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企業經營決策影響分析
時間:2022-04-14 08:28:51
導語:餐飲業企業經營決策影響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我國餐飲業的發展概述
我國傳統的餐飲業只是單純地為人們提供食物與飲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餐飲業已經發展成集婚喪壽禮、休閑娛樂、聚會交流等為一體的綜合服務行業。隨著餐飲行業的飛速發展,各大商家的產業規模也在逐漸擴大。2016年,餐飲業全年收入突破3.5萬億元,同比增長11.2%,在2020年有望達到5萬億元。正如美團點評CEO王興測算的:按一個人一頓飯10塊錢計算,一年在餐飲上的消費至少1萬元,14億人就是14萬億元。作為一個入口生意,人們吃到嘴里的可能比14萬億元這個數還要多。
2營改增制度對餐飲業及相關企業帶來的影響
2.1對運行模式造成的影響。第一,以往的餐飲企業會采用單店運行的模式,在營改增政策出臺之后,逐漸增加了企業餐飲的規?;?、集團化。第二,在兼存性企業運行中,為了促進餐飲企業的穩定發展,需要積極開展多元化的藥物模式,并通過專業流程的再造及控制,進行產品基地生產方式的創設,滿足產業運行的規?;⒔洕l展需求,提升企業運行中的批量化、規?;杀緝瀯?。2.2對稅負內容造成的影響。在餐飲業及相關行業運行中,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降低能力限度較大,一項的稅負程序降低通常保持在41.75%的狀態,其計算方法如下。(100×5%-100/1.03×3%)/(100×5%)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2016年5月1日營改增政策結束之后,小規模的納稅人流稅率發生了改變,由以往的5%降低到3%的狀態,使餐飲企業中的營業稅逐漸增加。整個過程中的計征基礎主要是銷售收入,營業額在103%以上才可以得到收入。當餐飲行業作為小規模納稅人時,稅負的降低現象是十分明顯的。在此基礎上,對于一般的納稅人而言,表面上流轉稅稅率從之前的5%上升到6%,但是,對于一般的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需要納稅人進項進行抵扣。在進項抵扣的范圍確定的過程中,其所涉及的內容相對較多,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購、水電費采購以及裝修費用等問題,這些項目的稅率存在著差異性。2.3對稅收部門征收的影響。在稅收部門運行中,對個體餐飲行業而言,會按照銷售收入連續12個月進行納稅收入。在小規模納稅中,通常會采用核心征收的方法,因此,需要按照季度征收作為核心。在對一般納稅人查賬征收方式確定中,企業需要按照實際收入的標準,進行保障制度的確定,以便滿足稅務征收的核心需求。在采用核定征收方式的過程中,稅務部門的征收原則相對簡單,而且稅務保障體系相對較高,因此,通過查賬征收方法的使用,會增大征管難度,并帶來較為嚴重的風險。
3營改增背景下餐飲業的財務決策方法
3.1納稅人身份的合理籌劃。對于餐飲企業而言,增值稅的納稅人通常會分為一般納稅人以及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主要是連續12個月銷售收入滿500萬元的企業,對于餐飲行業中的一般納稅人而言,由于原材料中的糧食及肉禽等資源多半為免稅農產品,所以無法獲得增值稅的專用發票,而且,農產品采購中,具有多樣性及專業性的特點,在項目整合中難以獲取專業的發票,因此,農產品收購也就失去原有價值。這種現象的出現導致餐飲企業在產品進項稅獲取中存在著一定的缺失因素,也就無法享受稅改紅利。3.2發票管理制度的確定。在餐飲行業運行及發展中,當使用增值稅時,相關人員通常會忽視兩個問題:第一,餐飲企業中的開放人員在增值稅發票開具的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增值稅的使用,例如,在發票開具中存在著信息有誤、發票應稅項目以及經營范圍跨越的問題,因此,這些發票不能正常報銷。第二,在餐飲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確定中,存在著合規合法的增值稅發票問題,但是,由于一些工作人員掌握發票知識不夠全面,會造成發票不合理的問題,并存在著非法發票的現象,也就無法對相關資源進行抵扣。3.3營改增制度的改進。對于營改增項目內容而言,在某種程度上會為餐飲企業及相關企業帶來一定的改變,所以,餐飲企業中的管理者應該通過對營改增制度內容的分析,進行項目資源的配置,提升企業勞動的密集性,促進企業管理工作的穩定創新。通過對當前營改增狀況的分析,需要進行抵扣及相關費用的壓縮,以便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滿足資產固定及生產設備的更新需求,在對底端產能分析中,可以充分滿足產業結構的調整需求。例如,在科技產業運行及發展的背景下,通過設備的引進,可以加快社會設施的更新換代,并通過新材質照明燈以及新能源的使用,可以減少固定費用的支出,并增大進項抵扣職能,為產業的運行及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4營改增背景下餐飲企業及相關企業的經營決策
4.1科學選擇原材料供應者。在營改增的背景下,對餐飲業以及相關企業的運行提出了全新要求。尤其是作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在個體商販無法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過程中,不能對相關稅務內容進行抵扣,這種現象對于一般企業而言是較難接受的。需要相關供應商進行企業決策項目的分類,通過與實力企業的合作,進行供應鏈的抵扣確定,促進餐飲行業的正規化發展。4.2有效選擇企業的發展方向。伴隨餐飲企業的運行及發展,其經營模式存在著多元化的經營模式,在面對不同增值稅的問題時,存在著差異性的問題,因此,獲得的進項抵扣份額也就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在現階段餐飲企業運行及發展中,如何進行業態形式的選擇成為企業經營及發展中需要考慮的問題。4.3確定員工薪酬的配套激勵制度。伴隨餐飲行業的運行及發展,在競爭中為了提高企業的核心能力,需要對成本問題進行合理分析。成本競爭過程中,應該對食材成本進行綜合性的控制,以保障項目內容與員工薪酬的合理性。在精簡用工的過程中可以充分保障稅務使用的合理性,因此,在營改增項目確定中,人員薪酬無法獲得抵扣,需要采用薪酬激勵整合管理辦法,以便滿足一般納稅的工作需求。
5結論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營改增背景下,餐飲及相關企業在運行中,需要通過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分析,進行決策方案的確定,以便滿足科學化的人力資源成本運行價值。在精簡員工的過程中,提升餐飲企業的成本管理策略,滿足營改增的政策運行需求,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于相關指導經營企業,需要通過對法律法規制度的整合,進行經營策略的引導,以便開展國家稅務制度的整合策略,充分滿足企業的運行及發展狀況。
參考文獻:
[1]惠臨薇.淺議“營改增”對企業經營活動及會計核算的影響[J].財會學習,2017(6):159.
[2]曾華,陳艷平.營改增實施后對餐飲企業的影響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7(3):176-177.
作者:王秀霞 單位:四平職業大學
- 上一篇:高中物理力學解題策略
- 下一篇:財務管理在企業經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