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資本金問題論文

時間:2022-04-09 12:03:00

導語:商業銀行資本金問題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銀行資本金問題論文

摘要:我國商業銀行究竟需要多少資本金,才能滿足商業銀行業務發展需要、增強老百姓對銀行的信心以及滿足監管當局的要求,應考慮多種因素,如銀行體制、銀行業務發展現狀及趨勢、風險狀況及不良資產處置效率、國家政策支持、保護程度和國家信譽保證程度等。目前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偏低,應多渠道籌措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

(一)巴塞爾協議與資本監管

為了強化國際銀行體系的穩健性,提升國際銀行的公平競爭力,巴塞爾委員會在1988年公布了資本協議,該資本協議原則上僅適用于十國集團的國際性大銀行,但后來卻被許多國家所采用,演變為一種國際慣例,成為市場參與者評估銀行經營狀況的重要依據。1996年巴塞爾委員會對協議作了補充,將市場風險納入到資本監管的范疇。1999年6月巴塞爾委員會提出了新資本協議征求意見稿,2003年5月公布了征求意見第三稿,2003年最后定稿,2006年將在十國集團正式實施。新資本協議由三部分組成(又稱三大支柱),即最低資本充足率、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和市場紀律。新資本協議在處理銀行面臨的各類風險方面更加全面,主要是針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同時新資本協議還保持了總資本水平不變,即資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8%。在新資本協議中還要求發展中國家的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應達到10%以上。

我國根據巴塞爾協議的內容,并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1995年我國的《商業銀行法》規定了商業銀行最低資本充足率必須達到8%。1996年的《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暫行監控指標》對資本定義、風險資產、風險權重、表外業務、資本充足率(最低值)等進行了明確。同時在金融運行過程中,監管者還采用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督對商業銀行的風險狀況進行監管,發現問題,及時督促商業銀行采取措施,或降低風險,或增加資本金。

我國對商業銀行的監管一直是由中國人民銀行來行使。2003年4月28日正式由新成立的銀行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監會)行使其監管職能。銀監會專門分設了監管一部、監管二部和監管三部來對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外資商業銀行進行監管。2003年6月,銀監會在其官方網站全文公布了巴塞爾委員會提出的新資本協議征求意見稿,以引導我國商業銀行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這也說明我國的監管職能在進一步加強。

(二)我國商業銀行究竟需要多少資本

我國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外資銀行已開始大量進入中國銀行業市場,我國商業銀行也在逐步向國際市場挺進,中外資銀行之間的競爭不可避免。遵照并執行新資本協議成為我國商業銀行加入競爭行列的基本條件或資格,否則難以與外資銀行相抗衡。

但是,我們應看到一個特殊的現象,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并不高,但卻能抵御住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和由于我國大量企業經濟效益欠佳所造成的金融風險。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國金融風險較為嚴重的時候,國有商業銀行不僅沒有破產倒閉之險,反而使其信譽有所增強,人們更愿意把錢存人國有商業銀行。這說明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金制度有其特殊性。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我國商業銀行與西方商業銀行相比,無論是在業務運作還是在管理制度、經營績效以及銀行體制、產權設置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別。我國商業銀行究竟需要多少資本?資本充足率應為多大比率?是8%這個底線,還是高于這個底線,取決于商業銀行的資產規模、資產結構、風險種類、風險程度、風險資產的數量、管理控制能力、社會信用環境以及國家對銀行的保護程度、國家對推進銀行改革的決心和進程等諸多因素。具體來講,目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影。向我國商業銀行資本金多少的因素有以下十個方面。

1.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比較大,需要更多的資本來支撐。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大主要表現在不良貸款比例太高。按照我國正式對外公布的數據看,按四級分類標準,2002年末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為21.4%,按五級分類標準,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26.1%。如此高的不良資產需要大量的自有資本才能消化。

2.未來我國銀行業仍將呈快速發展之勢,資產規模擴張較快,也需要更多的資本做基礎。盡管外資銀行進入我國銀行業市場會搶去部分市場份額,但由于我國經濟發展仍處于發展之中,對銀行業務需求仍然很大,銀行資產規模仍可保持快速增長。2002年,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增加9388億元,股份制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增加4586億元。這意味著資本充足率公式中的分母擴大,要保持或擴大原有的資本充足率就必須增加分子項——資本金。

