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探索論文
時間:2022-02-01 06:18:00
導語: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探索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四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總體情況比較
1.2中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特點
(1)農、中、工、建這四大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較高,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增長速度也較快。2005年四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總收入約為500.7億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18.2%,占我國主要商業銀行業務總收入的80.2%;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2005年中間業務收入約為123.9億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37.1%,占我國主要商業銀行總收入的19.8%。
(2)中間業務總量增長迅速。2005年,我國主要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額為696.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6%,其中四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總量為590.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5%,占我國主要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量的85%。
(3)中間業務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例大幅提高。2005年我國主要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與凈利息收入的比例為1:5.8,比上年同期1:6.7水平相比有顯著提高。
(4)中間業務品種越來越豐富。中間業務品種在2004年已經達到420種,不少品種很受市場青睞,如工行的本幣結算清算、資產托管、財務顧問等;農行的保險;建行的工程造價咨詢;招行的“一卡通”等。
2中國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中存在的問題
(1)對發展中間業務的認識不夠深入、不夠重視。長期以來,我國銀行沒有對業務進行明確的定位,商業銀行只重視開拓存貸款業務,把中間業務作為存貸業務的一個補充。由于中間業務的收益不明顯、不直接,因此基層對發展商業銀行的自我激勵不足,其開辦中間業務只是作為給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保證存款穩定發展的輔助性服務項目。盡管商業銀行已經開始慢慢認識到發展中間業務的重要性,但在經營的理念上仍然是以存貸款業務為核心,以致中間業務缺乏發展動力、目標,影響了中間業務的良性發展。
(2)中間業務的發展規模小,品種單一,技術含量不高,地區發展不平衡。中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在10%以內,落后地區商業銀行分支機構中間業務收入只占5%,而西方發達國家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占銀行總收入比例的40%-50%。從中間發展的品種和技術含量來分析,中間業務品種單一、主要以技術含量較低的結算、、匯兌、信用證等勞務型為主,而技術含量高、具有較大盈利空間的中間業務還不多,金融衍生工具業務才剛剛起步。另外,中間業務的發展存在著地區間發展不平衡,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銀行發展迅速,內地經濟不發達地區的銀行發展緩慢,影響了中間業務的整體發展。
(3)硬件和技術投入不足,從事中間業務的人才匱乏。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缺乏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統和相應的配套硬件設備,缺乏熟悉計算機技術、又掌握銀行業務、國際金融、證券投資等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因此中間業務的發展始終都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服務質量有待提高。
3中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策略選擇
在銀行業對外開放的背景下,我國的商業銀行必須對
中間業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同時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在中間業務領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并根據我國的國情摸索出適合我國開展中間業務的策略。
(1)轉變傳統觀念,樹立經營新理念,把中間業務作為新的效益、利潤增長點付諸實施。中間業務是在資產業務和負債業務基礎上,利用資金、技術、信息、設施、信譽、人才等優勢,以中間人或人的身份代替客戶辦理咨詢、、委托和擔保等業務,提供各類金融服務并收取一定費用的經營活動,具有風險低、投資少、收益高的特性,對優化業務經營結構,擴大傳統業務的客戶群,提高經營效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不斷豐富中間業務的品種,加強中間業務創新的力度。由于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起步晚,受到金融政策、制度的限制,制約了中間業務的發展。中間業務主要集中在結算、、匯兌等業務上,業務的范圍窄,品種少。商業銀行加大投入研發中間業務新產品,敢于突破傳統中間業務的經營范圍和模式,挖潛市場潛在的客戶需求,利用西方先進的創新技術,設計開發出為我國消費者接受的中間業務種類。例如利用銀行掌握的信息、技術、銀行高素質人才等優勢,充當客戶的財務顧問、投資顧問,為企業的資產重組、兼并、吞并等提供融資服務等。
(3)重視銀行中間業務專業人才的培養,提高員工的專業素質。商業銀行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一批從事中間業務的專業人員,選拔業務精通、具有創新意識的人員到國外中間業務發達的商業銀行進行學習、考察,提高中間業務工作人員的水平;通過各種渠道對員工進行業務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總體素質,并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留住優秀人才和引入優秀人才,為中間業務健康、有序、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4)建立相應法律法規規范同業競爭,加強收費管理,建立一個良好的市場競爭秩序。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市場主體的競爭行為,規范中間業務的收費標準。商業銀行應堅持收入與支出匹配、風險與收益對等、向國際慣例靠攏等原則,堅持以成本費用為基礎,加上法定稅金和合理利潤,并考慮市場狀況和客戶承受能力。加強收費管理,努力提高收費減免管理規范化和程序化水平,避免銀行業間的惡性價格競爭,促進中間業務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新之.金融創新與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J].金融經濟,2006,(20).
[2]信曉征.淺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J].武漢金融,2006,(2).
[3]鄭榮年.國有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競爭戰略[J].南方金融,2006,(1).
[4]李艷紅,尹繼志.發展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思考[J].西南金融,2007,(5).
摘要:隨著中國銀行業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中間業務已經成為商業銀行新的效益增長點和利潤增長點的首要選擇,發展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分析了中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現狀,指出了中國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策略選擇。
關鍵詞:商業銀行;中間業務
- 上一篇:商業銀行網點分析論文
- 下一篇:銀行個人理財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