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反舞弊研究論文
時間:2022-01-21 10:19:00
導語:企業反舞弊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問題的提出
G.JackBologna對企業舞弊是這樣定義的,它是指欺騙者為獲得經濟利益而采用的非法欺騙行為。①這個提法與美國著名犯罪學研究專家Edwin·Sutherland在1939年提出的“白領犯罪”概念十分相近?!鞍最I犯罪”是指某個個人或集團在從事行政生涯或進行財務活動時違反法律的行為。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對舞弊所下的定義是指故意編造虛假的財務報告,如管理人員蓄意虛報,詐騙、盜用資產,挪用公款等等。我國《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第6號》認為“舞弊是指組織內外人員采取欺騙違法等違規手段,損害或謀取組織經濟利益,同時可能為個人帶來不正當利益的行為?!睂ξ璞椎亩x還有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的《內部審計實務標準》、美國注冊會計師聯合會《審計準則公告第16號》以及美國《國家會計準則第82號通告》中的表述等。綜合以上提法,可以看出企業舞弊是指組織的管理層或員工在從事行政或者財務活動時,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我國商業銀行在信貸市場中所面臨的內部人騙貸舞弊行為有兩層含義:第一種是內部人的舞弊,一方面是指銀行內部的員工會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銀行管理不嚴的漏洞來騙取銀行的貸款,另一方面就是銀行內部的員工出于自身經濟利益(如獎金和業績掛鉤等)或其他方面(如人情等)的考慮而疏于職守,從而導致外部人對銀行騙貸舞弊行為的發生;第二種是指內外勾結的舞弊,也就是銀行內部的員工勾結外部的主體共同來騙取銀行的貸款。以上這些騙貸舞弊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具體的體現形式,比如銀企內外勾結、關聯企業騙貸、卷款逃跑、金融票據詐騙、城市建設貸款和消費信貸風險、“問題富豪”騙貸等等。這些騙貸行為中的很多是銀行內部人操作或參與的,并且十分隱蔽,給當事銀行、國家以及人民群眾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參見表1)。為了保證銀行信貸市場健康有序地運作,銀行內部人騙貸舞弊行為的發生和預防機制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二、企業舞弊理論分析框架
企業舞弊方面的理論包括三角形理論、GONE理論以及企業舞弊風險因子說理論等。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由美國注冊舞弊審核師協會的創始人艾伯倫奇特提出的企業舞弊的三角形理論②。他認為,企業舞弊的產生需要三個條件:壓力、機會和借口,就像燃燒必須同時具備熱度、燃料、氧氣一樣,缺一不可。后來,斯蒂文博士對這些要素進行具體闡述,并在其舞弊學專著中,用三角形來形象比喻舞弊,生動地解釋了舞弊現象的社會規律。因此,他的舞弊學理論被稱之為企業舞弊三角形理論。三角形理論的主要觀點:
1、企業舞弊的第一要素———壓力。壓力是企業舞弊者的行為動機,是直接的利益驅動。事實上,任何類型的企業舞弊行為都源于壓力,只是具體形式不同而已。企業舞弊的壓力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經濟壓力和工作壓力。其中,經濟壓力是指企業管理當局或者個人由于經濟上的困難而產生的舞弊動機,包括意外財產損失、高額負債、應急需要、貪婪以及虛榮等;工作壓力包括失去工作的威脅、提升受阻、對領導不滿等,它也會促使當事人通過舞弊的手段來應付考核或者從公司的資產中進行補償。
內容提要:商業銀行中內部人的騙貸舞弊行為給當事方銀行、國家以及人民的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本文運用企業舞弊理論,并結合我國2002到2006年間的典型案例,對我國商業銀行中內部人的騙貸舞弊行為進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一個系統化的反舞弊機制:(1)確定和宣傳正確的管理思想和企業文化;(2)監督和約束高層管理人員;(3)強化內部控制的執行力;(4)建立獨立的審計委員會。
關鍵詞:騙貸企業舞弊反舞弊機制案例研究
- 上一篇:商業銀行信貸文化分析論文
- 下一篇:廣播站采編部下半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