水平。在對具體醫療花費的調查中,有148位(占59.7%)老年人在藥品費上面的花費最多。在就醫治療過程中,有140位(占56.5%)老人選擇在技術水平高,治療效果好的正規醫院接受治療,其余人選擇在療養機構(14例)或在家(94例)治療。
2.4農村空巢老人互聯網就醫情況
在對農村空巢老人互聯網就醫情況的調查中發現:大部分老人(206例,占83.1%)不了解或非常不了解這種新型就醫模式及相關政策,有131位(占52.8%)老人不選擇這種新型互聯網就醫方式。有66位(占22.6%)老人家中能上網,有23位(占9.3%)老人有過上網預約掛號、網上咨詢等網絡就醫行為。在關于互聯網醫療服務站的相關調查中,有178位(占71.8%)老人希望該醫療服務站以村為單位建立,有113位(占45.6%)老人希望醫療服務站提供醫生上門就診服務,有64位(占25.8%)老人希望醫療服務站提供健康檢查服務,其他老人希望醫療服務站能提供網上專家問診、藥品供給、診后回訪等服務。
3討論
3.1農村空巢老人就醫選擇受限,基層醫療條件需多方改善
農村空巢老人在面對小病時,較多老人選擇就醫,且大部分老人選擇在村級診所就醫,原因可能是村級診所便利;同時也有少部分老人選擇不就醫,可能是因為老人相信自己的身體狀況、覺得小病不影響正常生活,也可能是因為老人對健康和疾病的重視程度較低。面對大病時,絕大多數老人選擇就醫,且選擇縣級及以上的大醫院就醫,可能是因為村級診所條件有限,而大醫院醫生態度更好、醫術水平更高;同時也有一部分老人選擇不就醫,原因可能是老人難以承擔治療大病所需的昂貴費用,也可能是交通不便,難以前往大醫院就醫。在治療過程中,大部分老人選擇在正規醫院接受治療,或許是因為醫院硬件設施齊全、治療效果較好;也有較多老人選擇在家中進行治療,原因可能是老人習慣家中環境,不習慣住院治療。在醫療費用開銷方面,老人的大部分就醫開銷是在藥品上,這可能與老人常年患有慢性病且需常年吃藥有關。農村老年人總體受教育程度較低,這便影響老人對健康醫療知識的認知關注;同時農村老年人醫療意識較低,主動就醫行為不足,對此,村級診所及鄉鎮衛生院可以做好相關醫療健康宣傳工作,合理引導老年人就醫理念,從而加強老年人對疾病的重視程度,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識[5-6]。對于醫療開銷較大這一問題,醫療財政部門可適當加大醫療保險報銷力度,降低大病醫療花費,減小因就醫費用問題造成的老年人就醫心理壓力,減輕老年人就醫經濟負擔,使得農村老年人看得起病[7]。此外,農村基層診所條件有限,醫療硬件設施不夠完善,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加大基層診所建設力度,增加針對老年人的相關醫療服務項目,為農村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的醫療幫助和醫療服務[8-9];同時,市縣級醫院可適當下沉部分醫療資源,改善基層診所醫療條件,使得老年人不出村就能解決其就醫問題[10-11]。
3.2互聯網就醫接受度較低,需加大網絡建設與政策宣傳力度
“互聯網+醫療”背景下,遠程醫療、網絡就醫逐漸發展,但在互聯網發展較為緩慢、網絡覆蓋率較低的農村,互聯網就醫這一新型就醫方式卻難以推進落實。在面對新型互聯網就醫方式時,大部分老年人難以接受新型互聯網醫療方式,原因可能是其習慣傳統就醫方式,不方便使用網絡或者不能使用網絡(157例,占63.3%),也可能是對相關互聯網就醫政策不了解,對互聯網醫療可信度有所懷疑(58例,占23.4%),也有少部分老人因擔心互聯網就醫這種醫療方式的就醫費用問題而不選擇這種方式就醫(33例,占13.3%)。同時,僅有少數老人會上網,會使用網絡預約掛號、網上咨詢等功能(23例,占9.3%),這或許與老人受教育程度有關。在推進互聯網新型就醫方式建設上,一方面,要加大農村互聯網覆蓋率,在硬件方面滿足互聯網醫療的要求;同時,也要引進一批具有醫療知識背景又熟練掌握互聯網技術的綜合人才,或是提高醫院診所醫護人員自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為互聯網醫療在農村地區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從而更好地推進互聯網醫療的發展[12]。另一方面,衛生與法律部門要建立健全“互聯網+醫療”相關法律法規,以保障互聯網醫療這種新型就醫方式的規范性與有效性;同時,基層衛生醫護人員可在農村地區廣泛開展有關新型互聯網醫療方式有關政策與健康生活方式的宣傳活動,并為老年人提供互聯網就醫指導,使更多農村老年人深入了解并逐漸習慣這種新型就醫方式,從而給老年人帶來更好的就醫體驗,同時也增強農村老年人的健康意識以及老年人對疾病的重視程度,提高農村地區整體醫療水平與老年人總體健康水平[13]。農村空巢老人就醫問題的改善以及農村地區整體醫療水平的提高,需要多方面、深層次的醫療建設與改革。推動“互聯網+醫療”新型就醫方式與農村基層醫療的發展,要加快互聯網與各項醫療服務的有機結合,提高農村地區互聯網醫療水平;同時要加快推進農村地區新型就醫方式與就醫政策落實,使農村老年人對互聯網醫療有更深層次的認知;從而也使得老年人能夠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資源與醫療服務,進而提高農村老年人整體健康狀況,提升農村老年人整體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曾雁冰,袁志鵬,方亞.中國老年人就醫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衛生統計,2020,37(2):199-205.
[2]戰亞玲,曹志輝.農村空巢老人衛生服務利用及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醫院管理,2016,14(4):55-57.
[3]金淑彬,陳靜,汪超祥.農村空巢老人老年保障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3):749-750.
[4]丁長坤.農村空巢老人養老的社會支持研究——以安徽省淮北市X村為例[D].濟南:山東大學,2017.
[5]馬晨,楊瑞貞,吳炳義.養老機構五保老人就醫利用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7,24(6):1-4.
[6]曹陽春,寧凌.農村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狀況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4):866-869.
[7]張瑞玲.農村老人生活滿意度研究——基于河南省的實例[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8,33(1):114-120.
作者:李偉慶 楊意森 王麗娜 位迎港 單位:新鄉醫學院管理學院
- 上一篇:工作室教學模式應用型人才培養意義
- 下一篇:紫砂器斷代之藝術審美觀念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