3.伴隨銀行資產規模的擴張,風險暴露會逐漸表現出來。為了彌補風險損失,需要有足夠的資本儲備。

4.我國銀行業正在進行資產結構的大調整,從傳統的單一信用貸款轉變為貸款、證券投資以及各種金融創新業務。資產結構的轉變、業務種類范圍的擴大,可能引發新的風險。這也需要有相應的資本儲備做后盾。

5.風險管理技術和方法的引進和運用,可能會強化商業銀行對風險管理控制的能力,風險暴露程度可能降低,對資本金的需求會減少。

6.在我國經濟發展呈強勢發展的未來若干年里,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會顯著增強,有可能在當年內核銷部分呆壞賬,不需要太多的資本金。如2002年末我國境內金融機構人民幣賬面盈利385億元,比上年增加245億元。盈利能力的逐步轉強,有可能增強銀行的資本實力。

7.我國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不良資產技術和方法的探索,為銀行處置風險資產提供了經驗,在某種程度上會加快銀行降低不良資產的步伐。尤其是國家給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下了每年降低3%-4%的不良貸款率指標,我國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確實在按照要求逐年降低。這種發展態勢又會減輕銀行的資本金壓力。

8.國家對商業銀行改革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商業銀行資本金的管理。國有商業銀行體制改革是近期重點。從已披露的有關信息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目標是分三部曲:股份制公司化、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上市。為推動商業銀行改革的順利進行,減輕商業銀行負擔,不排除國家采取類似于1999年的做法,再次將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剝離給資產管理公司,從而大大降低商業銀行的風險資產,降低對資本金的需求。同時,在股份制改革中,通過發行股票,又可籌集數量可觀的資本金。從這個角度看,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沒有必要增加太多的資本金儲備。

9.財政政策的變動也是影響商業銀行資本金數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對于稅收的調整、利潤的分配辦法、有關會計處理方法的調整等直接影響資本金的提取和補充數量。

10.國家信譽對于商業銀行資本金的隱含補充和保障是我國商業銀行資本金制度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1996年以來,我國已經有8次降息,加上儲蓄征稅,但我國的儲蓄存款仍然呈平穩上升之勢,目前已逾10萬億元,其中,國有商業銀行的儲蓄存款達三分之二以上。這些說明國家信譽吸引了居民存款,而這兩者則共同充當了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一部分資本金,這部分資本金隨著國家信譽的增強還將得到進一步的充實。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還可低一些。但隨著我國市場化的深入以及商業銀行改革的深化,國有商業銀行對國家的依賴將逐漸減弱直至完全消失,充足的銀行資本還是需要的。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商業銀行的風險也在不斷增加,而我國銀行內部控制風險的能力還不是很強,監管者的素質還不是很高。我們認為,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金應多一些,資本充足率應高于8%的水平才是合適的。況且新資本協議提出的指導監管部門監督檢查的原則也明確指出,銀行實際的資本水平最好要高于最低資本標準,而監管部門應有能力要求銀行持有更多的資本。

目前我國要達到這個要求有一定困難。1989年以前,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都在9%以上,多數年份超過11%,1996年跌到4.34%。1998年我國發行了2700億元的長期特別國債解決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金問題,1999年又成立了4家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剝離國有商業銀行的1.4萬億元不良資產,使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曾一度有所提高,中國工商銀行8.89%、中國農業銀行7.06%、中國銀行9.80%、中國建設銀行9.85%。但后來由于資產的擴張和風險資產的增加,加之新增不良資產沒能很好地控制,資本充足率再次出現降低,2000年為4.62%,2001年5.57%。近年來,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正在積極進行改革,不良資產每年降低2%-3%,各家國有商業銀行都出現了程度不同的盈利,資本充足率的提高是有可能的。

(三)籌集并保持我國商業銀行充足資本的措施

1.內部積累

無論是我國的國有商業銀行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通過銀行自身的留存利潤來增加資本都是一條可行的途徑。特別是我國的國有商業銀行和一些未上市的股份制商業銀行,這條增加銀行資本的途徑更為重要。對股份制商業銀行而言,通過內部來增加資本,還可減少籌資成本。但以多大比例留存則取決于財政稅收政策的許可程度以及利潤在股東和銀行內部的分配。

