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風險探析
時間:2022-03-01 12:14:28
導語:農村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風險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農村商業銀行始終堅持“支農支小”的市場定位,聚焦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不斷強化金融服務質量,持續加大金融供給。為了適應經濟發展形勢和市場環境的變化,農村商業銀行在不斷進行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提升服務品質,為小微企業量身定做各類信貸產品的同時,也暴露出許多信貸業務風險。文章從信貸業務產品風險、貸款抵押物風險及貸款發放過程存在的風險三個方面分析了常見的信貸業務風險,并對風險的防范和化解提出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金融服務
1農村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風險概述
1.1農村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風險的表現形式。農村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風險主要源于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三大方面。市場風險主要指借款人在商品的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由市場條件和生產技術等因素變動而引起的風險;信用風險主要指借款人因個人原因故意違約,不及時償還貸款而影響到銀行的收益;操作風險是指貸款發放過程中由于程序不規范、審核不到位等導致貸款發放過程存在瑕疵,可能對后期的貸款收回或違約訴訟產生一定的影響。1.2分析農村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風險的現實意義?,F階段分析農村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風險有助于信貸風險相關制度的進一步建立健全,為農村商業銀行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提供保證。同時,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融入銀行的日常管理,將為信貸業務的開展和新貸款業務風險的防范提供制度依據,從而有助于降低信貸業務風險給農村商業銀行帶來的損失。
2農村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中常見風險舉例
2.1常見貸款產品的風險分析。2.1.1供應鏈貸款產品的風險。近年來,中國經濟逐漸已由快速發展轉向“L”型發展,金融供給與實體經濟需求之間的斷裂和背離也日益擴大,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作為一直致力于服務“三農”、服務小微的地方性法人機構,農村商業銀行為進一步支持當地實體經濟發展,解決小微企業資金利用率低、融資難等發展短板,探索了以核心企業信用和資金為擔保,向上下游企業或農戶綜合授信的貸款模式,推出了“農鏈通”“鏈鏈通”等產品。但是由于產品特性,貸款客戶小而散,且存在跨省客戶,非核心企業的貸款人生產經營情況難以確定。同時銀行依賴核心企業對上下游客戶的管理,實際生產經營中產、供、銷關系存在不穩定性,導致貸款風險無法做到及時預警。2.1.2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的風險。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是指由地方政府發起,充分利用國家土地、股權、規費及國債等資產,必要時再輔之財政補貼作為還款承諾所設立的各項資產符合融資標準的公司。目前各地農村商業銀行雖然發放了大量的政府融資平臺貸款,但是普遍存在未建立完善的政府融資平臺管理體系,對政府融資平臺認定無明確標準,對部分隱性的政府融資平臺識別不到位。而且這些公司通常舉債金額巨大,主要資金用于地方基建投資,投資期限長、盈利能力差、資金流緊張,主要還款途徑均來自政府補助。即使貸款擔保方式多以系統內其他國有企業加以擔保,一旦借款企業無法還款,擔保企業也無法提供足夠的資金還款,還款來源難以得到有效保障。2.1.3裝修貸款的風險。近幾年,各地農村商業銀行發放了大量用途為裝修的貸款,此類貸款普遍存在貸前調查不夠充分的情況,調查人員基本上未按照制度規定采用實地調查和間接核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貸前調查工作,僅以借款人提供的裝修合同認定交易事項真實性,并以此作為貸款發放依據,存在較為明顯的貸款操作風險和信用風險。在審查環節,貸款審查人員未對貸款調查內容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實性進行全面審查,致使裝修貸款存在交易背景真實性存疑等情況。在貸后檢查環節,銀行信貸人員僅根據貸款資金支付對象判斷借款人資金是否按約定用途使用,并未進一步要求借款人提供發票、裝修材料出入庫單、裝修工程進度表、水電及木工中期驗收單,裝修前期、中期及后期照片等其他佐證資料,對借款人資金使用監管不夠審慎。2.2常見貸款抵押物的風險分析。2.2.1土地流轉經營權及地上作物抵押的風險。農村商業銀行發放的部分貸款采用以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及地上作物進行抵押擔保,抵押物評估價差異較大;再者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主要抵押物為地上作物,而非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物脫保風險。