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商業銀行貸款定價剖析
時間:2022-02-09 04:38:00
導語:簡述商業銀行貸款定價剖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從前期探索到走向成熟必然經歷不同階段,貸款利率定價亦將面臨不同的資金供求格局和市場特點。鑒于此,本文將傳統成本相加定價模型和基準利率加點模型有機結合,強調理論定價應避免偏離市場環境而失去指導意義;此外,模型主張引入客戶綜合貢獻度參數對理論定價進行必要修正,從銀企間綜合業務營銷成本與收益的維度考慮單筆業務定價合理性;同時,由于同業競爭壓力將通過價格傳導機制對市場化后的銀行戰略選擇及目標客戶定位形成深遠影響,本文建議銀行適度通過內部定價授權體制緩解理論定價與同業競爭間的矛盾,確保銀行定價機制的實踐意義。
利率市場化條件下,金融機構將可以依據自身盈利預期、業務風險考量.資金成本及運營成本等諸多因素,結合當期市場供求及同業競爭情況自主談判確定貸款利率定價?,F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已逐步放開除人民幣存、貸款之外的其他市場利率管制,并按照“先外幣、后本幣,先貸款、后存款,先長期大額,后短期小額”的改革思路穩步推進國內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梢灶A見,利率管制的松綁將使存貸款息差空間完全失去制度保護,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盈利模式和利潤空間必然面臨嚴峻的挑戰。因此.銀行貸款利率定價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將是主動應對利率改革、關乎銀行經營戰略以及目標客戶定位的重要課題。
一、利率市場化趨勢下的嚴峻形勢
借鑒已實施利率市場化國家的經驗,市場化改革過程將必然導致銀行經營壓力的加劇,存貸利差的收窄將進一步導致銀行利潤出現下滑:同時.各銀行因規模、信用等級、資金成本等諸多差異,可能致使商業銀行對目標市場及目標客戶被迫進行重新定位,銀行競爭格局將從現在的“信貸戰略趨同”逐漸向”信貸目標市場細分”轉變。
從國內金融市場現狀看,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的迫切性正逐步顯現。一方面,隨著國內直接融資市場的不斷發展、同業競爭的逐漸加劇以及金融創新產品的不斷推廣,使銀行貸款目前議價區間對于優質客戶已失去吸引力,融資價格下行壓力凸顯,另一方面,我國的工、農、中、建四大銀行作為銀行業第一集團,享有最低的平均存款付息成本,銀行既有資金成本的現狀使其他商業銀行已經處于定價劣勢地位,部分銀行已開始重新梳理目標客戶群定位,尋找和確立未來市場競爭中的生存空間和盈利模式。
二、主流定價模型局限性及國內市場化環境分析
(一)國際主流定價模型的適用特點與局限性分析
分析西方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理論,在貸款定價模型上可歸結為以下幾種模式:
從上述傳統的貸款利率定價模型不難發現,各種定價理論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先天不足:成本加成定價模型突出貸款經營的盈利性目標,但卻忽視了客戶需求和同業競爭等因素,易導致重點客戶的流失:基準利率加點模型則不能保證貸款實現盈利目標,對相關溢價調整系數的計算則依賴設計者的主觀判斷,容易影響定價結果的準確性;而客戶盈利分析模型則對精確度要求過高,適用于少數貢獻度大、信譽高、對銀行至關重要的大客戶,不具有普遍推廣意義。
隨著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現代貸款定價模型得到快速的發展,其中以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期權定價模型和風險調整資本收益率模型為主要代表。但是,這些現代定價理論往往過于復雜,實際使用和推廣的難度較大。
(二)國內貸款定價的現有環境分析
就目前定價機制而言,國內的貸款定價方式應屬于基準利率加點法范疇,即根據人民銀行規定的不同期限基準利率,商業銀行結合貸款的風險程度等指標在此利率基礎上對貸款價格進行上、下浮動。這種定價方法存在難以克服的弊端,即它參照的利率并不是真正的”基準利率”,無法反映市場資金供求的均衡關系,沒有體現出借貸資金的真實成本和商業銀行貸款應獲得的社會平均利潤率:此外,大部分商業銀行目前對于利率浮動范圍還缺乏科學的評測依據,體現出我國銀行貸款定價理論尚處于探索起步階段,缺乏科學的定價機制,定價方法和定價水平均不高。
從利率市場化變革的外部環境看,近年來國內利率市場化正在穩步推進,特別是《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實施為商業銀行計量風險提供了全新的方法,為銀行合理地確定貸款價格提供了理論支持。但是,市場基準利率作為銀行貸款定價的重要參考依據之一.國內市場暫時無法提供權威性的基準利率支持,Shibor的推出也尚需經受市場考驗,該特點成為決定國內貸款利率模型選擇的外部因素。
從利率市場化變革的內部環境看,盡管國內商業銀行在成本核算和財務管理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改進,風險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信息系統得到逐步完善.但是系統內資金統一市場尚未形成,成本費用尚未實現精細化區分,風險量化仍處于探索階段,且信息支持體系有待完善,這些特點構成了影響貸款利率模型選擇的內部因素。
三、關于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貸款定價模型設計
(一)模型設計思路
結合國際主流定價模型的適用條件及國內銀行貸款定價的內外環境進行綜合考慮,目前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在現階段主要選擇“成本相加法”作為貸款定價的參考模型。貸款利率定價模型的一般化形式表示為:
R1=RF+R0+RT+RC+RR+RD
其中:R1代表資金成本率:
T0代表營運成本率;
RT代表稅金成本率:
RC代表資本成本率.
