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檢驗專業本科生思政教學模式

時間:2022-01-14 08:56:43

導語:醫學檢驗專業本科生思政教學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檢驗專業本科生思政教學模式

[摘要]隨著現代教育體制的改革,多元文化大背景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日益重要。然而,長期以來大多數高校主要以思想政治課來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形式單一,效果不明顯。我們依托廣西某高校本科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契機,以思政教學融入醫學檢驗專業本科教學方法為出發點,從學?;驅W院、教研室、授課教師三個層面,基于教學模式、考核評估、增強知識獲得感等幾個方面進行思考,探索思政教育貫穿醫學檢驗專業本科教學全過程,不斷創新改革思路,逐步健全、完善思政教育與醫學檢驗專業課程融合的規范化教學模式。

[關鍵詞]思政教育;專業教育;醫學檢驗;本科生;教學模式

隨著現代教育體制的改革,對新時期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因此,醫學檢驗本科專業課程教學既要注重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和能力素養的醫學檢驗人才,也要注重培養具有高尚醫德、具有奉獻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當前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全員核酸檢測的巨大工作量,對于檢測能力、技術創新與質量保障是一次大考,對于檢驗工作人員的意識形態也是一場重大考驗,需要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我們依托廣西某高校本科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契機,以思政教學融入醫學檢驗專業本科教學方法為出發點,對如何構建醫學檢驗專業本科生思政教學與評價體系進行了思考與探索。

1多層面推進思政教學融入醫學檢驗專業教學中

(1)在學校或學院管理層面:積極推行思政教學融入專業教學改革,制定、出臺關于加強思政教育的工作方案,從頂層設計做好思政教學課程改革,規劃好將思政教學元素逐層、逐級、逐步納入檢驗專業課程體系中,將思政課程全方位融入教學評價、人才評比、項目立項各環節中,發揮思政教學協同性考量的實施作用。(2)在教研室層面:緊密聯系檢驗專業教師黨支部,發揮二者聯動效應,積極組織思政教育融入檢驗專業課的主題活動、培訓與學習,多方式結合不斷滲透,提升授課教師的政治修養。(3)在教師層面:采取多渠道加強檢驗專業教師隊伍的思政建設,樹立以德育人、以德立身的師德師風。如創造條件讓教師承擔思政改革,形成示范效應和正面影響[1];鼓勵教師申報各級各類課程思政相關課題;組織檢驗專業教師參加校內外專題培訓活動,讓思政教育走進專業課堂,讓理論向實踐轉變,引導教師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中。

2多模式推行思政教學融入醫學檢驗專業教學中

(1)網課教學: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化的資源,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基礎上采取網絡教學平臺、觀看專題講座、觀看醫務工作者的采訪記錄等,不斷宣貫醫務人員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熱愛祖國的偉大精神,升華學生對思政的認識。(2)“走出去”模式:組織學生參加弘揚醫德醫風的社會實踐活動、志愿者服務活動,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感。(3)專業教師因教施教:針對醫學檢驗專業,從專業特色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教學環節,形成專業知識體系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比如在臨床檢驗儀器學教學過程中,可利用儀器研發背景與歷程,找到與思政素材相關的契合點,加強學生對專業創新與良好思政的認識[1];在臨床免疫學教學中,可以新冠病毒為例,引出醫務工作者的先進事跡、國家研發疫苗之路、國際緊張形勢等,使枯燥的知識內容融入思政教學,產生源動力。通過多種模式相結合的思政教學,實現思政教育向專業教育滲透,不僅能激發學生專業知識的興趣,還能不斷提升思政和專業課教學質量,從而更好地培養高職業素質與良好醫德修養的德技并重型人才,切實提升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的整體素質[2]。

3重視思政教學質量雙向考核評估

教學質量評估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在教學改革過程中的學習效果以及教師的教學質量。一方面,檢驗專業教師可以通過思政教育測試、問卷調查、課堂討論、課上提問等方式了解學生學習思政的效果,并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精神、奉獻精神、創新精神、高尚的職業道德等方面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指標。另一方面,學院或教研室制定動態化、常態化的檢驗專業授課教師教學評價機制,將教師的思政課程滲透實施情況和教學效果納入教師的考核、評優及績效中。通過強化思政教學質量的雙向評估,改變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的終結性評價,注重形成性評價對學生思政學習過程的考察,使更多的學生和教師在教學改革中雙向受益。

4多措并舉增強學生思政理論課獲得感

增強學生思政理論課獲得感是當今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根據高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大學生思政理論課總體獲得感處于中上水平,但知識獲得感、方法獲得感和信仰獲得感發展相對不平衡[3]。大多數學生在價值觀和思維方式、行為層面都有所獲得,但還存在思政課教學內容與學生契合度不高、親和力不足,思政課課程教學未達到大學生預期等問題[4-5]。提升檢驗專業學生思政課的獲得感,可以通過增強教材的針對性、運用專題化教學、構建網絡立體化教學模式等方式,還可以采用學生小組討論、視頻制作、情景表演等學習形式,將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吸收,從而增加獲得知識的滿足感。知識獲得感的領域不僅僅局限在理論層面,還可以拓展到時事政治、人文情懷、社會活動等意識形態認識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在校園文化中,利用網絡資源、校園文化活動、校內實踐平臺、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熏陶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思政學習氛圍,不斷促進學生對當前思政教育的認識和理解[6]。不斷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引導學生理解個人理想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不過度關注個人得失,而是專注于為社會、為人民創造價值,從而提升個人和職業發展的方法能力獲得感。綜上所述,在檢驗專業本科教育中培養醫學生的思想境界和綜合素質是一項長期又艱巨的任務。加強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必須立足于本校、本專業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內高校的成熟經驗,不斷改進和創新本學科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檢驗專業課程思政的示范筑領作用,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融合的規范化教學模式,為新時代培養合格的醫學檢驗綜合素質人才。

作者:李若林 王禹 桂瀅 何雨 李晞 鄧燕 莫翠菊 凌志安 單位: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檢驗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