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網絡營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3-08 09:46:40

導語:農產品網絡營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網絡營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現如今,互聯網以其先進的技術、思維及商業模式,席卷并革新了幾乎所有的領域。其中,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農產品網絡營銷顯現出巨大潛力,并取得前所未有的進步,例如在2015年天貓“雙十一”期間,八種產品成功刷新了銷售業績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其中接近半數為農產品。然而縱觀全國,我國農產品網絡營銷還存在許多問題,現有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觀層次,如網絡基礎設施差、農民網絡意識不強,網絡營銷人才不足等方面,并沒有具體到網絡營銷的微觀層面,對微觀問題的及時發現及解決,也是我國農產品網絡營銷發展必不可少的環節。

1我國農產品網絡營銷存在的問題

1.1過度依賴大型互聯網平臺

農產品企業對大型互聯網平臺過度依賴主要是指農產品商家入駐大型平臺之后,在利用大型平臺優勢的同時,其營銷活動也受到大型平臺的各種限制。一方面,農產品商家對大型互聯網平臺的依賴主要源于農產品商家本身的限制,如網絡意識不強,技能不足等,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其他多方主體的引導與幫助,現階段主要還是寄希望于政府或者是大型平臺固有的優勢進行營銷活動,這是導致其過度依賴大型電商平臺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方面,隨著農村政策的發展,電商巨頭紛紛看好農村市場的前景,以阿里巴巴、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巨頭們紛紛搶占農村電商市場。然而,電商巨頭做農資的真正意圖并非是幫助農產品順利實現網絡的轉型,而是最大限度地開發農村市場,使農民轉化成消費者,事實上,很多電商巨頭從未真正關心農民的需求。

1.2與消費者的交流、互動不充分

互聯網已經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心理與行為,成功的農產品商家在進行網絡時注重從用戶的消費心理與行為習慣出發,只有做到對顧客充分了解,才能提高用戶流量,然后通過無微不至的用戶體驗,充分與消費者交流與互動,最后才能夠將流量轉化為利潤。然而對于我國大多數農產品商家甚至是其他零售領域的互聯網商家來說,與用戶交流互動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面對上述大環境的改變及對消費者消費心理與行為習慣的洞察并不容易,尤其是眾多小型的農產品商家,受自身觀念、習慣以及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影響,并沒有足夠耐心與用戶進行交流,這就造成了用戶體驗不好的結果。

1.3品牌推廣深度及廣度不足

許多農產品商家在產品品牌推廣中存在深度與廣度均不足的現象,大多數是因為其選擇的渠道及工具相對傳統。一方面,傳統的產品推廣渠道主要為廣告及公關,主要媒體為電視、報紙、電臺以及網站,追求的是所謂的覆蓋率,這種方式為登高一呼式的傳播模式。這種宣傳模式是一種單向的傳播模式,缺點很明顯,即很難了解到受眾看到廣告后的反應。另一方面傳統推廣渠道對虛擬世界滲透性不強。現在社會的商機更多存在于傳統推廣渠道滲透能力不高的虛擬世界中。

1.4營銷未能實現精準化與個性化

現在大多數農產品企業在進行精準營銷時,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一方面,農產品商家對用戶數據管理權限有限。大多數依附于大型平臺的小規模農產品商家,并沒有獨立擁有所有用戶在該平臺消費的數據,例如在淘寶平臺中,大多數情況下,只有淘寶來決定推薦哪家的商品給哪些消費者,農產品商家并沒有管理自己用戶數據的權限。另一方面,用戶數據稀疏。擁有用戶數據的所有權,也必須保證用戶相關數據是完整的,這樣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精準營銷,然而,用戶數據稀疏是經常發生的一個問題,例如,淘寶上號稱有近10億商品,但是一個用戶平均不能瀏覽1000件商品,數據稀疏度應該在百萬分之一甚至更低。

1.5產品擴張速度慢

我國農產品營銷中產品擴張速度慢,主要是相對于那些還在更多地使用傳統產品擴張思路與方法的商家。因為,傳統營銷中產品的擴張模式主要依靠分銷渠道和終端實現,分銷渠道中依賴分銷商和商;傳統的終端擴張是依靠門店和零售店的增加來擴大產品的銷售渠道和銷售范圍。這兩種擴張方式在諸多層面上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例如管理困難、成本高、溝通不順暢等問題,進而導致資源的浪費,產品擴張速度緩慢等。

