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現狀分析
時間:2022-06-06 09:24:06
導語: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現狀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是我國衛生領域規模最大、參加考試人數最多的國家級專業技術考試之一,從2001年開始實行全國統一考試以來,每年報考人數不斷增多、報名方式不斷優化、考試形式不斷調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作為考核評價臨床醫生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式,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還有待進一步的改革,以期建立更加符合我國特色的臨床醫生能力和水平的評價體系和考核模式。
關鍵詞:衛生資格;考試現狀;教育;啟示
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即衛生職稱考試,其中主治醫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是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序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目前我國評價醫生能力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從2001年開始即由國家統一組織實施,為我省選拔出大量合格的醫務人員,促進了我省醫療衛生人員素質的提升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但考試也凸顯出考核內容、形式和評價標準與臨床醫學人才素質要求不完全吻合、考核評價機制不完善等問題亟待解決[1]。
1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現狀及問題
1.1考試管理體制僵化
我國的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從國家衛生計生委到各省、市衛生計生委(衛生廳、局)都是由政府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包括考試方案確定、考生報名、資格審核、考場設置、試卷印制、押送、閱卷、評分、合格標準確定等各個環節。“行政治考”是我國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制度的基本特征,依賴政府的行政權力才能保證資格考試及其證書的社會影響和權威性[2]。然而從2001年開始考試至今,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人數從當初的20多萬上升到現在的170多萬,每年都以十幾、二十萬的人數增長,對考試組織工作的時限性、嚴謹性、協調性要求很高,工作量也很大,單靠政府部門實施已力不從心?,F在雖然從國家到地方陸續成立了專門的考試機構如考試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具體負責這項考試,但大部分地區還是由政府統管,無專門機構專職人員負責。我省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由省人社廳、省衛生計生委主管,省衛生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具體組織實施,各市由市人社局、衛生局主管,市衛生局或市衛生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組織實施,我省13個地級市中僅3個市成立了專門的機構,分別為南京、蘇州、宿遷,其他10個市均由市衛生局負責組織實施,無獨立的專職機構和專職人員負責。
1.2考試內容欠缺
目前主治醫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4個類別中,醫學基礎知識(77.5%)、醫學人文知識(78.5%)的通過率普遍低于醫學專業知識(81.9%)和專業實踐知識(81.5%)。而人體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除受生理因素的影響還需要醫務人員學習人文科學、人際交流等方面的知識,而我國主治醫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醫學人文知識類別中,醫學心理學、行為醫學、社會學、倫理學、醫患溝通等內容相對較少。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激烈、工作節奏加快、壓力增大,越來越多的人更容易患心理方面的疾病,同時醫患關系的緊張、矛盾的加劇,對醫生提出新的要求:人文知識與醫學知識相輔相成是不可或缺的。目前考試中預防醫學、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和社會學、心理學、醫患溝通等方面知識比較欠缺,未能滿足現代醫學發展的要求[3]。
1.3考試方式單一
主治醫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雖然已進行了十多年,但在考試題型上還有待進一步改進。目前主治醫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題型均為選擇題,有A1、A2、A3、A4、B1和X型題,每個題型均設置5個備選答案[4]。4個類別的考試均為100道選擇題,共400題,分為單選題和多選題,且單選題占多數。題目主要以簡單的問答形式呈現給考生,考查單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2001—2006年主治醫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所有專業的4個類別均采取紙筆作答的方式。2007年開始對部分專業的考試方式進行調整,臨床醫學、全科醫學等專業的“醫學專業知識”“專業實踐知識”科目采用計算機作答的方式進行。2008年借鑒了2007年的考試經驗,對考試系統進一步完善,實現了主治醫師所有專業的4個類別均采用計算機作答的方式進行。我國主治醫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題型單一、題目簡單、題量較小、考試形式陳舊。醫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主治醫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目的是評價考生獨立從事臨床診療工作能力,如果缺乏實踐技能、動手能力的考查,單以一些依賴記憶的客觀題來評價醫生診療能力和手術水平是不夠科學全面的。
2討論與建議
2.1優化考試模式提高醫學人才評價質量
2.1.1建立專門的考試管理機構。改變目前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完全由國家、省市各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的現狀,政府部門只進行宏觀調控和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成立專門的非政府行業性考試組織,如考試中心具體承擔考試的組織管理和具體技術工作,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提高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管理的專業化水平。在提高考試組織專業化程度的基礎上,盡快建立更加規范的各級衛生專業技術考試評價制度。
2.1.2統一考核評價標準。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對考試評價質量的科學性、可靠性和權威性有嚴格的技術要求,對考試組織工作的公正性、嚴謹性、協調性有很高的管理要求。主治醫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通過率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試題難度不同、測試標準不一。應建立規范的考后數據分析反饋制度,每次考試結束后,由專業考試技術人員通過連續系統的考試數據統計分析,深入研究考卷的信度、效度、難度和異同,全面分析考試通過率的各種特點和發展趨勢,及時調整考卷的標準、確??荚囋诟髂甓?、同一年度不同??浦g的測試水平相對一致。促進考試各項目標準之間的平衡性,提高衛生專業技術考試的科學性、公平性與穩定性。
