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檢驗技術實習生生物安全防護研究
時間:2022-02-28 09:31:25
導語:醫學檢驗技術實習生生物安全防護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作為醫學檢驗專業接班人的新一代實習生,對他們的培養尤為重要?;诖诉M行調查分析,重新對醫學檢驗實習生的生物安全防護意識及意識形態做出思考,為推進醫學檢驗教育事業的發展而助力。
關鍵詞:實習生;生物安全防護;醫學檢驗技術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新冠肺炎的確診依據[1],從事核酸檢測工作的檢驗人員由此獲得更多關注。直面病毒,對檢驗人員專業技能及心理素質提出更高要求。本研究通過對檢驗專業實習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疫情背景下實習生疫情防控、職業認同感等思想動態,為如何在疫情背景下加強他們的生物安全及意識形態教育等提供參考。
1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東莞市人民醫院、佛山市婦幼保健院等多間綜合性醫院的檢驗科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利用問卷星網絡平臺邀請實習生在線填寫調查問卷。共發出問卷153份,回收有效問卷151份,有效率達98.69%。所有受訪者在填寫問卷前對本研究目的均已知情。
1.2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并利用問卷星平臺發布問卷。問卷內容包括以下內容:(1)一般資料:性別、身體狀況、政治面貌等;(2)實習生對新冠肺炎相關情況的了解及心理狀態;(3)疫情發生前后對生物安全防護的認識變化;(4)個人的職業態度及疫情發生前后職業認同感的變化等。
2結果
2.1一般資料情況
共調查151名檢驗實習生,男生45人,女生106人,其中黨員占比8.61%(13/151)。疫情發生初期,已進入臨床實習的學生占29.80%(45/151)。
2.2學生對新冠肺炎相關情況的了解及心理狀態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實習生對我國的疫情防控措施感到滿意和非常滿意(見表1),且大部分實習生認為在每天獲取的信息中接收到的負面消息僅占少部分。但有2名(1.32%)實習生在復工復產后回到實習崗位感到害怕,甚至影響正常工作。疫情發生后認同接種疫苗必要性的實習生占比明顯提高,達95.37%,見表2。151名實習生均支持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其中30名(19.87%)實習生表示對新冠肺炎疫苗存疑。目前已經接種疫苗的占47.02%(71/151),有3名(1.99%)實習生表示不打算接種疫苗,見表3。
2.3疫情發生前后學生對生物安全防護認識的變化
疫情后實習生對生物安全防護認識明顯提高,認為生物安全防護非常重要從疫情前的66.89%(101/151)上升到疫情后的90.73%(137/151);對生物安全知識了解程度也有所提高,從疫情前的75.12%上升至疫情后的89.88%,見表4。學生的個人防護意識在疫情前后變化不大,均具有較強的個人防護意識,見表5。
2.4疫情前后檢驗實習生職業態度及對職業認同感的變化
由調查可見(見表6),151名檢驗實習生中有84.77%自愿選擇就讀檢驗專業;疫情前97.36%的實習生愿意畢業后從事檢驗醫療工作,2.65%的實習生考慮從事其他職業;96.69%的實習生關注新冠肺炎核酸或抗體檢測的相關信息;88.74%的實習生非常愿意應用專業知識幫助他人;98.01%的實習生特別關注抗疫一線檢驗人員的消息;為能在檢驗醫療領域工作感到自豪的學生達98.01%;有1.32%的實習生擔心存在感染風險,疫情之后不太樂意成為一名檢驗醫務人員。
3討論
3.1對醫學生的專業技能及安全防護意識有更高要求
目前,新冠肺炎的明確傳播途徑包括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也有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2]。對于直面未知結果的待檢樣本的檢驗醫務工作者來說,存在一定的風險;而對于經驗尚淺、處理突發事件應急能力較弱的檢驗實習生來說,這必定給其造成一定的壓力與恐慌。只有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技能及安全防護意識,才能有效緩解心理壓力及心理恐慌。目前的醫學生課程可能更偏向重“技”而輕“防”[3],加強醫學生崗前培訓,在校期間強調實驗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使學生盡早注意生物安全。要求醫學生熟練掌握七步洗手法,盡管在校的實驗課的實驗對象都在可控范圍內,但還是應以謹慎態度對待。在校期間養成良好的生物安全防護習慣,實驗期間注意個人防護,實驗后做好清潔消毒,將生物安全個人防護納入醫學生在??己藘热菁皩嵙暺陂g的定期考核范圍內[4],不斷強化醫學生崗前個人防護意識。實習期間,帶教教師應認真做好帶教工作,以身作則,一切檢驗檢測工作都嚴格按照實驗室生物安全要求操作進行,引導實習生樹立正確的個人防護意識。定期加強生物安全及職業暴露相關培訓,增強實習生的心理素質,同時密切留意實習生表現,關心實習生心理狀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及時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3.2增強醫學生的職業情懷與職業認同感,提高專業自信
