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混合式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09-09 11:14:49

導語:生理學混合式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理學混合式教學模式分析

摘要:通過智慧樹交互式信息平臺,師生利用移動客戶端不僅可以瀏覽各種學習資源,而且可在教學活動中全程互動,并記錄相關數據及時反饋,便于教學反思。生理學課程通過線上自主學習的導學與線下教師指導下合作學習的引領、總結相融合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與合作精神,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生理學;智慧樹平臺;混合式教學模式

生理學是醫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它以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為基礎,同時又是藥理學、病理學等后續課程和臨床各科課程的基礎,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其內容抽象、邏輯性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但由于學時有限,在較短時間內既要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又要培養學生一定的臨床思維能力及創新精神,因此需要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具有方式靈活和針對性強等特點,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間的即時互動、推送的學習資源方便學生隨時隨地自主學習,并實時記錄學生學習行為,從而實現對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評價,使考核評價更為客觀,并實現以評促學的教學目的,同時能夠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1]。

1生理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生理學作為一門邏輯性強、內容抽象、難度較大的醫學基礎課程,傳統講授的學習方式下學習難度較大。學生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枯燥、乏味及畏難情緒,不利于學習興趣的激發,進而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2]。目前,高校針對傳統教學模式改革應用比較多的是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3-5]。教師利用互聯網移動終端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化技術構建線上網絡教學平臺,構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旌鲜浇虒W模式是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演變而來的,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尤其是將傳統教學的優勢和信息化教學的優勢進行整合,從而獲得更佳的教學效果[6]?;谏韺W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有必要將該課程的傳統課堂教學與網絡在線教學進行深度融合,優勢互補,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突破教學的時空限制。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習對象,組織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課前進行線上學習的導學,可以發現問題及難點,帶著問題走進課堂,提高效率;課后進行知識拓展,及時復習、強化記憶,鞏固所學知識。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

2生理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施過程

2.1課前推送學習資源,學生線上自主學習

在課前,教師根據教學安排,在智慧樹平臺提前給學生推送導學資料(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自學內容、測試題目等)、PPT、教學視頻等資源。課前學生在線上自主完成導學資料等學習資源的學習任務和測試,并將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提交至討論區。教師可通過平臺及時與學生進行線上交流討論、答疑,并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

2.2課中答疑、討論、總結

對于未解決的教學問題,教師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解決。如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案例教學法、翻轉課堂或模擬臨床或生活情境,設計引導性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課堂上的組間、組內討論,讓學生主動探索,培養其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后續醫學課程打下扎實基礎。之后,教師通過總結,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可頭腦風暴、投票、提問等形式,強化知識點的記憶。

3課后線上拓展,鞏固知識

課后,教師首先根據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和檢測,在平臺的在線論壇中提出一些拓展性訓練任務,讓學生對拓展訓練的知識點進行進一步思考、鞏固和提升;其次,教師可以一些學科發展的動態及前沿內容,培養學生全面觀察、善于思維的良好學術思維習慣。另外,學生也可以線上分享學習體會和學習經驗,形成學生間互幫互學的良好學風。具體實施案例如下。

3.1課前導學和檢測階段

3.1.1教師活動一周前,通過智慧樹平臺知到APP通知及各類學習資源。學習要點:胰島素內分泌細胞;胰島素的生物學作用;胰島素分泌的調節;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調節;生理狀態下,進餐后和饑餓時胰島素及胰高血糖素分泌水平的變化特點。相關學科及臨床知識:糖尿病的發病率、分型、高危因素;糖尿病的診斷標準;Ⅱ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糖尿病常見臨床表現及治療原則。參考資料:八版《生理學》、八版《內科學》、八版《診斷學》、中國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隨堂測驗:基礎知識檢驗,單選題20題;綜合能力檢驗,多選題5題。討論活動:結合胰島素的生物學作用,請解釋Ⅱ型糖尿病患者常見臨床表現的發病機制。3.1.2學生活動結合學習要點、相關學科臨床知識,觀看教學視頻、PPT及中國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獨立完成測試內容;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提交到討論區,與教師交流溝通。

3.2課中引領和總結階段

3.2.1教師活動從胰島素的內分泌分類講到胰島的生物學作用、分泌調節及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及分泌調節,將學生線上學習內容進行總結概括;頭腦風暴,討論:生理狀態下,進餐后和饑餓時胰島素及胰高血糖素分泌水平的變化特點;案例導入:通過胰島素分泌減少,血糖增高,引發糖尿病,引入糖尿病案例-“愛喝水的老韓”;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案例,了解糖尿病的發病率、分型、高危因素,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發病機制、臨床表現、治療原則。3.2.2學生活動認真聽課,歸納掌握本章節的重難點;積極參與教師的課堂活動,強化知識點的記憶;對案例進行小組討論分析。

3.3課后拓展階段

3.3.1教師活動布置拓展訓練任務:為了減少Ⅱ型糖尿病的發病率,作為一個社區醫院的醫生,如何向患者普及預防Ⅱ型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學科發展動態,及時了解糖尿病發病機制相關知識;根據學生表現和線上的答疑討論進行教學反思與總結。3.3.2學生活動完成拓展訓練任務,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吸收;自主學習線上資源,拓展知識面。

4實踐效果及反思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對教師而言,首先提升了教學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教學,而且要有更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量,課外也要加大時間投入量,隨時了解和跟進學生的學習狀態,加強課外指導的力度。其次,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也更密切,增強了教師的職業責任感和投入教學的積極性,優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學效果。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對學生而言,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由于提前進行預習,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因而使被動的學習轉變為主動的學習,達到了最終提升主動學習能力的目的。另外,利用網絡平臺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渠道。學生的自由度有所提升,可以合理安排課堂以外的時間,并按照自己的進度,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學習網絡上的課程內容,積極參與每個教學環節。最后,課堂中的師生互動答疑解惑,還可以提升學生探究、創新和合作學習的能力。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同時減輕了學生單純網絡學習中可能存在的孤獨感和認同感,加強了師生關系。網絡教學手段的使用,減少了課堂教學時間,讓學生可以更多時間訪問所需資源、靈活性強。混合式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極大地提升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使教學資源得到了更充分、更有效的利用。

參考文獻:

[1]韓曼,鞠迪,李汨.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生理學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探索和實踐[J].陜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42(5):105-108.

[2]張朋艷.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醫學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9,(1):4.

[3]劉慧敏,張發艷.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生理學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9,6(27):206-208.

[4]孫福才,季東軍,劉曉春.基于“智慧樹”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以“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為例[J].無線互聯科技,2020,17(1):103-104.

[5]文曉棠,許麗娟,陳艷.“金課”背景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以Web應用系統開發課程為例[J].軟件,2020,41(7):292-296.

[6]張莉,齊亞銀.《動物組織學與胚胎學》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8,5(27):275-277.

作者:孟凡謀 牛淑冬 單位:齊齊哈爾醫學院生理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