RR代表風險成本率:
RD代表期限補償率.
R1不得低于央行各檔次基準利率下浮10%的水平。
應該看到,銀行目前階段的貸款利率定價模型尚無法對全部貸款客戶提供定價“指導”功能,問題體現在:其一,由于國內銀行現階段對于優質企業客戶的爭奪致使定價下行壓力極大,上述模型較難適應目前的市場競爭環境和客戶議價能力.致使通過定價公式計算得出的貸款利率在同業市場(特別是優質客戶貸款爭奪)中難以體現其競爭力;其二,利率市場化的關鍵在于體現資金供求雙方自主議價選擇的過程,在國內市場化基準利率產生后,對于優質企業客戶的貸款定價,基準利率加點法的外向型特點將更加適用于此類客戶的定價決策。因此,銀行未來利率定價模型的設計思路應當具有階段性并包含相機抉擇功能,即依照市場條件靈活判斷和選擇適用的子模型進行定價,以求根據市場變化隨時進行模型調整,具體設計思路如下:
1.現階段,宜選擇成本相加定價模型進行定價。此階段建立銀行貸款定價模型的意義在于轉變現有粗獷定價管理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成本計量、風險量化和信息系統建設等內容:現階段定價模型僅可為議價能力偏弱客戶提供嘗試性的定價依據。
2.市場化中期,在成本相加定價模型基礎上增加客戶綜合貢獻度調整系數,并逐步建立銀行內部定價授權體系。由于此階段銀行關于成本核算、風險度量及系統建設趨于完善,可在傳統成本相加模型基礎上引入客戶綜合貢獻度調整系數,以增強定價模型的合理性;同時,可通過銀行內部定價授權體系的建立,賦予經營分支單位根據所在地市場情況在一定范圍內調整價格的權限,從而彌補成本相加定價模型的“內向”缺陷。此時,由于定價模型與所處的外部條件逐步得以磨合,模型可為銀行大部分貸款客戶提供定價依據。
3市場化后期,在國內確立權威性基準利率以后,可通過相機抉擇的機制將成本相加定價模型和基準利率加點模型進行有機結合,力求使貸款理論定價可以根據不同客戶群進行靈活調整,避免理論定價因偏離市場環境而失去指導意義。
(二)模型構建與決策方法
前述國內銀行主流貸款定價公式為:R1=RF+R0+RT+RC+RR+RD以RP表示市場化的權威基準利率,則根據“相機抉擇”的市場化定價理念,可將定價模型設計為:
1.現階段模型定價方法
由于現在階段尚無r。取值,在此條件下定價模型的輸出結果可取式①與式③之中的較大者作為參考利率?,F階段,我國監管部門對Shibor作為未來基準利率的評價較高,可以預見Shibor將是未來市場化利率的一個方向,但它目前尚未成熟。在國內權威基準利率未形成前,銀行現階段可參考將對最優質客戶的短期貸款利率暫作基準利率使用,這一利率往往是優質客戶對貸款價格進行多頭詢價的結果,具有一定的市場導向性,能夠反映市場平均利率水平,在此基礎上,銀行可使用式②的計算結果,作為對優質企業客戶定價的“輔助”參考依據。
2.市場化中期的定價方法
在此階段,市場仍無權威性取值可供參考.但銀行在成本核算、風險計量及相關數據支持系統的建設將趨于完善,這為客戶綜合貢獻度調整系數的計算提供了條件,貢獻度系數計算方式可表述為:
綜合貢獻度系數=存款貢獻率+中間業務貢獻率+其他業務貢獻率
模型可將式①的計算結果在r1范圍內進一步適當下浮,在此基礎上,銀行還可賦予經營分支單位在一定范圍內的調整權限,在報價不低于r2的前提下,可根據所在地的市場情況、客戶合作前景及同業競爭形勢做出適度修正,彌補成本相加定價模型的“內向性”缺陷。
3.市場化后期的定價方法
在利率市場化后期,隨著國內權威基準利率r1的確立.r2將淡出歷史舞臺,貸款定價將不再受到下限約束。此時,銀行貸款定價將在收益水平和市場份額中作出取舍。在此階段.銀行應采取“相機抉擇”方式對優質企業客戶進行貸款定價,具體流程如下:
當RP>RT+R0+RT+RR時,選擇式①輸出結果作為參考,并可在此基礎上繼續下調r。作為貸款報價底線:
當rp≤RF+R0+RT+TC時,計算RF+R0+RT+RC-RP差值A,與綜合貢獻度調整系數r。進行比較。如果A≤RG,則可在式②結果的基礎上繼續下調(RG-2)作為貸款報價底線;如果A≥RG,則應由銀行根據客戶未來合作前景、市場同業占比預期及自身發展戰略等因素,確定是否以式②結果作為報價底線依據。
綜上所述,國內貸款定價的決策機制必須與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各個階段所對應的市場內外環境相適應。在此基礎上,貸款理論價格應通過客戶綜合貢獻度等參數進行必要修正,并由銀行內部貸款定價調整授權機制解決優質客戶的理論定價與同業競爭之間的矛盾。現階段,國內商業銀行在加快對貸款利率定價模型的研發和相關系統上線工作的同時,必須清醒認識到自身資金成本在同業中的相對地位,系統梳理和準確確立利率市場化趨勢下各銀行未來的客戶群定位、市場發展戰略及盈利模式。
- 上一篇:高師音樂教育的微格教學探索
- 下一篇:銀行市場利率波動統計思考
精品范文
10簡述教學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