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新經濟時期企業集成運作體系創新
時間:2022-01-24 02:05:00
導語:剖析新經濟時期企業集成運作體系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分析了現行以CIMS為主的企業集成運作系統在新經濟時代存在的重技術輕管理、重系統內集成輕系統外整合、系統運行的靈活性和高效性矛盾突出等問題,指出這些問題已成為影響企業參與新經濟市場競爭,獲得競爭優勢的嚴重障礙;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企業集成運作系統的創新思路;建立以計劃為核心的管集成系統(PCIMS),并提出該系統在我國的推廣建議。
關鍵詞:新經濟企業集成運作系統PCIMS創新
一、現行企業集成運作系統在新經濟時代存在的問題
現行國際仁以CIM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為主的企業集成運作系統在新經濟時代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重視技術集成和信息集成,忽視管理集成
企業的集成運作系統是一個集技術、經營管理和人為一體的復雜系統,系統的運行要以計算機集成技術為支持,系統運行過程中各類信息的集成是實現功能協調的前提〔但是,技術集成和信息集成僅是系統運作的基礎環節,系統的實質性集成還是管理集成,只有通過管理集成和技術集成、信息集成的協調互動才能實現系統的高效率運作?,F行的集成運作系統重視技術集成和信自、集成而忽視管理集成,盡管企業運作的諸多方面都實現了“自動化”、“信息化”,但企業仍然存在著生產效率低、產品開發周期長、對市場變化的響應能力差等問題,其主要原因就是它們的管理方式并未作重大改變,只是將原有的管理方式進行了自動化和信息化而已。
(二)強調系統內部集成,忽視系統間以及系統與環境之間的整合
新經濟時代的競爭戰略已超越了一個企業與另一個企業的競爭,而上升為一條供應鏈與另一條供應鏈的競爭。但是現行的集成運作系統強調面向系統內部集成而忽視系統間以及系統與環境之間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系統發展的廣度。以CIMS為例,CIMS以MRPII作為系統的計劃與控制核心。即借助物料需求計劃(MRP)將市場對產品的需求轉換為制造過程對加工工作和原材料的需求,然后利用計算機、通訊等信息技術把企業的全部資源進行全面規劃和優化控制,使得企業的產、供、銷、存等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以及與之相關的資金流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運作方式是企業內部各功能系統的高度集成,對于傳統經濟市場需求穩定、競爭不太激烈的情況下還可適應,在新經濟時代的競爭戰略下卻顯得無所適從。
(三)系統運行的靈活性和高效性矛盾日益突出
新經濟時代企業的運作系統要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從系統的最終產出到各種資源的投人與占用的靈活調整,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甚至是個性化的生產,靈活性是新經濟時代企業運作系統的一個重要技術指標。但是企業的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企業運作系統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經濟效益,所以系統的運行仍然要以高效率為主,要實現批量經濟,實施低成本戰略,這需要一系列技術和管理手段的支持,但現行的集成運作系統卻不能很好的實現,而且二者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新經濟時代企業集成運作系統的創新
(一)以計劃為核心的管理集成系統總體框架創新針對現行企業的集成運作系統在新經濟時代存在的問題,結合系統自身的發展規律,本文提出“以計劃為核心的管理集成系統”(Plan-CenteredManagementIntegratedSystem,簡稱PCMIS)。其總體框架模型如下:
PCIMS是開放式的、以計劃為核心的、面向管理集成的企業運作系統,它實現了如下的創新:
I.建立了以Internet/Intranet為核心的信息集成平臺,實現了系統的開放運作
PCIMS在充分利用現有信息集成優勢的基礎上,如OOTO(Object-OrientedTechnology),CASE(ComputerAidedSo(tweweEngineering),C/S(Client/Server)和分布式數據處理系統等,建立了以Internet/Intranet為核心的信息集成平臺支持遠程通訊、電子商務((E-com-mrrc日、某于EB技術的電r-數據交換EDI、多數據庫集成等,從而保證了供應鏈上各環節的信息集成與共享,使集成運作系統建立在更加開放的操作平臺上,實現了系統的開放與高速運作。
2建立了以計劃為核心的管理集成框架,實現了系統的管理集成
以計劃為核心的管理集成框架是PCIMS的核心,它是對系統集成形式、結構化的描述,是建立在信息集成與共享基礎上的更高層次上管理集成模式。該框架以ERP(企業資源計劃)為核心、以過程集成、組織集成和企業集成為支持、以產品開發、制造、質量保證、財務、營銷等為具體的運作環節,實現了對開放系統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管理職能的集成以及開發、生產、財務,昔銷等業務職能的集成。
3建立了信息集成與管理集成的互動機制,實現了系統的高速協調運作
開放式的信.急集成平臺為管理集成框架各功能結構提供了高效的鏈接手段、反過來,以計劃為核心的管理集成框架又促進了信自、集成的協調統一,二者相互聯系,互為推動,實現了整個系統的高效協調運作。
(二)以計劃為核心的管理集成框架(以下簡稱集成框架)結構創新
1集成框架以ERP為核心
