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銀行商業化革新及發展措施
時間:2022-09-03 09:52:32
導語:開發銀行商業化革新及發展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政策性銀行轉型的國際經驗借鑒
政策性銀行在上世紀戰后經濟重建及促進經濟均衡持續增長方面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隨著全球局勢整體趨于緩和,經濟復蘇并快速發展,市場經濟逐漸成熟,政策性銀行被賦予的歷史使命逐漸淡化。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各國政策性銀行紛紛走上改革之路,主要模式有以下四種:
1.分賬管理模式。隨著市場發展,部分傳統政策性業務逐步具備商業價值,不宜繼續為其提供大額政策性貸款支持,但為保持投資的連續性,仍需有專門的機構來兜底承擔這些業務。因此,在保持機構政策性定位的前提下,可允許其開展部分有關聯的商業性業務。機構內部通過設立特別賬戶或信托基金,對政策性、商業性業務實行專項管理,分賬戶獨立核算,從資金層面上保證了政策性業務資金不被用于商業贏利性業務。德國復興信貸銀行與韓國產業銀行都曾采取過此種改革模式。
2.分立機構模式。隨著經濟大環境變化和市場發展日趨成熟,政策性金融機構原有的政策性業務逐漸轉為按商業化模式運作,但通過分設機構分別承擔兩類業務,仍可發揮協助政府干預資源配置的作用。具體方式是建立子公司,由其專門提供商業性服務。這些子公司,或為銀行全資擁有,或與戰略伙伴(大都是民營資本)合資成立,專門從事商業性盈利業務,并參與市場競爭。如法國國民儲蓄銀行、德國復興與開發銀行、巴西BNDES都擁有具備獨立法人地位和財務管理權限的子公司。
3.局部調整或收縮模式。為避免與商業銀行之間形成正面競爭,可考慮適當調整或收縮政策性金融機構部分業務。1950年設立的日本住宅金融公庫,在2007年根據《住宅金融支援機構法》進行了改革,改革后雖然仍為政府全資機構,但其法人形態已從特殊法人變更為獨立行政法人,主業從一級市場住宅按揭融資變更為二級市場證券化業務,僅為應對地震等災害保留了少量的按揭融資,資金來源從財政借款調整為在市場發行抵押支持證券籌資,過去享有的政府預算補助也被取消。
4.徹底商業化模式。當市場化程度繼續提高,不需要再保留政策性金融機構時,可采取徹底的產權改革,將且轉變為完全的商業金融機構,符合條件的在時間成熟時可進一步改制上市。比如1968年成立的新加坡發展銀行2003年更名為星展銀行并且上市。
二、對國開行商改定位的建議
業內對國開行改革定性和定位主要持三種觀點:一是商業化運作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二是商業化運作的政策性銀行;三是商業銀行。對比國開行現實情況,筆者認為將國開行發展應定位為“服務于國家戰略的、全球領先的中長期批發銀行”。
1.中長期批發銀行及其業務特點。中長期批發銀行包括中長期銀行和批發銀行。中長期銀行是以開展中長期業務為主的銀行金融機構,其主要特點:注重理論研究和規劃指導,與政策性金融業務關系緊密,對國家發展貢獻較大,一般享有國家信用,資金來源以借款和發債為主,配套開展投資業務或投行業務。批發銀行是主要從事批發業務的金融機構,其主要特點:在各國金融體系中居于顯著地位,與政府及金融管理機關聯系密切;主要業務領域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大城市、大行業、大企業和大客戶;享有較高信譽,自身資產和經營運作規模效益具有較強競爭力;與其他金融機構業務領域既存在競爭的一面,也存在合作和聯合的傾向;業務電子化、國際化程度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依賴高水平的經營方式和嚴格的管理來防范較大的風險。
2.國開行定位為中長期銀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可以借鑒國外成熟經驗,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F代銀行體系構建之初主要就是以中長期批發銀行為主導的,在其發展的整個過程中,歷經了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90年代的“泡沫經濟”和“亞洲金融危機”、21世紀初的“網絡泡沫”和當前的“次貸危機”的洗禮。國開行走中長期批發銀行的模式,不僅有很多先例可循,更可發揮后發優勢。
2.2中長期批發銀行模式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大環境的明智選擇。目前我國已出現加速城市化的趨勢,投資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需要有長期、大額、穩定的融資支持。在中國目前的社會融資結構中,缺乏穩定的長期資金來源,資本市場在短期內無法滿足這種需要,而多數商業銀行都面臨越來越嚴重的長期信用風險。因此,有必要打造專門的中長期批發銀行,通過金融創新和政策支持以獲得長期、穩定、低成本的資金進行中長期信用的批發,來促進融資結構的優化,實現經濟持續增長。
2.3國開行本身已具備中長期批發銀行的基本特質。第一,雖然國開行商業化轉型已經開始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短時期內國開行還屬于政策性金融機構,還將承擔大量政策性金融業務,這符合中長期批發銀行的基本特點。第二,國開行成立后就擔負起國家發展戰略推動器的作用,在業務領域與重點方向上與中長期批發銀行一致,商改后國開行還將繼續突出服務于國家戰略的核心理念。第三,國開行“規劃先行”的業務發展理念符合中長期批發銀行的業務發展模式。第四,國開行現有的以債券融資為主的資本結構是與中長期批發銀行業務相匹配的一種資金來源方式。第五,隨著國開行商業化轉型后“一拖二”體系的逐步形成,投資公司和證券公司的作用不斷增強,更有助于中長期批發業務的發展。
三、國開行打造中長期批發銀行的戰略措施
在總體思路上,要運用信貸、投資、投行等多種金融工具,整合國際、國內資源,在“兩基一支”、基層金融、國際業務等重點領域發展有競爭力的特色業務,為國民經濟重大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在路徑選擇方面,國開行必須在股權結構、組織架構、盈利模式、業務模式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第一,圍繞中長期批發銀行發展需求,積極開展籌資業務創新。在保持債券型銀行籌資渠道前提下,加快獲得存款(包括儲蓄存款)融資的新途徑,同時積極實施主動負債管理。第二,拓展中長期業務范圍,積極介入農村中長期金融、工業化、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建設、高科技產業和社會民生工程等領域。第三,積極開展國際化戰略,拓寬中長期業務空間。要注意確定發展重點,避免全面鋪開、盲目擴張,力爭實現跨越式發展和本地化經營。第四,運用投、貸、債、租、證等多種金融工具,發揮綜合經營協同效應,建立多元化盈利模式,提升整體競爭力。第五,改善風險管理體制,適應中長期業務要求。第六,優化人才機制,制訂較系統的細化到個人的人才培養規劃,支撐中長期批發銀行建設。
- 上一篇:影子銀行監管革新及啟發
- 下一篇:全市藥品質量工作方案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