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職稱制度改革探討
時間:2022-12-23 10:00:20
導語:衛生職稱制度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稱是專業技術人才學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主要標志。職稱制度是專業技術人才評價和管理的基本制度,對于黨和政府團結凝聚專業技術人才、激勵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衛生健康行業是關系到國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民生領域,有著專業性強、技術含量高等特點,此類行業的發展尤其依賴于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和選拔,而職稱的評定與晉升是激勵和選拔人才的必要途徑,特別是高級職稱人才的專業技術水平、綜合能力和自身素質的評審與考核,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衛生健康行業發展導向。因此,推進衛生職稱制度深化改革,優化高級職稱人才評審條件和相關制度對于衛生人力資源配置、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江蘇省職稱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的現狀分析
隨著全國各?。▍^、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高級職稱(以下簡稱高級職稱)申報和評價人數逐年增加,一些問題與矛盾逐漸暴露,其中,如何進一步優化高級職稱評價標準和指標,完善人才評價機制成為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的關注點之一。江蘇省于2021年進行了高級職稱政策分析研究,以全省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行業專家和衛生健康主管部門人員為調查對象,隨機發放問卷,最終收到有效樣本6111個。本研究通過調研了解江蘇省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對于高級職稱評定資格條件的選擇偏好,分析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現況,并提出優化建議,為江蘇省深入推進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完善衛生人才選拔機制和隊伍建設,科學合理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依據和參考。在評價標準方面,一是雖然江蘇省在出臺的職稱評審相關政策文件中提出要破除“唯學歷、資歷”傾向,但醫療衛生行業對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有更高的要求。調查顯示,在學歷資歷方面,絕大多數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認為,評定高級職稱需要具備較高的學歷條件,例如,申報正高級或副高級職稱應達到本科學歷及以上。二是盡管政府出臺政策希望可以破除論文限制,但在此次對于職稱評定業績成果條件的偏好調查中,仍有近一半的人員認為申報職稱必須有論文條件,部分醫療機構在職稱評定時淡化論文要求,但不可否認論文的撰寫有助于醫務人員總結經驗,提高科研思維和邏輯能力。三是超過2/3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對于繼續教育在評價標準中的應用持認可態度。他們認為,繼續教育是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學習掌握各領域內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必不可少的途徑之一。不過,醫師對于繼續教育應用的條件偏好于“不作要求”或“有要求但不限定學時、學分”。筆者分析,這可能與醫師需要臨床、科研兩手抓,日常工作量大,繼續教育課程可能會過多占用其工作或休息時間有關。在評價方式方面,絕大部分專業技術人員仍然支持在高級職稱評價中采取考試和評審相結合的方式,并且認為申報人員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應嚴格遵守醫德規范,醫德考評不合格者不能將該年計入申報職稱的資歷年限,這樣才能與我國“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人才評價導向一致。但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在職稱評定各項條件的選擇偏好上存在顯著差異。一級和二級醫療機構偏好于認為??苹蛑袑W歷即可申報正高、副高級職稱,一級醫療機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認為應提高繼續教育相關要求;二級醫療機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在評價方式方面傾向于“以考代評”。而三級醫院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并不傾向于在職稱評審條件中對繼續教育提出較高要求,且三級醫療機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傾向于“考評結合”。筆者分析偏好差異的原因,評價指標的內容存在偏好差異,可能是不同級別醫療機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獲取相關領域前沿知識的途徑不盡相同?;鶎俞t療機構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更需要通過繼續教育來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因此希望增加繼續教育在評價指標中的比重,例如,限定學時、學分,這樣基層醫療機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在職稱申報和評定時將具備一定優勢。評價方式存在偏好差異,可能是由于三級醫療機構人力資源豐富,競爭相對較大,只依靠職稱考試難以選拔出更加優秀的人才,需要專家結合申報者的基本條件、學歷資歷、業績成果等其他方面進行評審,以保證衛生專業技術人才的質量。此外,不同專業技術崗位人員對于評價方式偏好也有顯著差異。醫護在職稱評定的評價方式偏好選擇上存在不同。醫師傾向于“以考代評”,而護士則傾向于“考評結合”。筆者分析其原因,對于醫師來說,其培養周期長、工作壓力較大,因此期望盡早晉升擴大自身影響、體現自身價值,同時也可以獲得患者的信賴;對于護士來說,各醫療機構護士數量較多,職稱晉升競爭大,考試加評審可以降低競爭壓力。
思考與建議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對高級職稱評審條件的偏好和選擇對于改善江蘇省衛生人才職稱評價制度,優化人才評價機制和隊伍建設具有一定的意義,因此,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可考慮在制定相關舉措時將其作為借鑒。首先,加強醫療機構醫德醫風建設,提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對醫德醫風的重視程度。高尚的醫德醫風是評價衛生領域人才的重要指標,各層級、各類別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在工作中都應以德為先。醫療機構要完善和優化單位醫德醫風評價體系,提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業道德、思想品德的考核標準。其次,探索多元化的職稱評價方式,廣泛開展評聘結合的職稱評定方式。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評審,根據高級職稱崗位空缺擇優推薦人選進行考試和材料申報,可有效控制申報人員準備考試和申報材料的成本。再次,針對蘇南、蘇中、蘇北地區高級職稱評審現狀和專業技術人員偏好差異,應加強各地區人力資源配置的優化和平衡,因地制宜地制定評審制度。例如,蘇南地區三甲醫院可以提高對高級職稱申報人員的業績成果要求,適當降低繼續教育的學時、學分要求,鼓勵自學并提出一定的科研成果要求。最后,對于不同層級醫療機構、不同專業技術崗位類別人員應進行分級、分類評價,改變統一化標準,以突出不同級別和不同類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特點。
作者:袁園 馬紅兵
- 上一篇:材料學科CAD課程教學體系建設改革策略
- 下一篇:電視廣告聲音景觀時空建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