2.1.3優化考試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醫學模式的轉變,對臨床醫生的人文素質和疾病預防知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評價醫生能力和水平的主治醫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中,適當增加醫學人文知識考核內容的深度和難度,以適應目前我國醫療衛生服務復雜性的要求。醫生的主要職責是治療疾病,但更重要的是預防疾病,預防為主和促進健康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理念,在主治醫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中應增加預防醫學和健康促進方面知識的比例,提高臨床醫生的綜合素質,適應現代社會醫療衛生服務的專業要求。
2.1.4改進考試方法。改變目前考試題型單一,考試方法陳舊的現狀,以提高選拔合格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一是創新理論試題的設計,由單一的基本概念性選擇判斷題向綜合分析性臨床診斷性題目轉變,增加試題選項,避免盲目猜題得分的可能性。二是逐步增加計算機模擬病例,增加分析論述題型,以考核評價主治醫師臨床診療思維和綜合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逐步增加實踐技能操作考試項目,同時以培訓合格的標準化(模擬)病人配合模擬臨床真實情境,以考查主治醫師獨立操作能力。鑒于操作考試的復雜性和難度,可先在條件成熟的地區試點再逐步擴大范圍,成熟后再向全國推廣。四是完善遠程網絡考試平臺,優化網絡信息化考試方法。構建更加科學合理,與臨床工作要求契合的主治醫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評價體系和考核方法,更加客觀準確地評估主治醫師的臨床實際能力和水平[5]。
2.2發揮考試信息的導向作用積極推進醫學教育改革
2.2.1優化醫學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目前醫療單位各專業人員結構比例欠合理,麻醉、檢驗、影像、公衛、康復、精神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尤為緊缺。醫學院校需密切關注社會需求,依據醫療衛生服務的需要,及時調整專業設置、招生規模和培養方案。依據考試結果分析目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素質與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差距,增加醫學倫理、醫學心理、醫學法律、醫患溝通等醫學人文學科的課程比重,挖掘教學內容的內涵深度,并力求在專業知識的培養中融入醫學人文教育,提高醫學生的醫學人文素質。豐富醫學實踐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使電子虛擬操作與臨床實踐操作相結合,強化臨床實踐操作訓練,創造條件讓醫學生早期接觸臨床,適當弱化考核評價中學術論文的標準要求,使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更加適應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更加符合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需求。
2.2.2拓展醫學教學信息化平臺。積極應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積極改革醫學教學方法。進一步拓展網絡數字信息化平臺在醫學教學中的作用。建立網上自主學習平臺,共享教學資源,讓校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實時分享高等醫學院校優質的醫學教育資源,使醫學生和所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不受時空的限制,更加便捷地獲得網絡自主學習、自我考核評價和與專家學者交流互動的條件,充分調動各級各類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并緩解邊遠地區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教學條件差、學習機會少的矛盾,通過面對面課堂教學與網絡遠程教學、脫產在校學習與校外網絡自主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有效地促進醫學衛生專業人才整體質量的不斷提高。
2.2.3優化醫學院??荚囋u價機制。在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結果分析和臨床實踐中,明確醫療衛生服務實際需求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素質要求。通過考核內容的重點和考核方法要求,對醫學生的學習和培養發揮強有力的導向作用。改革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與考試要求的應試教育傾向,探索綜合分析和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處理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核評價模式。使醫學生得到的培養訓練更接近醫療服務實際需要,與后續的執業醫師考試和各級職稱考試要求更加吻合,更快適應未來基本執業與進一步發展的需要。
2.3建立醫學院校和衛生管理部門聯動機制提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
2.3.1強化醫學生畢業后教育及繼續教育。有針對性地為各級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定期、短期、緊缺專業、最新知識培訓班,通過不斷改進教學內容,使之更加貼近臨床實際工作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需要,積極開發、應用不受時空限制的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實現遠程網絡教學互動和考核測評,通過建立學分制等開放式教學管理,有效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便捷性,吸引臨床一線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踴躍參加繼續教育,不斷提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
2.3.2醫院和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醫院和衛生管理部門制定相關政策,努力創造條件,落實激勵措施,鼓勵在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積極參加繼續教育,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學習進修和考核晉升提供基本保障。
作者:袁園 單位:江蘇省衛生人才交流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吳曉紅.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組織工作體會[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5,4(4):252-254.
2王吉慶.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體系研究進展[J].安徽預防醫學雜志,2008,14(2):119-122.
3黃續,王玲.考試內容及方法的改進,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12):5-6.
4王柯亮,張蕾,張光鵬.我國衛生人才評價現狀與對策[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1,4(12):6-9.
5曹瑾玲.改革考試方式的探討[J].健康大視野.醫學分冊,2005,13(9):56-57.
- 上一篇:對非永久性公共藝術的思考
- 下一篇:城市公共藝術地域特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