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營銷與農業經濟發展探討

時間:2022-07-05 09:13:40

導語:農產品營銷與農業經濟發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營銷與農業經濟發展探討

【摘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各行各業紛紛加快了信息化建設步伐。農業作為我國重要的基礎事業,實現信息化建設改革發展顯得更為必要,信息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及日漸普及為我國農業生產技術改革及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途徑。本文正是基于此來對“互聯網+”時代的農產品營銷農業經濟發展展開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農產品;營銷;農業經濟發展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作為我國重要的基礎支柱性產業,對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建設發展起到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工業事業的積極發展及城市經濟水平的提高,促使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流向了城市中心,給農業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響。事實上,我國具有良好的農業經濟基礎,且由于國土面積廣闊,地質土壤構造以及氣候條件都比較的多樣,因此,農產品也十分的豐富。然而長期以來,受到地理位置等交通原因的影響,其營銷措施及營銷模式都不夠完善,“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如何進行農產品營銷創新,促進農業經濟的良好發展,成為社會各界廣為關注的焦點。

1“互聯網+”時代的農業發展概念

1.1“互聯網+”的相關概念?!盎ヂ摼W+”時代是現代信息技術及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產物,其實質上就是一種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在“互聯網+”時展背景之下,通過互聯網技術及現代信息技術對社會生產當中的各個生產要素進行統一的、有效的資源整合,從而使得相關的生產要素具備相應的網絡特性,最終實現社會經濟的網絡一體化發展,這就是“互聯網+”時代的相關概念[1]。1.2“互聯網+”時代下的農業發展概念?!盎ヂ摼W+”時代背景之下,我國農業的生產營銷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革變化,互聯網技術在農業領域當中的有效應用,促使我國農業經濟實現了新的改革發展,使得我國大量的農業資源得到了更加有效的應用及優化。同時,進一步促進了我國農產品市場的活躍發展,進而推動了我國農業生產結構的升級,為農產品創造了全新的生產供應及營銷的產業鏈,大大的提高了農業經濟發展水平。新時期下,我國農業發展模式正逐步向農業生產智能化以及農產品電子商務信息化方向發展[2]。

2“互聯網+”時代農產品營銷及農業發展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國家及政府的加強重視及扶持,我國農業實現“互聯網+農業”的改革發展模式已然成為當下實現農業經濟發展的必然需求。一方面,在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農產品的生產方式及營銷手段必須進行改革及創新,通過充分的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建立起農產品網絡營銷模式,使得農產品通過網絡電子商務平臺得以實現線上銷售,進而才能更好的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積極發展。另一方面,只有實現了農業生產結構轉型及升級,才能夠進一步促進新時期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互聯網+”時代下,實現農產品網絡營銷,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對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水平來說具有十分必要的意義。

3“互聯網+”時代的農產品營銷與農業經濟發展對策

3.1樹立網絡營銷理念、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新的發展背景之下,要想更好的利用互聯網帶來的機遇,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就要首先轉變農戶的農產品營銷理念,促使農戶改變傳統的農產品營銷模式。為此,政府及相關的管理部門要充分的發揮積極引導的職責,通過幫助及扶持引導農戶加強對網絡營銷的認識,并對網絡營銷的獨特優勢進行宣傳講解,從而更好的幫助農戶建立起積極的網絡營銷理念,同時還要結合當地實際,適當的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從而進一步確保當地的農產品能夠更好的滿足市場的供應需求,形成更加高效、透明的農產品生產鏈[3]。3.2依托電子商務平臺、實現線上交易。如今,互聯網技術已經深入到了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網購”已經逐漸成為人們主要的消費渠道。近年來,諸如淘寶、天貓、阿里巴巴等各類電子商務平臺得以迅速的建立及發展,為人們的生產消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徑,為進一步擴大農產品的營銷市場,農戶就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充分的利用及依托現代電子商務平臺,加強實現農產品的網絡線上交易,從而提高農產品的營銷價值。但是要注意的是,由于此類電子商務平臺具有極強的開放性及包容性,因此,網絡農產品市場的競爭也顯得更大,農戶在平臺營銷當中,要加強對市場信息的了解及掌握,強化個體農戶之間的合作競爭關系,從而實現經濟效益。3.3提高農戶網絡營銷素質、加強農業資源整合。網絡營銷是一種新型的營銷手段,由于我國農戶存在教育水平相對低下的問題,因此在對相關的農產品進行網絡營銷的過程當中,極易產生相關的營銷問題。為此,當地的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戶電子商務知識及網絡營銷理論的培訓及指導,定期的聘請專業人員對農戶進行現場教學講解。同時,農戶在日常工作當中,也要加強對網絡營銷技術的學習以及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研究,增強自身的網絡營銷素質,從而更好的開展農產品網絡營銷工作。此外,當地政府還要結合實際,對當地農產品資源進行科學的整合,并根據社會市場及網絡市場行情,對當地農產品的定價進行有效的調控,加強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從而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的良好發展。

4結語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要想充分的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我國農業經濟模式的改革及發展,政府及相關部門就要加強對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及農業生產資源的整合,并幫助農戶樹立起正確的農產品網絡營銷理念,積極的引導農戶加強依托電子商務平臺實現農產品線上銷售,同時加強對農戶的網絡營銷綜合素質培訓及指導,從而幫助農戶創造更高的銷售利益,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凱.“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與農產品營銷渠道的發展[J].農業經濟,2016,(04):122-124.

[2]張倩.“互聯網+”時代的農產品營銷與農業經濟發展[J].農業經濟,2016,(06):134-135.

[3]張福軍.淺談“互聯網+”時代的農產品營銷與農業經濟發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7,(07):228.

作者:黃浩原宇 單位:成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