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皮膚病學教學問題探討
時間:2022-06-09 11:14:56
導語:中醫皮膚病學教學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醫皮膚病學是一門??菩?、實踐性強的學科,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既突出中醫特色,又強化皮膚病理論基礎的學習,還增加臨床知識的積累,是中醫皮膚病學教師不斷追求的教學目標。當今時代,互聯網快速發展,多媒體技術與教育教學工作相結合,使之成為教學工作中的有力輔助手段。多媒體教學的開展,不但能增加知識量的積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在中醫皮膚病學的應用,促進中醫思維形成,提高皮膚病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中醫皮膚病學;教學
皮膚病在臨床各科室均較常見,然皮膚病專科性較強,疾病種類復雜,臨床癥狀多變,治療棘手,皮膚病學的學習在本科階段就是一大挑戰,同時掌握常見皮膚病臨床知識又是臨床醫生必備的基本技能,高校教學時長有限,限制對皮膚病學較為全面的學習。長期以來,皮膚科教師以突出形象直觀教學和提高學生臨床知識水平為目標,多媒體技術運用于中醫皮膚病的教學[1],教師充分利用圖片、聲音、視頻、動畫、鏈接等多媒體手段,將抽象、難于理解的知識轉化成清晰明朗簡潔的多媒體課件,配合生動幽默的敘述,使枯燥乏味的理論學習變得生動形象有趣,不僅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記憶,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提高教學質量,營造輕松好學的教學環境,進一步為社會培養皮膚科專業人才[2]。
1多媒體技術與中醫皮膚病學的聯系
皮膚類疾病以形態直觀為特征,《內經》記載:有諸內必形諸外。中醫象思維[3]在中醫皮膚病學科中運用典型,皮膚病辨治思路往往是通過皮損形態和分布來決定選方用藥,為治療皮膚病提供新思路。當前,治療中醫皮膚病,具有諸多中醫外治法優勢,例如治療痤瘡常在耳尖及大椎處放血,治療銀屑病常用中藥封包治療及中藥藥浴、中藥塌漬等,治療濕疹常采用中藥塌漬,治療丹毒、帶狀皰疹采用針灸配合刺絡拔罐,治療蕁麻疹常采用刮痧等方法。這些特色中醫療法操作簡單方便,臨床療效好,但是學生沒有實際操作經驗,不能理解其操作及方法,教師在授課時可以提前錄制這些中醫外治法操作視頻,視頻中將操作要點難點突出,在課堂中展示出來,易于學生加深疾病診斷及治療的學習,且對一些具有中醫特色的中醫外治法產生興趣,有利于中醫特色的繼承與發揚。中醫診斷疾病,重視四診合參、脈證并治,中醫皮膚病各證型抽象,難以辨別,描述相近,如濕瘡的濕熱蘊膚證可見皮疹潮紅,有丘皰疹,伴有劇烈瘙癢,皮溫升高,搔抓后易破潰流水;濕瘡脾虛濕蘊證可見皮損紅,丘疹較多,上覆鱗屑,瘙癢難忍,抓后糜爛滲液,膚溫一般;濕瘡的血虛風燥證可見皮損暗紅,皮膚粗糙肥厚,瘙癢難耐,遇熱加重,多見搔痕結痂,伴有色素沉著。各證型相近,描述抽象,學生理論知識欠缺,臨床經驗薄弱,教師在授課時添加圖片、視頻、動畫、鏈接,有助于學生分辨不同時期的癥狀,通過皮損辨病辨證是中醫皮膚科的特征,也是用方用藥的依據。本科階段重視三基學習[4],即對皮膚病學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為以后臨床工作鋪墊堅實基礎。
2多媒體教學在中醫皮膚病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教學內容由多媒體課件呈現出來,教師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緊扣教學大綱要求,圍繞教學目標而設計課件。一些教師由于對多媒體技術掌握不熟練,做出來的課件質量參差不齊。一些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只是簡單的把教材內容“流水賬式”直接制作成課件,形式較單一枯燥,沒有邏輯性、層次感,多媒體課件演變成教材的“電子版”[5]。一些教師過度應用圖片、動畫等,版面沒有規律,重難點無法區分,插入的圖片起到“喧賓奪主”的作用。還有一些教師把多媒體僅僅當成授課工具,大量輸送授課內容,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承受能力,課堂中與學生交流互動較少,學習氛圍不強烈,學生參與度低,學習效率低下。
3解決方法
黎昌強[6]等討論聯合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在皮膚性病學教學中的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教師自身通過各種渠道學習,積極尋求合理的教學方法,是高校教師不斷探索的。
