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下實體經濟營銷策略分析
時間:2022-03-24 03:05:51
導語:“互聯網+”下實體經濟營銷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自網絡技術不斷優化以來,傳統零售業的經濟發展受到了較大的沖擊,導致傳統實體零售行業的市場地位受到威脅。在此背景下,本次研究中首先對“互聯網+”時代下實體企業現狀進行了分析,隨后指出了“互聯網+”時代下實體企業營銷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問題的解決給出了相應的策略,旨在進一步提升線下實體經濟營銷策略的應用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實體經濟;營銷策略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網絡經濟發展模式應運而生,而作為網絡經濟發展模式推廣實現載體的電子商務平臺也隨之獲得相應的發展空間。相對于線下的實體企業發展而言,線上的電商購物平臺不僅對于購物的時間及空間沒有限制,同時在價格層面也具有較大的讓利空間,使得更多的用戶樂于通過網絡購物平臺完成消費行為。在如此巨大的網絡營銷市場沖擊下,實體經濟應該如何面對網絡經濟發展的挑戰就成為關鍵。鑒于此,針對“互聯網+”下的實體經濟營銷策略,進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互聯網+”時代下實體企業現狀分析
網絡經濟的千變萬化中,零售業的發展舉步維艱,實體店鋪如何從根本上減少高昂的租賃成本、人工成本、倉儲成本等,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實體店鋪的不可替代作用來突破重圍,是我們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1]。實體經濟是稅賦的來源之一。而當下我國面臨的形勢是大家紛紛轉向網絡經濟,在眾多行業呈現出脫實向虛的現象,必將出現失衡現狀。傳統的沃爾瑪和前沿的互聯網經濟,兩種經濟模式,一個線下,一個線上,一個是重在實體經營,一個偏愛網絡經濟[2]。在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實體店有著網店永遠無法替代的得天獨厚的優勢,而網店有著實體店鋪不具有的成本優勢。兩者相互角逐又互相牽絆。網絡技術井噴式的發展,各大商場、店鋪紛紛歇業,而淘寶卻不斷創造銷售奇跡;聯通和移動在收費項目上也進行了戰略調整;即使是銀行面對余額寶也束手無策。
二、“互聯網+”時代下實體企業營銷中存在的問題
(一)營銷信息技術有待更新。傳統實體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使得其發展空間隨之受到壓縮,短時間內,多數實體企業由于缺少對于網絡信息技術的正確認知,導致其失去搶占網絡市場的先機,在網絡經濟日益壯大的當前發展背景下,實體企業面臨著極大的挑戰[3]。此外,對于實體零售類企業發展來講,想要轉型為網絡零售經營方式,對于網絡技術的要求相對當前的電商企業發展難度更高,其實體企業對于消費者的體驗感極為重視,但網絡技術操作下,消費者的實際體驗感很容易出現下滑的情況,導致消費者對于本實體企業的良好體驗感及正向印象值降低,對于此種情況,實體企業如何就現有的營銷信息技術加以充分創新,屬于未來網絡營銷工作開展中的重要內容。(二)線上企業與線下實體企業融合難度大。與傳統的線下實體零售企業相比較,線上零售企業無論在價格方面還是在支付方式層面,均優于線下實體企業。此時實體企業想要不被“互聯網+”時代淘汰,就必須做好線上+線下聯合發展的轉型工作[4]。但是,目前多數實體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對兩種經營模式相融合的理念認知存在一定偏差,導致融合后的商品配置、管理制度以及人員薪酬制度的調整均存在諸多問題,影響實體企業的轉型發展,最終造成實體經營企業利潤降低。(三)營銷資金壓力較高。受到我國可持續發展宏觀市場經濟調控政策影響,國內整體經濟發展趨勢逐步放緩,但物價增長速度卻并未降低,此種發展趨勢下實體企業的市場營銷成本隨之升高,造成利潤空間被動壓縮[5]。此外,由于新型網絡零售企業的出現,實體企業在面向“互聯網+”時代轉型時,各方面所帶來的資金壓力均比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效益收入增長,從而增加營銷資金壓力。
三、“互聯網+”時代下的實體經濟營銷策略分析
(一)充分將融合發展意識融入營銷中。實體企業在市場營銷發展中,想要進一步與“互聯網+”的發展步伐保持一致,就必須充分將現有的營銷意識與網絡發展模式相結合,形成更全面的網絡營銷意識。在此基礎上,實體企業在進行市場營銷時,應該全面建立線上渠道,與諸如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之間構建合作契約,借此達成營銷共贏目標。詳細分析而言,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展開:①實體企業在營銷過程中,應該充分將“以消費者需求”作為營銷工作理念的開展核心,同時在企業營銷發展方向的設定時,應該將“以消費者滿意”作為中心,借此進一步滿足消費者在實體企業消費的過程中能夠享受到更多的體驗性需求[6]。此外,實體企業在營銷過程中充分將融合發展意識融入于工作開展中,還可以進一步利用網絡經濟的發展,為滿足實體企業的營銷需求提供便利性。②實體企業在進行營銷時,可以借助資本的合作,利用多種形式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銷策略。期間,實體企業可以將線上營銷與線下營銷的功能及差異化優勢進行取長補短處理,促使實體企業在營銷中可以有效強化自身的線上網絡信息交互能力,完成在線交易活動的同時,還能夠精準定位營銷目標,最終幫助實體企業構建更加權威且正面的市場品牌形象。(二)強化營銷信息技術建設。