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援疆骨科帶教體會

時間:2022-10-23 10:37:29

導語:醫療援疆骨科帶教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療援疆骨科帶教體會

摘要:醫療援疆不僅要為受援地人民的健康服務,更要提高受援醫院的醫療水平。在分析受援科室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后,制訂幫扶計劃,提升基礎醫療質量。以倡導骨科微創理念和技術為切入點,推動受援科室的學科發展,并通過師徒結對帶教方式培養業務骨干,激發科室人員的學習熱情,有效提升受援科室人員醫技水平。

關鍵詞:醫療援疆;骨科;臨床教學

2010年3月30日,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在北京閉幕,會議確定建立人才、技術、管理、資金等全方位援疆的有效機制[1]。開展醫療人才援疆,是中央促進新疆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措施。為提高援疆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持續性,要求醫療援疆專家不僅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造福當地百姓,更重要的是培養醫療人才,從而實現醫療援疆的實效性和長效性,避免因某個專業援助不連續而造成援助效果消失或退步現象。筆者現將一年援疆帶教實踐體會總結如下。

1調研受援地醫院和科室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受援地是位于新疆西北角的邊境城市,行政區域范圍很大,但人員居住分散,經濟以農牧業為主,發展滯后,交通不便利,信息閉塞,醫學人才引進困難。這導致受援醫院醫務人員學歷普遍偏低,以大專學歷為主,本科學歷少,研究生學歷基本沒有,醫務人員學習主動性差,有的工作幾年都不能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骨科專業性很強,大學教育階段的授課非常膚淺,需要醫務人員工作后通過請教上級醫師、閱讀專業書籍、觀看網絡視頻或外出進修等途徑深入學習。但受援地醫生往往都是單純跟著上級醫生走,模仿上級醫生的診斷思路、治療策略、手術操作,治療理念和方法陳舊,甚至有些已被證實是錯誤的方法仍在使用,缺乏學習動力,上進心不強。同時,由于受援地醫院科室學科發展滯后,缺乏亞專業規劃,醫務人員往往是骨科領域各亞專業都有涉獵,但業務水平差,缺乏系統理論知識指導,接診患者、治療方案制訂、實施和手術操作都不規范。需要激發醫務人員的學習熱情,轉變臨床理念,摒棄不良習慣。

2采用恰當的方法,發揮受援地醫務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2.1尊重民族習慣,保證民族團結。受援地帶教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新疆是一個多民族省份,多元民族文化在這里融合,每個受援科室的醫生來自好幾個民族,因此要充分了解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注意各民族的禁忌,注意自己說話的態度、表達的方式,自覺做到“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做”,以實際行動促進民族團結。這樣才能保證援疆帶教工作順利開展。2.2健全受援科室的診療規范。要提高受援地的醫療水平,必須從基礎抓起,包括制訂、完善基本的規章制度、診療常規、科室發展規劃等,從統一認識、統一標準到統一行動。受援地地處祖國西北角,交通不便,經濟發展滯后,醫療條件落后,當地百姓對受援醫院普遍信心不足,罹患疾病后往往選擇長途跋涉到烏魯木齊治療。因此,受援地醫院迫切期望能以組團式醫療援疆為契機,切實提高基礎醫療質量,提高醫務人員素質,增強自我質量控制和自我安全防范意識。因此,首先要幫助科室規范診療常規,對科室管理制度進行更新與細化,明確科室發展目標和方向,協助科室完成學科建設發展規劃。同時,引入援疆專家所在醫院的醫學教學模式,從規范三級醫師查房、業務大查房制度著手,要求全員參加,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并持之以恒,形成習慣。除此之外,還在受援科室積極開展科內業務學習和講座,豐富醫務人員的知識儲備。2.3培養受援科室醫務人員的業務學習習慣。理論指導實踐,要提高受援科室醫務人員的醫療水平,首先要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能力,不斷更新治療觀念。為此,針對臨床常見問題,每周定期組織科室內部的專業學習、專題講座。一開始,科室人員只是充當聽眾角色,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被動接受灌輸的知識后容易遺忘,效果并不理想。為此,我們改變做法,帶教教師擬定題目,科室醫務人員舉辦講座,這樣他們就會花心思去查文獻、做準備,不斷充實、完善自己。等他們講完,帶教教師進行點評、分析。實踐證明,這樣的互動交流能夠讓醫務人員快速進步。同時,從實際臨床工作出發,針對特殊病例、特殊事件,科室內部根據病情需要隨時組織討論,培養醫務人員解決實際問題能力。2.4以點帶面,推動學科專業發展?,F代外科的發展逐漸趨向微創,微創理念和微創技術已經滲透到骨科各個領域,在骨科各個亞??婆畈l展,并逐漸成為21世紀骨科領域治療的主流,必將促進骨科技術躍上一個新的臺階。只有樹立骨科微創理念,才會在診斷上要求更準確,在操作上要求更安全,在治療上要求更完善[2]。因此,以微創理念和微創技術為切入點,符合骨科專業發展的潮流。當受援科室醫務人員看到接受微創技術治療的患者,與傳統治療相比,可以獲得更美麗的外觀、更快的康復過程和更佳的療效,必然會刺激其學習動力和操作欲望。只有扎實掌握了相關解剖知識,熟悉疾病的發生機制、病理改變、愈合機理和治療目的,才能對微創治療理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才能指導微創技術的選擇和安全實施。以微創為切入點在科室內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習慣,有效推動科室關節、運動醫學、脊柱、創傷、手外顯微和小兒骨科等亞專業的發展。