3.1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輔助手段,承載信息量大,能在有限的課時內呈現豐富多元的授課內容,同時以圖片、視頻、動畫等視覺上的沖擊,不僅有利于學生加深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更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教師合理應用多媒體,始終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的中醫思維模式。
3.2形成獨特的教學方式
教師結合多媒體教學的特點與自身的教學方式,通過相互磨合,積極尋求適應自身高效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現傳統教學方式所不能表達、不能傳遞的效果。每一位老師都有自身的特點,發現多媒體技術與自己的一些想法相契合,從而發揮,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特點。
3.3傳統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教學的碰撞
傳統的教學方式對當前一些教師留有深刻的固定思維模式,現如今多媒體教學方式的不斷沖擊,尋求教與學的平衡,合理運用技術手段,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以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取得高質量的教學效果,完成規定的教學目標。
3.4提升制作多媒體課件水平
教師需提升制作課件的水平,使課件變得生動形象直觀是取得高效教學目標關鍵的一步。教師制作出精簡、優美、高質量的課件,需要有完善的資料庫以及對電腦軟件的熟練操作,如Flash、3Dmax、Photoshop等軟件的應用。教師在完善資料庫方面,平時臨床上遇見典型案例及時用攝像機拍攝留存照片、視頻等。教師細心觀察,善于從網絡、圖書、照片、視頻中獲取與教學相關資料,注重收集,及時運用到課件中。教師在瀏覽他人高質量的課件資料時,借鑒采納格式排版等優點,設計課件時主次分明,突出重點難點部分,講究框架結構的合理性。
4結語
中醫皮膚病學是一門??菩詮姷膶W科,外在注重皮損形態的辨別,內在強調整體觀與辨證論治的統一[7]。皮膚病多以直觀的形態學表現出來,疾病的診斷和鑒別又以皮疹形態為基礎,然而皮疹形態復雜多變,每種疾病都處于發生發展的過程,階段不同,皮疹變化不同,對于學生鑒別疾病也是一種挑戰。教師應用多媒體課件,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改善教學效果,以提高學生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目標。教師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技術是輔助教學的有力工具,不能完全依賴,教學手段必須多元化,多媒體教學需與其他教學手段相結合[8],才能體現教學的優勢,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時應深刻認識到其優勢和不足,去除弊端,發揚其長處,使之更好的服務于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劉學偉,劉小倩.多元性中醫皮膚性病學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3,21(7):711712.
[2]馮金鴿,周舒,朱蕓,等.皮膚性病學臨床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4):119121.
[3]朱慧婷,張廣中,張蒼,等.運用多媒體教學闡述象思維在中醫皮膚科教學的應用[J].實用皮膚病學雜志,2015,8(4):295296.
[4]陸聞生,胡白.提高皮膚性病臨床教學質量的研究和探索[J].安徽醫學,2013,34(7):10161017.
[5]吳元勝,林良才,禤國維.提高《中醫皮膚病學》多媒體教學效果的體會[J].時珍國醫國藥,2007,18(19):23292330.
[6]黎昌強,余媛,廖勇梅,等.臨床病理討論聯合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在皮膚性病教學中的應用[J].實用皮膚病學雜志,2016,9(5):333335.
[7]周冬梅.中醫皮膚科教學的點滴體會[J].皮膚科教學,2013,6(2):110112.
[8]李元朝,何威,王儒鵬,等.多媒體應用對皮膚性病教學新的要求和改進策略[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19):30173018.
作者:劉學偉 顧東彥 王子雯 許孟月 陳姣 楊彤 單位: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
- 上一篇:體育教育隊列隊形調動能力培養策略
- 下一篇:電力企業應急物資儲備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