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在商業銀行發展思考

時間:2022-12-11 08:18:58

導語:國際金融在商業銀行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金融在商業銀行發展思考

一、國際金融商業銀行的影響

國際金融市場的形成是近幾年的事情,這一新市場的形成對傳統市場來說有著較大的沖擊,而且新事物的出現,對其它事物的影響也是比較突出的。所以在國際金融市場發展中,商業銀行的發展就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影響是雙刃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因此下文中進行了具體的影響分析,內容如下:1.有利的影響。第一,促進了松弛金融管制體系的實行。在互聯網時代,網絡的影響無處不在,網絡作為新興行業之一,這一行業的發展對銀行的影響是較為突出的。而且網絡的存在,也拉近了世界各國之間的距離,在這樣的情況下,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速度逐漸地加快,而且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也更加的激烈。在國際金融背景下,我國大部分銀行轉變了以往的經營模式,采用了“百貨公司”的經營模式,這一經營模式在時間的見證下,其優勢逐漸地突顯出來。而且在此基礎上,國家還實行了松弛的金融管制體系,這樣就使得商業銀行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更加突出,我國商業銀行活力增加。第二,促進了國內金融市場的開放。在我國金融市場發展中,信貸關系是極為重要的,借貸以及存款兩者的轉化,可以為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保障。在國際金融環境下,我國的金融市場開放程度進一步加深,外國銀行在我國金融市場中具有設立分支機構,經營當地貨幣業務的權利。開放的金融市場,吸引了更多的國外投資,而且還激發了國內銀行的競爭潛力,為我國商業銀行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海外擴張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第三,促進了資本的國際流動。在對資本主義市場理論進行分析中可以看出,兩個國家之間若是存在資本上的差距,也就是貨幣利率差距,那么兩個國家之間的資本就會互相流動,一直到兩國的利率平衡時停止流動。在當前的國際金融市場發展中,因為網絡全球性的覆蓋,所以兩個國家之間的資本流動速度極快,在幾秒內就可以完成資本流動,所以銀行在網絡的作用下,可以為客戶提供全球性的現金流管理,進而促使資本的國際流動。2.不利影響。第一,盈利模式受到阻礙。在科技不斷發展過程中,支付寶、余額寶等支付手段越來越多樣化,這些支付工具在應用過程中,吸引了一批忠實的客戶,在客戶資源固定的情況下,銀行金融業務的辦理客戶數量在逐漸地減少。而且在非銀行金融機構數量不斷增多的情況下,部分人為了獲取更多的存款利潤,會選擇非銀行金融機構存款,或者是辦理理財等。如此一來,金融銀行的存款數額下降,銀行的盈利模式受到了阻礙。第二,用戶的觀念發生轉變。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網絡的大面積覆蓋,網絡繳費、轉賬等功能的齊全以及便捷,都對金融銀行業務產生了較大的沖擊。在銀行中辦理各種業務,通常需要排隊,而在網絡上,則可以立刻辦理,這樣快捷的方式,吸引了很多客戶。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客戶就形成了網絡業務辦理的觀念,在此觀念的影響,除非是遇到了網絡上無法辦理的業務,否則這部分客戶選擇銀行業務辦理的概率較低。第三,中介職能進一步弱化。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信貸以及存款是主要業務支撐,銀行通過吸收社會上閑散的資金來開辦貸款服務,將這些資金暫借給需要的人。在貸款過程中,銀行起到了是中介的作用,分別連接著資金所有方以及資金貸方。資金所有方可以通過銀行這一平臺來獲取一定的利息,而貸方則可以在自己需要的時候通過銀行獲取資金的支持,但這一支持并不是無償的,是需要支付利息的。但隨著網絡財務的發展,更多的人傾向于網絡貸款,如此一來,銀行中介的職能就被弱化,融資格局發生了改變。

二、在國際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的發展策略

1.提高服務水準,優化操作流程。在國際金融市場發展中,來我國投資辦廠的外國人越來越多,這些跨國投資的公司其規模較大,實力雄厚。所以這部分公司在還沒有進駐我國之前,就應成為了各商業銀行關注的焦點。這些大規模公司若是能夠與商業銀行合作,可以給商業銀行帶來較為客觀的經濟利潤。所以面對這些潛在的大客戶,商業銀行應開設VIP專屬通道,并盡可能的優化操作流程,在為其辦理業務過程中減少其等待時間,這樣高質量的服務水平,可以更好地吸引大客戶,從而促進銀行的進一步發展。2.結合網絡開發在線產品。在21世紀,網絡是無處不在的,網絡的普遍性發展,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對于網絡金融產品,人們的接受度較高,目前較多的網民成為了支付寶、余額寶等多種支付工具的忠實客戶,面對這樣的情況,金融銀行想要重新的挽回客戶,就應結合網絡發展,開發在線產品。目前金融銀行的在線產品有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這些在線產品極大的縮短了人們辦理銀行業務的等待時間,從而挽回了部分客戶。在此基礎上,商業銀行還可以通過免費開通網上銀行等優惠,來鼓勵用戶使用在線產品,為用戶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辦理銀行業務提供便利。通過在線產品的開發,既可以滿足人們對銀行業務辦理的新需求,同時也可以減輕銀行網點的工作壓力,有效的提高金融銀行的業務辦理效率。3.開發社區資源,拓展中間業務。在社會發展中,銀行網點的缺失是較為突出的問題之一。在銀行網點設置過程中,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從而使得社會中設置的銀行網點數量極少,而社區又是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在社區中對銀行業務的需求較高。所以面對這樣的情況,金融銀行應在國際金融背景下,提高對社區資源的重視程度,拓展中間業務,為社會提供滿意的融資以及貸款服務。金融銀行在發展中,應轉變以大客戶為主的經營模式,應著重于開發社區資源,通過對社區的分析,制定戰略規劃,以此來促使社區金融資源的豐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國際金融市場形成之后,國與國之間的金融交匯更加的緊密,同時各國的金融市場也更容易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面對國際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應從利與弊兩個方面分析,對于有利的一面進行弘揚,而對于不利的一面則應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只有這樣,在國際金融中商業銀行的發展才能一如既往,而商業銀行的良好發展態勢又可以反作用與國際金融,促使國際金融的穩定。

參考文獻:

[1]姜天鷹.政企分開:完善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結構的核心問題—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劉勝軍執行副院長訪談[J].上海金融,2014,(10):5-7.

[2]文學,郝君富.基于地緣視角對我國商業銀行“走出去”戰略的新思考[J].南方金融,2013,(9):11-15.

[3]李志輝,聶召.中國轉型期商業銀行的市場結構、生產效率與改革績效研究[C].//”未來五年全球金融格局:變革與趨勢”暨《國際金融研究》第三屆理事單位年會論文集.2011:408-421.

[4]李澤.探討我國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管理研究[J].財經界,2014,(8):18.

作者:劉一銘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