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醫療制度狀況及策略
時間:2022-09-12 03:23:08
導語:合作醫療制度狀況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我國,合作醫療已不能算一個新鮮的名詞,他作為一種農村居民的健康保健制度,在護佑農民的健康方面曾作出過重大的貢獻。我國農村合作醫療起源于40年代陜甘寧便取得“醫療合作社”。當時,邊區農民靠“湊份”的辦法互相解決看病困難。新中國成立后,伴隨農業合作化運動,合作醫療逐漸興起。1965年6月,通知作出“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指示,同年9月21日,中共中央以(65)586號文件批轉衛生部黨委《關于把衛生工作重點放到農村的報告》,強調加強農村基層衛生保健工作,極大的推動了農村合作醫療的發展。
當時中央電影制片廠根據農村合作醫療的狀況拍攝的《春苗》,詳細的敘述了一個赤腳醫生的成長過程,赤腳醫生以“一把草藥,一根銀針”這種樸實的醫療方法和醫療作風[1],為農民兄弟防病治病?!洞好纭返呐臄z展現了合作醫療的優越性,進一步促進了合作醫療的發展,對農村當時的合作醫療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為了農村合作醫療的發展、鞏固、提高,更有效的保障農民健康,更有效的解決農民缺醫少藥看病難的問題,根據當時情況,合作醫療的費用是在農民自己同意的基礎上,在集體經濟中提取一小部分。農民自己不用拿錢,或者拿很少的錢就能看好病,因此,合作醫療受到了農民的普遍歡迎。直到現在,人們仍然懷念過去的這種合作醫療,說“那是看病很方便,很實惠”。當年就是在十分落后的情況下,中國農民在政府的組織引導下有效地解救了看病難的問題。
但是,進入80年代以后,改革開放的大變局一方面促進了經濟迅速發展,同時也對農村的醫療衛生事業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合作醫療由于沒有及時進行整頓、改革和健全而跌入低谷,1989年的統計表明,繼續堅持合作醫療的行政村僅占5%[2]。合作醫療的解體,使農村不少地方再度出現看病難的問題,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比較普遍。據媒體報道,至今中國農村仍有一半農民因經濟原因看不起病,以致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治不起,農民的生命健康再次面臨重大的挑戰。就我國目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而言,現階段不可能短期內建立城鄉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也不可能完全通過商業保險來解決農民的基本醫療問題,只能靠政府、集體、個人等多方籌資,走農民互助共濟的路子,這是解決9億農民基本醫療的現實選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出來,成為了目前保障農民健康的有效制度。
何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它是根據農村經濟發展的現實和需要,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3]。它的建立主要是為了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幫助農民抵御大病風險,農民只要按照規定以戶為單位繳納一定費用,辦理參合手續,領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即可從下一年度開始享受新型合作醫療規定的看病補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全國已產生了很好的效果,試點區的農村醫療衛生狀況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增加了農民抵御大病的風險的能力,有效地解決了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受到了農民的廣泛歡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畢竟是一個新生事物,當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需要改進和加強的地方。
2005年7月,筆者在蘇北地區某較貧困縣的一個鄉鎮作了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調查,通過和農民的密切交談及問卷調查,最后整理出6類主要意見。(1)雖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不錯,但根據目前農村普遍經濟情況,醫療費用仍然偏高。(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不夠完善,執行管理不力,有點不務實,在某些方面農民不能享受到應有的補償。(3)藥品不能按國家統一規定價格,對加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病人醫院所用藥價偏高。(4)適當加大新型合作醫療的大病補償比例。(5)轉診、補償時有時較困難,有人為問題及其他不正常原因,影響病人治療及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積極性。(6)希望對于突遇大病而又相當困難的家庭,鄉鎮能夠提前給與一定補助,幫助解決當時困難。針對于以上6點,經過7年的時間,我們結合自身的臨床工作,對比現在農村合作醫療的現狀給出以上6類主要意見的分析:①在目前物價上漲嚴重的情況下,基本醫療費用維持了7年前的水平,合作醫療部門對醫院的各項收費進行了嚴格的限制,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農民的基本醫療。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一直在不斷完善,其職能部門與醫院已經完全獨立,很多問題需要與醫院進行協商溝通。每個病人的病情不一樣,導致醫院的醫療是個相對不確定的事,這就給合作醫療的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和不確定性,合作醫療部門只有和醫院各部門經過不斷的溝通和協商才能處理好患者和醫院之間的關系,最大程度上保障二者的權益。③目前國家已經開始實行藥品的統一定價,最大程度上保證合作醫療患者所用藥物的質優價廉。④很多地方的合療都加大了合療的補償比例及降低了合療的報銷標準。
⑤醫院轉診病人時要看病人病情如何,有些常見病2級醫院可以解決的沒有必要非要轉到3級醫院,農民不太了解這條原則導致一些誤解,同時也看出信任危機。⑥這個問題需要政府用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來解決。由此看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7年里正在悄無聲息的為更好的保障農民的利益而發生著改變,它是為捍衛農民健康而誕生的初衷沒有任何變化。但是,根據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狀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完善,一方面需要各級政府承擔更多的責任,工作要更加的細化,并且需要加大監管力度,再者依賴于醫療衛生市場的規范化,各級醫院對合作醫療工作的支持。這些問題不能說是某一部門的責任,它們與我國現存各種體制有密切聯系。只有不斷加強政府各部門間的合作,不斷完善各種體制,才能更好地改善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到目前也積累了一定的社會財富,雖然已經以工業反哺農業,可以將更多的公共財政用于農民的各項事業上,但是,發展是硬道理,農民看病問題的最終解決還是要依賴農村經濟的發展,所以,目前完善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更是為農村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是為了農村經濟的長遠發展。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我們健全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一方面是為了保障農民的健康,也是為了維護構建和諧社會,進而推動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打牢基礎!
- 上一篇:局長在經濟暨工業推進大會講話
- 下一篇:局長在紀委派駐工作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