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教育思想價值分析
時間:2022-08-17 03:41:03
導語:預防醫學教育思想價值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贛鄱中醫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預防醫學教育思想,其與《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的諸多具體行動相一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對此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預防醫學思想;贛鄱中醫文化;價值分析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1]明確提出預防的重要性:強調為了使社會大眾不生病或少生病,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健康壽命,必須關口前移,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這是積極應對當下突出健康問題、以低成本獲得高健康績效的有效策略,是目前解決健康問題的現實途徑。行動中設定的目標為:中醫醫院設立治未病科室的比例2022年達到90%,2030年達到100%。《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的諸多指標與古代中醫的“治未病”思想和觀點不謀而合。而贛鄱中醫文化是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傳統中醫文化,融醫術醫德醫風之大成[2],許多贛鄱中醫大家的“治未病”思想對現代預防醫學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1中醫理論蘊含的預防醫學思想
中醫理論倡導“治未病”,即預防為主的思想。中醫“治未病”可體現為西醫中的三級預防理念,即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瘥后防復。所謂未病先防是指通過各種內養外防的綜合調攝措施,補養體內的精氣、保持正氣,慎避虛邪侵害,從而防患于未然。既病防變是在疾病發生初期,及時采取各種干預措施,預防病情的蔓延和惡化[3]。二級預防工作中,既有藥物、針灸等手段,也包括飲食宜忌、慎避風寒等諸多調養法則等。瘥后防復是疾病初愈至完全恢復正常健康狀態這段時間的預防措施。如生活起居應有規律,注意生活調攝,避免勞累過度、慎戒房勞和喜怒過度以及悲憂太甚等過度的情志刺激、避免疾病復發、新病侵襲和促進健康轉歸。我國古代關于預防思想的闡述頻頻見于經典古籍中,如《易經》中有“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饵S帝內經》首篇“上古天真論”闡發了養生防病措施。次篇“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備急千金要方》中有“上醫治未病之病,中醫治欲病之病,下醫治已病之病”等,這些都是古代預防思想的具體體現。古代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其著作《氣候水土論》中首次闡述疾病與環境因素的關系,并強調:知道什么樣的人患病,比知道這個人患的什么病更重要。從以上闡述可以看出,無論古代中醫,還是古代西醫均對預防醫學思想非常重視,“治未病”思想自古有之。
2贛鄱中醫文化概述贛鄱中醫文化
[2]是在贛鄱文化的大環境下形成的特色鮮明的江西中醫文化,其中的醫家著作和醫家風范堪稱贛鄱中醫文化的精神所在。贛鄱中醫文化中滲透了諸多“治未病”(預防、養生、保健)的思想,為當代預防醫學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3贛鄱中醫文化蘊含的預防醫學思想
贛鄱中醫文化蘊含的預防醫學思想主要體現在贛鄱醫家的“治未病”“養生”“保健”等方面。贛鄱醫家致力于養生研究,學術成績斐然者有諸多醫家,如龔廷賢、龔居中、朱權、李梴等,尤其是醫家龔廷賢知行合一,享壽97歲,其為踐行中醫養生之典范。贛鄱醫籍中有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龔信的《古今醫鑒》、龔廷賢的《壽世保元》、李梴的《醫學入門》、萬權的《養生四要》、龔居中的《福壽丹書》、徐藎山的《壽世傳真》等養生專著,流傳下的養生理論和方法,仍是值得當今疾病預防和養生保健學習與借鑒的寶貴經驗。
4贛鄱中醫文化預防醫學教育思想價值
龔廷賢,明代醫學家,贛鄱中醫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多部醫學著作中均闡述了“治未病”即預防醫學的思想,并身體力行。龔氏認為[4],醫者應首先樹立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并且身體力行,終身熱衷于此并踐行之。他在宣傳預防醫學思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的醫學著作中記載許多疾病預防和自我保健的方法,如他指出:“若出現發病先兆,醫家應積極指導,防止疾病進一步惡化”。