當前的“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實體企業想要在市場營銷過程中獲取一定的有利空間,就必須充分做好現有的營銷信息技術建設工作,為實體企業后續面向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目標的實現起到促進作用[7]。具體而言,實體經營企業應該做好下述營銷信息技術建設工作內容:信息技術建設中,積極從傳統的商品流營銷面向信息流營銷轉移,例如,蘇寧易購、盒馬生鮮等實體企業在進行零售營銷管理時,全面開展了從既有的商品流營銷面向信息流營銷轉型,借此在“互聯網+”下獲得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市場發展空間;企業自身注重對于網絡信息技術的運用,以京東為例,該實體企業在營銷發展中,充分將大數據以及云技術等信息技術應用于營銷中,并構建了專屬于“京東自營店”的網絡共享購物平臺。該平臺運行期間,不僅能夠充分針對消費者的相關信息、消費行為加以搜集和整理,同時還能夠將消費者的相關信息整理上傳至京東平臺管理信息系統中,從宏觀管理的視角觀察可見,京東目前已經全面實現了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營銷發展目標,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打造了管理與業務拓展一體式的購物平臺處理系統,進一步優化了京東的市場競爭實力。(三)優化實體企業資本利用能力。相對于線上的經營而言,實體經濟的發展空間以及利潤空間均隨之下降,導致實體企業在市場經營中,進行營銷時的經營成本開始增加,致使企業的實際利潤空間下降,相對應的企業資金也隨之壓縮,造成企業的營銷品質受到影響。在這一基礎上,實體企業在進行市場營銷之時,可以充分將網絡營銷手段運用起來,從而降低市場營銷環節中的資金支出金額,縮減不必要的營銷環節,借此實現經營成本的節省目標。與此同時,此種充分利用線上營銷方式運營線下實體企業,能夠進一步促使實體企業的目標客戶更快接受到企業最新產品的相關信息,從而促進消費,幫助實體企業完成倉儲成本節省的經營發展目標[8]。在進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市場營銷時,對于實體企業當前的資金利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具體分析而言,實體企業應該做好以下市場營銷工作:實體企業在進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銷時,需要全面做好企業的網絡營銷技術支持工作,同時在網絡運用方面的營銷團隊建設也需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加大對于團隊建設的資金投入;對于由線下實體面向線上線下相聯合發展方向轉型的企業,在前期的經營過程中,相對應的盈利能力會出現下降情況,而在該階段對于資金的投入往往需要進一步加大,方能夠有效轉型度過低谷期,實現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以盒馬生鮮這一實體企業的市場營銷為例進行分析能夠發現,在新零售領域中,盒馬生鮮屬于由線下轉型到線上發展的典型實體企業,實現了線上線下的完全融合。而與盒馬生鮮企業相比較,蘇寧易購在發展中,則選用了渠道下沉形式的市場營銷方式,借助競賽乃至路演等多種形式,拓展轉型時期的資金來源渠道,用以支持本企業轉型時期的資本支持。此外,實體企業在面向線上線下聯合模式轉型市場營銷時,還需同步做好線上及實體之間的區別分割工作,借此進一步降低網絡電商對于實體門店的經濟沖擊。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時代下,線下的實體經濟在應對網絡購物銷售平臺的市場占有沖擊時,做好相應的營銷工作,對于實體經濟的整體增長具有十分關鍵性的影響。具體的實體經濟營銷策略制定過程中,不僅需要就現有的營銷信息技術進行強化,同時還需充分做好線上及線下的營銷融合發展,為提升實體企業的資本運用能力發揮助推作用,最終提升線下實體經濟的營銷工作水平,為實現經濟效益增長發展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萍.“互聯網+”背景下辣媽群體營銷策略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8(21):68-69.
[2]趙春華.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市場營銷策略的轉型[J].現代營銷,2018(06):53.
[3]田歐南.互聯網時代差異化營銷策略研究——評電子工業出版社《差異化營銷-跳出價格戰的無效陷阱》[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9,426(12):188-188.
[4]吳星昊,王印虎.“互聯網+”對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問題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8,000(012):66-67.
[5]羅俊杰.“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有效營銷的新思路[J].智庫時代,2018(01):95-96.
[6]楊佳玲,吳月,尤俊藝,等.網紅經濟下的實體店營銷策略研究——以泡面小食堂為例[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315(03):124-124.
[7]吳瓊,鮑燁煒,高飛,等.實體經濟下乳制品行業的發展現狀與營銷策略研究——以伊利谷粒多為例[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311(11):57.
[8]劉慧琳.基于“互聯網+”下的實體經濟發展現狀探究[J].大眾投資指南,2018,309(13):17+19.
作者:賈丁 單位:華北電力大學(保定)經濟與管理學院
- 上一篇:企業管理轉變營銷策略
- 下一篇:中小物流企業市場營銷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