3采用師徒結對方式培養業務骨干

隨著現代醫療理論和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醫務人員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精細,這在骨科領域尤為明顯,可以分成關節、關節鏡、脊柱、創傷、手足顯微、小兒骨科和骨腫瘤7個亞專業,每個亞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手術方式都很龐雜,更新速度快,需要醫務人員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但受援地醫院的管理和服務水平較差,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普遍不高,缺乏競爭意識,缺乏醫療技術“自我進化”的動力,而援疆專家精力有限,不可能去督促受援科室所有醫務人員學習。為此,我們開展師徒結對帶教模式,針對性地培養業務骨干,通過業務骨干的示范作用帶動科室其他人員的進步,有效改變這種局面。第一,從患者入院到患者痊愈出院,在整個過程中帶教教師全程指導學生,規范其問診、查體、病歷書寫、治療計劃制訂方法。使用案例教學結合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3,4],就典型病例的臨床表現、診斷過程、治療原則等進行討論分析,使學生規范臨床疾病的診治思路、流程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方法。同時,帶教教師有意識地以臨床常見的某些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進行啟發式教學。要求學生查閱文獻、教材、專業參考書籍以及網絡等,討論疾病涉及的病理學知識、臨床表現等,教師再整體分析和講解,提高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主動性,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第二,對于臨床手術帶教,不能急進,采用先看后做、言傳身教的方式逐步進行,主要通過以下5個步驟:(1)樹立正確的微創理念。微創作為一種理念,就像無菌觀念一樣,在臨床工作中無處不在,任何手術形式及過程均不能忽略微創理念。所以要學習微創知識和微創技術,必須樹立正確的微創理念。片面強調小切口、縮短手術時間或夸大腔鏡手術效果,都是錯誤的微創觀念,必須予以糾正。(2)通過觀看手術錄像,規范手術時患者體位的擺放、手術團隊人員的站立,同時帶教教師詳細講解手術的操作步驟,說明各步驟的原理、目的、順序和注意事項,讓醫務人員對手術過程有初步的感性認識。(3)醫務人員上臺當助手,輔助帶教教師完成手術,帶教教師在手術過程中隨時就某一操作進行提問,并逐漸將一些關鍵的手術操作交給醫務人員來完成,激發其學習主動性,鼓勵醫務人員下臺后再次觀看手術錄像,逐漸熟練掌握手術操作。(4)醫務人員上臺擔任主刀,帶教教師當助手指導其完成手術過程。術中帶教教師注意提醒醫務人員注重微創理念、規范手術操作、防范手術意外,下臺后和醫務人員一起回想手術過程,并再次觀看手術錄像,讓其總結得失,指出與標準操作的差距,加深對手術操作的熟練程度。(5)醫務人員上臺擔任主刀,帶教教師臺下指導。帶教教師要做到手離眼不離,隨時指出存在的問題,手術結束后再次和醫務人員在一起總結得失,直至其能獨自熟練完成手術。為保持醫療援疆的長效性,牢記“授人以魚”的同時更要“授人以漁”。援疆專家要分析受援科室存在的問題,制訂針對性的幫扶計劃,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受援科室醫務人員學習主動性,并通過師徒結對帶教方式培養業務骨干,激發科室人員學習熱情,為提高受援醫院醫療技術水平、推動醫療人才隊伍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紅兵.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3/30/c_128713.htm,2010-03-30.

[2]李彬,沈鵬,白倫浩.培養骨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微創理念與技術的體會[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8):47-49.

[3]RhemJ.Problem-basedlearning:AnIntroduction[J].TheNationalTeac-hing&Learning,1998,8(1):1.

[4]BarrowsHS.Problem-basedlearninginmedicineandbeyond:Abriefoverview[J].NewDirectionsforTeachingandLearning,1996(68):3-11.

作者:李彬 沈鵬 白倫浩 單位: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