贛鄱諸多醫家強調從飲食、心理方面調養身體;龔廷賢提出預防傳染病的方式:切斷傳播途徑使他人不病,并推薦空氣消毒、環境熏蒸、口服屠蘇酒等方式對瘟疫進行預防[5];重視醫學知識的普及和養生方法的傳播,這些預防的思想目前依然適用,對疾病的預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贛鄱醫家的諸多“治未病”思想在《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均有體現。4.1重視醫學知識的普及和養生方法的傳播。龔廷賢是贛鄱中醫的代表人物,其很多醫學思想與當代的預防思想不謀而合。如龔氏重視醫學知識的普及和養生方法的傳播。而該醫學思想與《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高度契合?!督】抵袊袆樱?019—2030年)》[1]第一項重大行動為:普及健康知識,強調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是自己。WHO研究發現,個人行為與生活方式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占到60%。健康中國行動主要指標中明確提出:倡導個人了解掌握基本中醫藥健康知識;中醫醫院設立治未病科室的比例2022年達到90%,2030年達到100%。上述具體行動是對“治未病”思想或者預防醫學的理念的具體落實。4.2通過飲食等方面的調養?!氨F湓獨狻薄饵S帝內經》云:“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贛鄱醫家也推崇“藥補不如食補”,主張通過合理飲食來增強體質,延年益壽。龔信《古今醫鑒》說“節戒飲食,乃卻病之良方”。龔廷賢在《萬病回春》中說“人道至要,飲食以節為主,滋味以淡為主”“節飲食,調理有則,過之傷神,太飽難克”[5],在《壽世保元》[6]中說:“食物無務于多,貴在能節,所以保和而遂頤養也”。龔廷賢認為,若人們平時能通過飲食等方面的調養“保其元氣”,則“百邪不能奸,百病無由作矣”[6]。其在《藥性歌括400味》中記述了亦藥亦食之品400味,通過醫學典籍傳播食療防病知識。龔居中在養生專著《福壽丹書》中說:“太餓傷脾,太飽傷氣,蓋脾籍于谷,饑則水谷自運而脾虛,氣轉于脾,飽則脾以食充而塞氣”。危亦林《世醫得效方》說:“飽食即臥,乃生百病”。而《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第二項重大行動為“合理膳食行動”,指出合理膳食是保證健康的基礎。并將“合理膳食”細化為具體的量化指標:如人均每日食鹽、食用油、添加糖及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分別為:不超過5g、25~30g、≤25g和≥500g,《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人均每天和每周攝入的食物種類應分別為12種與25種及以上。平時進餐時宜細嚼慢咽,保持心情平和、愉悅,忌暴飲暴食,但也需注意避免因過度節食影響必要營養素攝入[1]。這充分說明目前制定的諸多健康政策均能追尋到中醫文化的影子,而贛鄱中醫文化是中醫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分支。4.3注意個人修養、調節身心健康,以防病治病。龔廷賢在《魯府禁方》[7]中記載了“喜怒偏執”“忘義取利”等人之百??;“思無邪僻”“行寬心和”等醫之百藥以及“延年二十箴”“勸世百箴”等歌訣,勸誡人們平時要注意個人修養,調節身心健康,以防病治病,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積極的處世方式對疾病預防非常重要。《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第五項重大行動為“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指出社會穩定和人際關系和諧、公眾幸福感提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便是心理健康。具體指標有:成人每日需有7~8h的睡眠時間,個人應正確識別抑郁和焦慮癥狀,掌握基本的情緒和壓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調適方法,各類醫務人員應主動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并將其運用于臨床診療活動中。倡導養德養生理念,保持中和之道,提高心理復原力;保持樂觀、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1];由此可見,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在贛鄱中醫文化之中體現的淋漓盡致。4.4注重婦人調養。贛鄱醫家[6]認為,婦人一生經歷經、孕、產、乳不同階段的生理特性各異,因此在生命養護上注意隨期而變。陳自明認為經期最是要謹慎調理,否則“輕為宿疾,重可殆矣”。經時須注意勿過勞,勞則耗氣動血;行事須鎮定,勿驚,“驚則氣亂”,氣血橫騖,可致經停;須慎怒?!芭瓌t氣上”;須防六淫侵襲;慎飲食。經行之時,飲食勿過冷、過熱,此皆可致經行停止。孕期是婦女特殊生理期,關系生命繁衍。清代曾鼎《幼科指歸》:“當其胚胎在腹,節飲食,慎寒暑,綾傷淫佚,勿遇憂怒,無一而非滋培之道”。陳自明認為為產后應“高倚床頭,厚鋪茵褥,遮圍四壁,使無孔隙,免被賊風”。產后飲食宜清淡、易消化而富于營養,以利于產后肌體的恢復和產后哺乳的需要?!督】抵袊袆樱?019—2030年)》中第七項重大行動為“婦幼健康促進行動”指出:女性應注意特殊生理時期的衛生,熟悉婦女常見疾病的表現和預防常識。