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創新論文

時間:2022-01-04 05:14:00

導語: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創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創新論文

一、加快對個人金融業務的創新

根據上海尚道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調查顯示,在被調查者中,有71.9%的個人理財產品客戶具有生活理財需求,有56.8%的個人理財產品客戶具有投資理財需求。而且,有30%理財客戶同時兼有生活理財和投資理財目的。此外,資產保值增值、購房、子女教育、養老、創業和醫療是主要的理財需求。不同年齡段有著不同的理財規劃,而養老、子女教育和資產保值增值的理財需求則是各個年齡段的普遍需求。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年齡和收入進行初步的市場劃分,并為不同目標客戶群度身定做適合的理財產品。

二、網上個人理財渠道和個人理財服務的創新

個人理財網絡的發展趨勢是以物理網絡為依托、以電子銀行服務為擴展的一個隨時隨地可進行個人理財服務的全國以至全球化的立體網絡。結合自助服務、電話銀行服務,網絡服務將進一步整合服務系統平臺,拓展服務的深度和廣度,通過聯網聯合,擴展服務范圍,增加服務種類,并通過優化服務界面、提高服務設施運行的穩定性,進一步提高個人理財的服務質量。在國內商業銀行中,招商銀行60%以上的個人業務已經實現了非柜臺化操作,這一比例還在不斷上升。招商銀行的“一網通”網站,可以方便地提供下列咨詢及服務:“一對一”的理財顧問,專屬的理財空間,豐富及時的理財資訊,全國漫游,理財套餐等。國內多數商業銀行選擇了引入外部的專業金融軟件公司所提供的理財系統,如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廣東發展銀行、中國交通銀行等,都購買了專業個人理財系統。專業的金融軟件公司了解個人理財業務,具有豐富的銀行業經驗,有成熟的產品,在提供軟件支持的同時,也能為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務起到咨詢輔導作用。

1.建立統一標準的信息中心。

2.網上理財與網下柜臺理財有機地結合。

3.網上理財方案必須經常更新修改。三、人民幣理財業務的創新

由于外幣理財產品可以間接投資于國外貨幣和債券市場,也可通過境外代客理財業務不斷推出新品。所以國內的外幣理財產品與國際接軌較為緊密。國際上有的理財品種國內基本上也存在。目前外幣理財產品己達20多個品牌、土百種理財產品品種。因此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國客戶理財偏好、特點、需求,具有相對較高技術含量的本幣理財產品將是未來國內銀行業理財產品創新的重心。換而言之,未來理財市場產品創新的重點將放在本幣和以本幣或本幣與外幣連接的品種上。

近期一些暫未獲批境外代客理財資格的中小銀行首當其沖,比如招商銀行與浦東發展銀行就在2006年上半年,同時將人民幣理財產品收益掛鉤于幾個在港上市的龍頭股票。中信銀行推出的人民幣理財集合計劃2期的收益率為3%,其投資的信托計劃收益來自募集資金運用所產生的信貸資產的本金利息收入。民生銀行推出的與歐元兌美元匯率掛鉤的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預期收益率達到3.6%,與高盛生物能源商品指數掛鉤的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預期的最高收益率高達6%,創下人民幣理則產品的收益新高。

四、銀行理財產品流動性創新

基金理財有兩大優勢,其一在于它的相對穩定增長的收益,其二流動性較好。但相對于銀行理財產品之所以有魅力,主要是良好的流動性。不管是開放式基金還是封閉式基金,都在申購、贖回或是二級市場交易等方面做了細致的安排,正是這些安排使基金獲取了很大的流動性,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偏好流動性的投資者的需要。而流動性的缺乏正是銀行理財產品設計中一個重大不足。銀行或是客戶只有在滿足某些特定的條件下才有提前終止該產品的權利,但是在獲得相關權利的同時,可能也會付出一些代價,比如說在某些產品設計中,就要求投資者必須支付違約金,甚至取消之前的部分收益才可以提前終止該產品。而招商銀行推出的這款代客境外理財產品,借用開放式基金的申購和贖回模式,對于滿足投資者的流動性需求開辟新渠道。

五、品牌營銷和業務的創新

個性化、高科技已成為當今銀行個人業務的兩大發展方向,而個性化的最終體現,就在于個人理財業務。而因為商業銀行之間有著很強的模仿力,所以現在各商業銀行要在產品創新上取勝在目前這種情況并不是長久之計,只能獲得暫時的利益。只有在消費者和市場中確立了自己良好的個人理財品牌形象,才能在各式理財服務中脫穎而出,并大大提高自身品牌的附加值。當然,在樹立品牌營銷的同時,還要進行業務的創新,積極開發和引進新品種。產品是銀行占領、維系客戶和創造收入的關鍵,在這個問題上,要對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保險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以及新興的金融衍生品市場進行深入研究。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合適的創新方式有:(1)改進型,即銀行在現有金融產品基礎上進行改進、包裝或組合,使之在結構、功能、形式等各方面擁有新的特點,使產品內容完善;(2)組合型創新,即銀行將現有產品加以組合與變動,實行“套餐式服務”;(3)模仿型創新,即銀行模仿其他銀行推出的新產品,特別是國外的理財產品,這樣可以大大降低銀行的開發成本。

[摘要]外資銀行在個人理財業務這一領域己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資銀行趕在金融服務市場完全放開之前積極探索個人理則業務,有助于提升綜合競爭能力,樹立應對挑戰的信心。本文認為當前本土商業銀行還是占有一定的客戶優勢,可以通過采取業務創新措施在未來的客戶爭奪戰中繼續保持優勢。

[關鍵詞]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創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