而且地上作物產量價值受氣候影響較大、抗風險能力較弱,且保存期短、易霉爛,需要盡快出售,因此,抵押物價值不斷降低,存在脫保風險。2.2.2出租房產抵押貸款的風險。農村商業銀行部分借款人在辦理抵押貸款時,所用抵押物房產普遍存在出租情況,在借款人使用已出租房產進行抵押時,農村商業銀行會要求與抵押人、承租人簽訂《房地產出租補充協議》,明確在抵押期間房產租賃情況變更應取得銀行同意,并且承租人應在銀行處置房產時放棄租賃權。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經常存在農村商業銀行在簽訂《房地產出租補充協議》時,并未實地調查抵押物實際租賃情況,難以確定協議中的承租人是否為目前房產實際使用者。在對出租房產辦理抵押貸款時,未調查出租物最終承租人,并未與最終承租人簽訂《房地產出租補充協議》,在貸款發生風險時有可能出現最終承租人提供與抵押人簽訂或補簽的《租賃合同》,并以此行使抗辯權,進而導致抵押物難以處置的情況。2.3貸款發放與歸還過程中的風險分析。2.3.1貸款發放流程存在瑕疵的風險。目前,農村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中貸前調查授信環節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貸前調查不到位,把不符合資質的企業列為擔保人,貸前調查報告未完整披露與借款人或其關聯方的不良信息,提供的財務報表存在明顯錯誤且與企業公示信息不符,信貸檔案中缺少必要證明資料;在貸款發放環節主要存在部分貸款資金用途被違規改變,部分貸款資金流入關聯方賬戶,用途不明,個別貸款資金流入保證人賬戶,個別貸款自主支付未取得支付憑據,貸款實際用于歸還原欠款,個別次級借款人承接不良貸款并未緩釋風險等問題;在貸后管理環節主要存在未落實個別授信貸款限制要求,未及時關注或披露個別借款人不良信息,個別風險預警管理客戶授信到期未采取壓縮措施等問題。2.3.2貸款本息由他人歸還的風險。農村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中個別貸款存在貸款本息均由交易對手、第三方抵押人進行歸還,與正常貸款交易情況不符。此類情況有可能是存在借名借款,借款人因自身經濟條件不符合農村商業銀行的貸款條件,而借用他人名義向銀行借款,同時為其歸還貸款本息。上述貸款業務中,農村商業銀行可能無法了解到貸款的實際用途及貸款實際使用人的經濟情況,容易引發貸款無法償還的風險。
3農村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風險的控制措施
3.1加強審批流程管理。農村商業銀行進一步完善“農鏈通”“鏈鏈通”業務的審批流程,加強對申請該業務借款人經營狀況、從事行業、發展前景的全面分析,加強審查日對借款人當期經營狀況的實地調查,不能僅關注核心企業經營情況。同時,產品要在有力的科技支持下發展,適當引進區塊鏈等技術,應對“B2B+F+C”(企業-企業+金融+賒銷)結構產品的管理需求。3.2防范融資平臺風險。農村商業銀行應明確政府融資平臺識別標準,并嚴格按照政府融資平臺對相關貸款進行管理。同時,應當重視風險評估工作,要積極收集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情況、政府債務負擔、產業政策、項目風險以及平臺的治理結構和財務狀況信息,采取前瞻性風險分析方法綜合評估貸款風險,進而考慮是否對其進行貸款。對于已貸款項的企業,銀行應當根據風險強度有針對性地分類處置,盡可能實現實時監控,控制和防范大面積違約等極端事件的發生。另外,在實際業務操作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相關貸款管理制度的規定,做好盡職調查工作,落實項目管理,降低貸款風險。3.3加強裝修貸款控制。針對裝修貸款存在的風險,農村商業銀行應從審慎角度出發,要求在貸款調查過程中,前往借款人實際裝修地點進行調查了解,確認裝修標的實際狀態及裝修情況,以落實裝修貸款交易的真實性。同時,在貸后管理中加強對資金流向的關注度,防止貸款資金的移用與挪用。3.4規范土地流轉抵押貸款。農村商業銀行首先應進一步規范土地流轉經營權評估指導價,按照地域差異對不同地區的土地經營流轉權限定評估價格區間。其次與借款人簽訂補充協議,要求將地上作物出售收入轉入銀行監管賬戶,并優先償還貸款。最后應根據轉入銀行監管賬戶的經濟作物收入額,對借款人抵押作物經濟價值作合理評估,保證評估價格的合理性。3.5強化抵押貸款管理。農村商業銀行對于借款人使用已出租抵押物在銀行辦理抵押貸款所產生的風險,首先信貸人員應實地調查抵押物出租情況,了解抵押物實際承租人租賃信息,如租賃合同、租賃期限、租金支付情況、是否存在轉租等必要信息。其次在后期的貸款管理時應及時跟蹤抵押房產是否出租等信息,避免因房產使用狀態的改變給銀行信貸業務帶來風險。3.6嚴格貸款發放流程控制。農村商業銀行首先應加強對借款人貸款準入條件的審核,避免違規性貸款的發放。其次應認真做好貸款“三查”制度。一方面應要求信貸人員多渠道地查詢借款人負面信息并全面在調查報告中反映;另一方面應當嚴格審查和監控貸款用途,要對貸款資金發放后和受托支付后的資金流向持續關注,避免信貸資金回流、與合同約定用途不符等現象發生,防范貸款資金移用風險。
參考文獻:
[1]夏千旭,吳抗.淺述中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商業,2016(11):110-111.
[2]李劍峰.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經濟,2015(29):56.
[3]余敏.農村商業銀行流程中信貸風險控制[J].中外企業家,2013(27):122.
作者:陳錦燕 單位:上會會計師事務所
- 上一篇:中國銀行業國際化和FD因果關系研究
- 下一篇:外幣業務核算方法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