家人應注重對經期、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時期女性的心理關懷。主動參加婚前、孕前健康體檢,選擇最佳生育年齡,懷孕前后3個月均需補充葉酸。孕婦應保證膳食合理,營養均衡,維持適宜體重。心態積極、心情放松有助于預防孕期和產后抑郁。知曉各種避孕方法,了解使用避孕方法的注意事項[1]。所以婦幼健康促進行動與贛鄱醫家所提出的觀點和做法高度契合。4.5注重老年人養生保健,以延緩衰老。龔氏在《壽世保元》中提出老年六戒,并總結“延年良箴”,從安行、寡欲、避寒暑、節飲食、慎起居、心胸寬等方面以存精、惜精[6]。龔氏的《濟世全書》中所載老人常服之白糕,以蓮子、百合、山藥等制成,可扶元氣,養脾胃[8]。其創制之辟谷丸,取材新鮮黃牛肉、茯苓等,方法簡單易行,可益壽延年。徐藎山認為人到六十以后,身體衰弱,急需借助可服長春至寶丹。服此丹能健脾開胃,進食止瀉,強筋壯骨,填精補髓,活血助陽,潤澤肌膚,調和五臟,延年益壽,返老還童,至老無痿弱之癥?!督】抵袊袆樱?019—2030年)》中第十項重大行動為“老年健康促進行動”中指出:應主動學習和了解老年人膳食知識,精心設計食譜,選擇營養食品,保證食物攝入量充足,如富含優質蛋白質的肉、魚、奶、蛋、大豆及其制品等食物應保證充足供應。老年人應多曬太陽,但不能在太陽下暴曬,以防曬傷及過量接觸紫外線誘發的皮膚癌。還應適量運動,通過食材的選擇有意識地預防營養缺乏,延緩肌肉衰減和骨質疏松[1]。充分說明健康中國行動中的“老年健康促進行動”亦與贛鄱醫家的做法不謀而合。4.6中風的先兆及預防。醫家龔廷賢指出如大指、次指有麻木不仁感,或有手足無力、肌肉微掣等癥狀,應即刻服用愈風湯、天麻丸以防中風發生[4]?!督】抵袊袆樱?019—2030年)》中第十一項重大行動為“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指出,早期腦卒中發病有如下特點:突然出現的有:一側肢體無力或者麻木;說話不清或聽不懂他人講話;視物旋轉、無法站立。一過性視力障礙,眼前發黑,視物模糊,出現頭痛難忍,癥狀逐漸加重或呈持續性,伴有惡心、嘔吐。出現這種情況時,應將患者放平,仰臥位,不要枕頭,頭偏向一側,注意給病人保暖。同時,立即撥打120,盡快送達醫院。抓住4小時的黃金時間搶救,接受靜脈溶栓治療,可大幅降低致死率和致殘率[1]。古代贛鄱醫家對中風先兆的描述非常形象生動,并且給出具體的預防藥方;而健康中國行動中的“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與古代贛鄱醫家異曲同工,并且提供了最新的預防措施和治療手段,既有傳承也有發展。4.7切斷傳播途徑使他人不病的預防醫學思想。龔氏提出切斷傳播途徑使他人不病的預防醫學思想。如對瘟疫的預防,龔氏推薦以下方法:利用艾醋熏蒸、空氣消毒殺滅環境中的病菌,通過熏蒸衣物、洗鼻和口服屠蘇酒等方法預防疾病的傳播。如果家中有患瘟疫的病人,應將患者衣物置于甑(中國古代的蒸食用具)上熏蒸,高溫殺毒,則可使一家不被傳染。鄰居、親戚患有瘟疫,探視前先用清油涂抹鼻孔,使其“任進入,候出外”[5],然后用紙捻成條狀探鼻取嚏三五個,就可預防疾病,避免被傳染[4]?!督】抵袊袆樱?019—2030年)》中第十五項重大行動為“傳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動”,建議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胳膊掩口鼻,正確、文明吐痰;鼓勵使用安全套,提倡負責任和安全的性行為;充分認識疫苗對預防疾病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地接種疫苗[1]。雖贛鄱中醫名家與健康中國行動對傳染病預防的表述不盡相同,但二者精髓卻高度一致,并且贛鄱醫家對傳染病的預防已有非常細致具體的流程和做法。
總之,贛鄱中醫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預防醫學思想,贛鄱醫家所提出的“治未病”觀點和身體力行的各種防病手段及措施,對現代預防醫學的發展,以及政府所制定的諸多健康政策有非常重要的啟示作用,有必要進一步挖掘。
參考文獻
[1]健康中國行動促進委員會.《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R].2019.
[2]趙海梅,隋華杰,劉紅寧,等.探究贛鄱中醫文化的底蘊[J].中醫研究,2015(5):13.
[3]張雪飛.預防醫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
[4]張稚鯤.龔廷賢醫學教育思想評析[J].中醫教育,2008,27(4):6972.
[5]龔廷賢.萬病回春[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
[6]龔廷賢.壽世保元[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3.
[7]龔廷賢.魯府禁方[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
[8]龔廷賢.濟世全書[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影?。?,1996.
作者:劉霞 劉端勇 陶士素 王軍永 單位:1.江西中醫藥大學 2.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
- 上一篇:婦產科陰道出血患者治療效果分析
- 下一篇:圖書館助力醫學學科發展價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