在醫患關系日漸緊張的情況下,醫護人員的聲譽受到一定的損害,在傳統觀念里檢驗科僅作為臨床部門的輔助科室,再加上檢驗技術自動化,易使實習生在臨床工作中變得依賴儀器自動化分析。同時醫院內信息溝通網絡化亦大大降低了與臨床科室的溝通機會,導致實習生在實習期間主動思考減少,理論知識得不到很好的實踐,易造成自身知識局限,難以將檢驗結果聯系臨床實際。與臨床醫生溝通存在隔閡,得不到臨床醫生的肯定,導致專業自信下降[5],使得檢驗醫學生的職業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甚至降低了對自我職業的認同感。而在這次抗擊疫情過程中,醫護人員的崇高職業精神得到再次展現,檢驗科承擔著病毒核酸和抗體的實驗室檢測工作,核酸檢測人員多次出征抗疫并出色完成任務,向社會各界展現了檢驗人嚴謹求真的科學態度以及踏實肯干的樸素形象,無疑是給檢驗專業實習生的一支“強心針”。因此,在帶教過程中讓實習生充分掌握檢驗技術自動化操作的同時,應帶領實習生主動分析檢驗結果,懂得聯合不同檢驗項目,結合臨床情況及兄弟科室的結果報告(如病理報告等)分析病情。例如,定期組織案例分析活動,了解實習生的專業能力以及建立可持續優化的思維模式。此外,要求實習生做實習記錄,有助于實習生在實習期間定期回顧知識點,內容可涵蓋遇到的疑難病癥、日常工作的細節與盲點、帶教教師總結的經驗方法等,同時定期組織實習生之間互相分享,共同學習交流,認識檢驗與臨床溝通的重要性[6],并使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緊密結合,不斷提高檢驗業務水平,從而增強職業成就感及專業自信度。通過上述問卷調查結果可知,目前檢驗專業實習生有較強的職業自豪感,愿意主動關心專業的前沿發展動向。而在實習生的工作環境中,亦不乏表現出色的檢驗工作者。應建設更優質的實習帶教團隊,傳授專業知識與人文精神,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樹立榜樣。如邀請抗疫一線的檢驗科前輩舉辦座談會,組織學生通過分組采訪形式,讓其感受到身邊的正能量,從優秀前輩的身上汲取養分,感受團隊榮譽感。還可組織小講課,從檢驗專業角度講解核酸檢測流程以及分享專業前沿動態等。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弘揚抗疫精神,如與學校聯合組織學生志愿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宣傳防疫科普知識等,讓學生走進社會,感受身為醫務工作者的驕傲,以增強自信,激勵其不斷前行。
3.3加強醫學生職業素養的人文教育
疫情的動態發展令社會各界對檢驗科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上疫情防控要求,市民的生活、工作、出行等多方面要求核酸檢測報告,增加了與檢驗科接觸的機會,這都使得檢驗科更貼近廣大市民。網絡技術的發展及社會整體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病患更易獲取醫學領域的新知識,加上患者對自身健康的要求提高,易使患者對醫療效果期望過高[7]。同時,網絡化信息回饋為病患提供便利,但也使實習生失去了與患者接觸交流的機會,降低了對患者的耐心與同理心,不注重人性化、優質化服務。雙重因素影響下,更易造成醫患溝通問題。據有關調查[8]顯示,90%的醫療糾紛是由于溝通不當或不夠導致的。醫療糾紛給醫患雙方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會影響檢驗科的社會形象,可能給實習生日后的擇業觀帶來負面效應。從調查問卷結果可知,實習生有較高的專業認同感,而健康的從業環境有助于增強其對職業的認同感,而提高人文素養則對健康的從業環境有一定推動作用。建立健康的從業環境,要求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同時,社會維權意識的普及更強調就醫環境中的人文關懷[9]。這對臨床帶教隊伍的要求更高,要求必須在保證專業知識教學水平的同時以身作則,將人文教育納入日常帶教內容,包括日常用語、職業道德、團隊協助等多方面的綜合教育。提高檢驗科窗口服務質量,保持平穩心態,實事求是地檢查醫療過程中出現的問題[10],制訂患者糾紛應急方案,確保檢驗服務的正常運行,避免激化矛盾,從而降低服務風險。檢驗專業實習生實習期間,學校和實習單位可聯合開設人文教育相關課程,結合醫學檢驗的臨床特點,采用案例教學方法或增設情景模擬,讓實習生懂得換位思考,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引領學生主動思考,切實提高檢驗實習生的職業素養。
3.4疫情背景下醫學生精神意識形態的新內涵
我國先后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版)》,各地區也及時發布了疫情防控文件,充分展現出我國面對未知疫情始終遵循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現了審慎細致、精益求精的科學精神。在抗疫期間,數萬名醫護人員逆流而上,在危急時刻恪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始終堅持對祖國的熱愛,舍小家顧大家,堅守為人民健康而奮斗的初心,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是最貼近當代醫學生的模范。對比全球大環境,我國的疫情防控得到令人滿意的成效,人民群眾的民族自豪感得到了提升。醫學實習生處在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期,此階段不僅要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更要注重其意識形態的安全教育,促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將其培養成具有綜合素質的優質人才[11]。這正是思政教育的良好時機,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優化思政教育[12]。面對疫情,可看到社會各界為疫情防控做出的貢獻,更能加強醫學生對家國關系的思考。通過看到我國對國際防疫工作的貢獻,了解疫情動向,體會到祖國的強大。這都能喚醒當代醫學生的家國情懷,引導其思考人生價值,堅定立場,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愛國思想的發展[13]。業余時間可組織實習生觀看《榜樣5》等專題節目,感受黨性光輝,感受祖國的強大,增強民族自信,傳遞正能量,建立強大的信念感。通過關注國際時事熱點,引導醫學生理性思考,增強思想深度,堅定愛國立場,做有理想有內涵的新時代青年,為民族振興努力。通過調查問卷可知,小部分醫學生對疫苗存疑。作為醫務工作者,應以科學嚴謹的態度進行引導,在日常交流中及時消除學生的疑慮,通過小講課的形式讓醫學生從專業角度充分了解接種疫苗的必要性及迫切性??赏ㄟ^醫教結合、組織社區宣傳活動、黨員帶頭深入群眾普及疫苗知識等,使醫學生學有所用,培養社會責任感。
作者:吳敏芝 劉利東 林衛虹 單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上一篇:新時期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對策
- 下一篇: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投資管控措施
精品范文
10醫學檢驗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