商業銀行能否從內部增加資本首先要看銀行的創利能力,即銀行有沒有利潤。若銀行沒有利潤,從內部增加資本就是一句空話。我國商業銀行目前的業務還主要是傳統的存貸款業務,資產質量不高,風險資產較大,不良貸款比例較高,銀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影響。商業銀行要想增加利潤,一是要提高資產質量,二是要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并以此為新的利潤增長點。而中間業務在西方商業銀行已經成為主要的利潤來源,而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人平均不足10%,這項業務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這就為商業銀行的盈利帶來了機會。我國加入WTO已一年多了,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在中間業務上的競爭早已拉開序幕,我國商業銀行正在致力于中間業務的研究和發展,中間業務的品種在不斷創新,范圍在不斷擴大,收入在不斷增加。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將得到提高,利潤結構將得以改善,從商業銀行的內部增加資本就有基礎。

2.外部籌集

對股份制商業銀行而言,增發新股也是籌集資本的一條途徑。但能否成功發行,發行價格是多少,還取決于商業銀行的整個經營狀況和盈利狀況以及管理者的政策。從我國銀行業市場發展狀態看,外資金融機構參股我國中小商業銀行正呈方興未艾之勢。外資銀行參股,可大大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我國目前最大的四家商業銀行并非股份制銀行,要想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本,還需進行股份制改造。應該說,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革目標和程序已基本確定,應認真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迎接這一改革發展的大好時機。

另外一條從外部增加資本的途徑就是增加附屬資本。從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構成中可看出,其資本主要是由核心資本構成(即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缺少附屬資本。因此,只要政策允許,商業銀行就可通過發行債務性資本來增加資本金,提高資本充足率。目前國有商業銀行在資本金嚴重不足,不良資產比例較高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正常運行,主要是有國家信譽作保證。憑借國家信譽,商業銀行的存款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這又使商業銀行增加附屬資本更為可能。我國債券市場正處于前所未有的大好發展時期。廣大投資者在股市中經歷了太多的風險,銀行存款利率又太低,企業債券在信息披露不完整的情況下個人投資者市場并不發達。對投資者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有國家信譽做保證的帶國字號的各種債券,如國庫券、金融債券、國有大中型企業發行的債券等,民生銀行發行的可轉換債券成為資本市場的搶手貨應給我們有更多的啟示,對于已上市的股份制銀行和準備上市的銀行都可積極準備發行可轉換債券作為籌集資本的選擇途徑。

3.加強金融監管

為了進一步提高金融監管水平,切實履行監管職責,新成立的銀監會將在銀行業的市場準入、銀行業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緊急風險的處置等方面進行監管。并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現場和非現場監管。銀監會的成立將在監管理念、制度、方式和技術等方面加快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步伐。

(1)銀監會可會同商業銀行一道,制定一整套與我國風險狀況相適應的評估資本水平的程序和評估方法。根據我國銀行業的風險管理水平來看,采用內部評級法比較合適。中國工商銀行已開始著手開展這項工作。

(2)通過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及時了解商業銀行的風險狀況,對風險較大的商業銀行,要及時給予風險提示,并派專人跟蹤風險發展態勢,督促商業銀行采取措施限期改善風險狀況或減少風險資產。

(3)評估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是否達到監管部門所需的最低標準要求。若低于最低標準,則要求商業銀行或增加資本金或調整資產結構、壓縮資產規模、出售一部分風險資產等。

4.加強社會監督

為了強化金融監管,提高經營信息透明度,新資本協議要求商業銀行在適用范圍、資本構成、風險暴露的評估及管理、資本充足率四方面進行定量及定性的信息披露。我國要想加大監管力度,規范監管行為,加快與國際慣例的接軌,各商業銀行必須向社會公開披露有關信息。目前我國除深圳發展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四家上市公司外,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也在2003年進行了年報的披露。今后,我國其他商業銀行也應該根據形勢的發展和監管的要求,盡快進行有關信息的披露,以強化社會對商業銀行的監督。

5.加強風險管理,提高資產質量,降低不良貸款率。要保持資本充足率,除了努力擴大分子,增加資本金以外,壓縮和控制分母也是十分必要的。當然絕對的控制資產增加是不可取的,可行的有效辦法是加強風險管理,提高資產質量,壓縮風險資產規模。在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也是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提高資本充足率的最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