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困境與對策
時間:2022-09-07 10:43:53
導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困境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發展情況概述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提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是與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相適應的。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以前,我國農村地區推行的是農村合作醫療,由于農村合作費用低廉,方便居民就醫,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農村的醫療衛生條件。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對醫療衛生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多,農村合作醫療體制已不適應當時社會的發展。因此,2003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意見的通知》,促成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制在我國的推廣,以減輕農村地區居民的經濟負擔,維護農村地區的安定和團結。所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制,就是指“由政府主導并組織的,農村居民自愿參加的,由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的制度”。由此可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為解決由于農民大病問題而引發的經濟負擔,并為農民提供經濟補助,以降低農民因病致貧的風險,保障農民的正常經濟生活水平為目的而設立的。在市場環境下,推行新農合體制對于緩解社會矛盾,縮小城鄉發展差距,維護社會穩定和團結有著重要的意義。
2現階段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2.1人口流動導致新農合制度實施困難在我國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人口流動成為社會發展中的一個普遍現象。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主要體現在一個龐大群體的出現———城市農民工,他們及其親屬大多參加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或在原戶籍地參加了新農合,由于城市報銷標準和鄉鎮報銷標準不一致,以及城市醫院沒有針對各地農村制定藥目信息庫,農民工在外工作時就無法到定點醫院或藥房就醫或購藥,而無法滿足農民工的參合要求。隨著我國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大批的農民工進入城市,農民工醫療問題必然會成為新農合制度管理的一項重要難題。
2.2新農合基礎設施服務無法滿足農村醫療衛生發展的需要。在新農合實施的過程中,由于各級政府資金短,對新農合的財政投入不足,造成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無法滿足農村醫療衛生發展的實際需求,相關的醫療設備和器械等一旦損壞,也沒有精力和金錢進行維修,這嚴重影響了新農合工作的開展。此外,還有部分政府盲目投資,對城鎮和農村的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造成城市醫療資源浪費而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薄弱、服務水平偏低等問題,也制約了新農合的發展。
2.3新農合實施相關手續過于煩瑣。由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對象為農村戶口群體,涉及人員眾多,居住分散,且有相當一部分農民前往城市打工,當辦理參合手續時,必須要具備身份證、戶口簿以及參合的保險證等證件,此外,由于新農合相關機構工作效率極低,在辦理參合手續和報銷手續時耗時非常長,農民需要等相當長的時間才能領到醫療補助款,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參合農民的積極性。
2.4新農合相關監管機制不健全。在財政較為困難的基層政府,他們為了彌補政府辦公經費的不足,往往會挪用合作醫療基金,使得合作醫療基金監管力度大打折扣。在實行合作醫療基金管辦分離后,由于基金管理辦法尚未形成統一的體系,以及貪污、挪用等情況的出現也使得新農合的作用大打折扣。
3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對策
3.1完善流動人口參合機制。就現階段而言,新農合制度管理首先應處理好流動人口參合的工作。首先,要靈活利用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制度,將新農合與城市醫療保障體系有效銜接,從而在本地區形成統一的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強對城市和農村的醫療衛生保障制度的統一管理,避免出現重復參合和重復報銷的情況。其次,還應加強新農合制度管理的信息庫,實現城鎮居民的醫療信息共享,從而解決流動人口異地就醫和報銷等問題。
3.2改善農村基礎醫療設施。地方政府和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必須貫徹執行以“農村衛生工作”的工作方針為重點,保障經費落實,增加農村衛生投入,動員各方面力量向農村傾斜,支援農村,添置和更新醫療設備,及時供給藥品。同時,還應提供設備技術等方式,改進鄉村醫療機構診療條件,使參加新農合醫療的農民不出村、鄉就能獲得對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優質醫療服務,確保各項工作有效運行。
3.3統一合作醫療補助形式。醫療衛生部門應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統一補償標準,規范和創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模式,簡化轉診手續,擴大補償范圍,將門診大病納入統籌基金補償范圍,消除縣(區)之間新農合補償差距,進一步方便農民群眾看病就醫,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和參合農民受益水平。
3.4強化合作醫療基金監督。各地方合作醫療管理部門應提高管理機構能力,健全基金監管體系,使基金管理規范化、流程化,實行并落實監督工作責任制,提高合醫基金的監管力度,應該杜絕,同時強化健全內部和外部監管機制,基金監管不流于形式,而真正落到實處。
4小結
綜上所述,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制度是實施農村居民生活保障的重要手段,在其實施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管理和制度層面的問題,需要相關部門做好統一協調工作,加快新農合基礎設施服務建設,簡化相關手續,同時還應加強監管工作,積極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推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作者:龍曉濤 崔曉琴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西華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 上一篇:抗戰勝利70周年社區矯正工作匯報
- 下一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資金籌集機制研究
精品范文
10新型護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