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考核論文
時間:2022-08-24 10:30:02
導語: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考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企業想要實現長久發展、與時俱進、落實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這離不開完善的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體制。對此,筆者提出:加快建立健全科學的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體系還需要立足于企業經營戰略目標,進而不斷的完善業績考核體系,將科學發展作為基礎前提,樹立合理的業績觀念,正視企業經營業績考核中的不足與問題,進而不斷的完善。
關鍵詞: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體系;研究分析
國有企業經營考核體系完善作為資產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現如今,我國各級國有資產管理單位對出資企業構建完善的經營業績考核,是依法履行責任義務、資產增值責任的重要途徑。加快建立健全科學的經營業績考核也有一定的創新性與研究性特點。
一、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體系問題
(一)經營業績考核目標值確定問題
現階段,部分企業通過目標考核方式,其目標值參照企業現階段的業績狀況,根據宏觀經濟發展環境與產業發展導向為衡量,企業業績狀態是根據高出的目標要求度。這一方式易造成企業在上報考核值時刻意降低。當制定年度與任期經營業績考核目標值過程中,企業應立足于“科學制定目標,自加壓力”原則,上報的目標值應高于3年前實際完成的平均值,高于去年實際完成值。部分企業上報的目標值基本達到該要求。不過,在近幾年社會經濟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涌現,原有企業也不斷的擴大經營范圍、經營規模。這樣一來,考核目標值的制定將更具難度。怎樣和管理企業制定科學的考核目標值,成為企業重要研究課題。
(二)企業價值創造缺少重視
當下,國有企業管理人的年度經營業績考核更側重經濟效益的絕對值與相對值,多注重利潤總額與凈資產收益率。當然,經濟效益與凈資產收益率標準對于企業而言也是重要的。不過,企業也了解利潤標準也并非是全面的,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上世紀時,多數專家、學者與管理者一致認為:傳統會計體制中的經濟利潤為重的單位并非能夠真正的創造價值。簡而言之,利潤標準所反映的資本經營效果與價值創造也并非具有代表性。
(三)經營業績考核和戰略目標的連接問題
從實質上而言,考核更多的是一種方法,其目標是提高企業綜合實力與引導可持續發展,提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水平,加強經濟管控效果。想要防止企業管理人員近期行為的形成,還需要在落實年度考核過程中實行任期考核,將企業總體規劃與其他考核充分融合。不過,相對于發達國家企業,不管是央企還是省屬單位,戰略管理內容存在諸多問題,沒有得到有效連接。
(四)激勵制度不完善
立足于企業經營業績考核實際狀態分析,現階段的考核激勵制度更注重短時間的激勵,缺少長遠目標建立與體現。對此,僅有一小部分地區在激勵制定上制定了長遠方法與政策,不過,多數處于研究與總結階段。
二、加快建立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體系構建措施
(一)協調各關系,提升經營業績考核水平
第一,協調好企業經營發展、質量、利潤關系。國有企業還需要將主要經營內容確保呈持續提升趨勢,至少應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同步??茖W合理的使用國有企業人力、自然、資本、技術等資源優勢,并衡量與發達國家資源優勢條件與要素,進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持續提升,將利潤收益推向最高點。第二,注重近期效益與長遠效益關系。企業立足于現階段經營發展與今后經營要求,不僅達到當下考核要求,也要為今后發展奠定基礎。國企因為不同因素影響,其傳統包袱較多、社會壓力大、掛賬金額多等因素影響,還需要制定主輔分離、改制分流、清產核資等方法,其質量得到了明顯提升。不過,一些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處理。在考核過程中,歷史包袱與掛賬部分可以在得到許可的條件下視為當期業績效益。第三,協調好經濟效益與綜合實力關系。企業經營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而經濟效益也是綜合實力的展現形式之一。因為,如果企業沒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其綜合實力也無從可談。此外,也包含企業技術開發、市場調研、資源分配、價值創造等眾多內容。立足于投資人角度而言,無法對全部標準一一考核,只能夠調出關鍵的核心標準。不過身為一個企業,必須要能夠站在戰略發展的角度分析提升綜合實力的條件,把關于綜合實力的部分目標分化至不同部門,優化分工、責任落實。
(二)健全考核制度,充分發揮激勵作用
第一,健全考核制度,將基礎指標和優化分類指標相融合。明確投資人責任義務,抓住核心績效標準與問題,立足于投資人最關心的標準展開考核,進而推動企業戰略管理目標,提高薄弱環節。此外,也要做好資源合理利用,提升綜合實力。第二,健全考核組織制度,將業績考核和經營責任制度融合。企業需要從上到下的構建業績考核組織制度,實現目標層層分化、壓力層層傳遞、責任層層落實的結構制度。構建國資管理單位——被管理單位——下屬單位——基層崗位的責任金字塔結構,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做好落實。第三,健全考核措施體制,將繼承和創新融合。各產業、企業之間具有較大差異性,企業經營發展狀況也不同。繼承健全考核措施還需要立足于具體經營,做好指導工作,挖掘能夠突出產業特征與戰略導向的精細化考核制度。盡量將考核共性需求組與企業特征進行連接,進而提升分類考核與指導質量。在其創新方面,主要學習發達國家考核制度與措施,與企業結合進而打造具有特色的經營業績考核體系。將經濟增值、平衡記分卡有效績效管理措施融入企業業績考核體系中,分析上市企業市值納入考核形式,企業管理人員加強資本成本認識與回報認知,進而提高企業價值創造能力。
三、結語
綜合分析,加快建立科學的業績考核體系對于各企業而言,任重而道遠,具有制度性、政策性特點。因此,還需要企業人員堅持科學發展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進而提升業績考核水平。
作者:李洪梅 單位: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天然氣分公司油氣加工四大隊
參考文獻:
[1]龔雅.創新業績考核體系提升國企監管績效[J].上海經濟,2015,Z1:54-56.
[2]徐敏.對集團所屬金融企業經營業績考核現狀分析及對策思考[J].低碳世界,2017,2:248-249.
[3]梅立鵬,葉茂林.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總部部門績效考核指標的制定——以廣東省XX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為例[J].中國商貿,2014,8:61-63.
[4]王志云.關于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績效考核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4,12:145+152.
- 上一篇:企業經營管理金融項目研究
- 下一篇:“互聯網+電力營銷”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