2對策建議

2.1同時入駐多個互聯網平臺,避免過度依賴

想要避免對部分平臺的過度依賴,就需要從入駐平臺的質與量兩個方面權衡。一方面可以同時入駐多個大型平臺。十幾年來,農產品電商逐步形成了“兩超-多強-小眾”的寡頭競爭格局,都可以作為農產品商家的平臺選擇,而且不同規模的農產品商家應該針對不同的現實情況與目標進行平臺的選擇與布局,這樣不僅可以拓寬銷路,還可以借助不同平臺的特點逆推生產走向集約化、專業化之路,有助于農產品企業長遠的發展。另一方面,自主開發平臺。首先,自主開發平臺的優勢有很多,例如對用戶數據的獨立擁有權,以及對用戶管理的權限;然后,可以基于用戶數據對不同用戶進行個性化營銷與精準廣告投放;最后,綜合起來,可以避免受到大型平臺的限制及過度依賴。

2.2全流程重視用戶體驗,滿足用戶情感需求

面對用戶消費心理與習慣發生的改變,一方面,商家要全流程抓住用戶消費心理,從每個消費環節中都能找到讓用戶心動的細節,做到極致的用戶體驗,贏得良好的口碑。另一方面,要滿足用戶更高層次的情感需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為自己喜愛的商品提供建議,甚至參與到產品設計、制造與營銷的過程中來,實現更深層次的價值感。農產品商家可以使用網絡社區營銷方式,在做好用戶體驗的基礎上引導用戶參與商品的改造、流通、推廣與宣傳等環節中來,實現用戶價值。

2.3利用新媒體實現品牌推廣深度與廣度目標

新媒體(NewMedia)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一方面,新媒體可以提高品牌推廣深度與廣度。相對于傳統的品牌推廣方式,新媒體具有信息容量大、形式多樣、滲透力強、多媒體、多文本、跨時空、移動性強等優點,能夠滲透到廣大的人群中。另一方面,新媒體能夠以低成本產生明星效應。因為新媒體營銷中的“明星”可以來自任何人,而且很可能是自發形成的,不需要農產品企業花費大量的資金。如果農產品企業在注重自己產品質量的前提下,能夠使用新媒體,潛入各種互聯網社區、平臺進行品牌推廣,就會獲得很多無形為自己產品代言的“明星”。

2.4利用大數據,實現營銷的精準化和個性化

首先,大數據能夠實現精準定位目標與廣告投放。借助于大數據技術不僅可以找到目標群體,針對不同的目標受眾投放不同的廣告內容,還可以根據實時收到的反饋結果來調整廣告的投放策略,讓廣告的投放更加張弛有度。然后,大數據技術結合用戶數據,實現精準營銷?,F在企業可以通過豐富的渠道獲得用戶相關信息,然后經過信息處理與數據挖掘的流程對用戶信息進行管理,最后就可以針對不同的用戶進行廣告推送以及個性化服務。最后,如果大數據技術能夠不斷進步,各組織之間的數據能夠進行共享與融合,就可以實現通過全渠道的數據聚合和標簽運算建立描繪用戶興趣模型的用戶畫像,并進行用戶的細分和個性化標注。用戶畫像所帶來的會員營銷是更高層次的個性化營銷,其核心是定制化,也既精準化。

2.5大力發展微商,實現產品的病毒式復制和擴展

微商是基于微信生態集移動與社交為一體的新型電商模式,其作用是基于微信生態的社會化分銷模式。一方面,微商可以實現去中心化管理。微商是去中心化的電商模式,基于微商作為零售商沒有等級之分,結構扁平化,是產品市場擴張的絕佳渠道,可以改變傳統產品擴張模式中存在的金字塔組織結構管理難度大的問題以及由此帶來的分銷商與用戶溝通不暢的問題。另一方面,分銷商能夠與消費者自由溝通。微商中的微客屬于移動電商系統分出的一個分銷功能,因為基于社交網絡朋友圈,在認識的人之中分享商品本身附帶著一種信任機制,可以有效減小商品與商家之間的隔閡,做到無縫有效溝通。

作者:馬彬 陳君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梁瑞仙.我國農產品網絡營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山西農業科學,2015,43(12):1690-1692.

[2]2013阿里農產品電子商務白皮書.阿里研究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