ERP,即企業資源計劃,是在MRPII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一個面向供應鏈管理的管理信息集成系統,ERP將企業的業務流程看作是一個緊密聯系的供應鏈(包括供應商、制造分廠、分銷網絡和顧客等),實施以顧客為中心的經營戰略,把顧客的需求和企業內部的制造活動以及供應商的制造資源整合在一起,實現完全按照顧客需求制造的結構模式。以ERP作為集成框架的核心,從集成的廣度來講,可對供應鏈上所有環節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在生產運行和全球范圍內實現資源要素的最佳組合;從運行的角度來講,ERP與其它分系統有密切的信息聯系,通過信息接口將系統運行過程中具體的業務職能(如開發、生產、財務、營銷等)有機的集成起來,可以有效計劃
和控制系統各個層次、各個環節的制造資源和生產經營活動。
2.集成樞架以過程集成、組織集成和企業集成為支持
過程集成指的是拋開傳統勞動分工的思想和理念,強調按照自然的工作過程去組織生產和管理,將原來因任務分工而被分割的過程重新整合為面向顧客的完整過程,其核心是并行工程(ConcurrentEngineering)o組織集成就是要徹底改變傳統的、由于等級鏈式的管理結構而帶來的機構臃腫、部門分割、員工缺乏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和合作精神的弊端,采用多變的動態組織結構,組織集成的核心是業務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企業集成以敏捷制造(AgileManu(acturin助為代表,它的組織形式是針對某一特定產品的形成而組織或建立起的企業之間的動態聯盟,即所謂的虛擬企業儀irtualEnterprise)oVE針對特定的市場機會在全球范圍尋找合作伙伴,聯合開發產品,共同占領市場,共享收益、共擔風險,而當市場環境變化后,又重新組合。
過程集成、組織集成和企業集成是企業集成化管理發展的三個階段,它們強調的是技術、人與組織之間的綜合集成。集成框架以這三者的集成為支持,可以提高整個制造過程〔從設計、工藝,制造到服務)的質量,降低產品生命周期費用,縮短產品研究開發周期;可以實現組織結構的扁平化,組織內部和不同組織之間價值觀、利益的集成;可以使企業抓住轉瞬即逝的市場機遇,提高企業響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可以更好的支持供應鏈管理,使企業獲得長期的經濟效益。
3.集成框架的具體運作面向管理集成
企業的具體運作包含許多環節,如產品開發、制造、質量保證、財務、營銷等,集成框架支持這些環節,使它們的運作建立在開放系統上,以顧客為中心,面向管理集成。限于篇幅。這里僅就兩個典型環節—產品開發和制造作以說明,其它環節論述見相關文獻。
(1)產品的開發環節采用以下三種模式:
①以CE為核心,面向X設計的開發模式
該模式將產品形成過程的各個環節,即設計過程、制造過程和裝配過程并行的集成起來,設計的同時模擬產品的制造、裝配和使用等環節,從而實現設計是面向制造的設計、設計是面向裝配的設計,制造出的產品完全符合設計要求。
②產品開發團隊((ProductDevelopmentTeam)模式
該模式將與產品形成過程有關的,來自企業內部不同部門、不同學科領域的技術和管理人員組織起來,組成一個產品開發團隊,團隊成員之間協同工作,保證產品開發過程的順利進行。開發任務結束,工作團隊即告解散。
③以動態聯盟為核心的現代網絡開發模式
該模式以全球范圍內“基于雙贏原則組成的動態聯盟”來實現新產品的開發任務。其涵義是:聯盟各方基于Internet聯合,以它們擁有的硬件、軟件和人力等優勢開發資源加以聯盟,形成一個產品開發的網絡環境—虛擬的異地合作開發集合體,利用全球資源快速開發出高質量、低成本、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
(2)制造環節采用大規模定制(MassCustomization)模式
所謂大規模定制就是將定制產品的生產問題通過產品結構和制造過程的重組。全部或部分的轉化為批量生產。采用這種模式,對于顧客而言,可以得到定制的、個性化的產品,對于企業而言,則可以通過批量生產實現規模經濟,降低產品生產成本,因此MC可以很好的解決系統運行的靈活性和高效性之間的矛盾。MC的實現需要一系列技術和管理手段的支持,概括起來就是:設計的標準化,模塊化;制造的專業化;組織與管理的扁平化、網絡化;技術的自動化、信息化。在集成框架模型中,開發、組織與管理以及技術的支持可以通過其它環節得到有效保證,而制造過程可以借助成組技術(GroupTechnology)來進行。
三、PCIMS在我國的推廣建議
PCIMS在我國推廣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深企業對PCIMS的理解。要使企業充分認識到PCIMS的運作在新經濟時代具有相當優勢,是我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提高競爭力的有力武器,也是我國企業進行知識化、信息化和管理現代化的最佳選擇。
(二)企業在實施過程中,可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從局部到整體的推進措施。由于PCIMS的實施涉及到企業管理理念、運作技術及組織結構等的根本性變化,可能會對企業產生震動??紤]到現行企業的承受能力,在具體推進過程中,可以采用由點及面、由內到外的逐步擴大方式,最后實現全面實施。
(三)引進人才、加快員工培訓力度,為PCIMS的順利實施打下基礎。PCIMS的順利實施需要企業各個部門、各個層次人員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這就對員工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進先進人才、加快現有員工的培訓力度,以便能夠適應運作系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