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利率市場化革新問題及建議

時間:2022-09-03 11:46:35

導語:銀行利率市場化革新問題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行利率市場化革新問題及建議

隨著經濟以及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全球化的腳步加快,我國在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資本市場的開放壓力以及匯率、利率穩定上遭遇到了空前的挑戰。宏觀經濟所追求的所謂三方平衡,也就是貨幣政策、資本市場的開放,以及利率的穩定的平衡也受到挑戰。在中共中央的“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要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利率市場化改革是我國金融市場改革的必然趨勢,商業銀行應該積極應對,提前布局,以適應新的競爭形勢。本文將首先介紹利率市場化的概念以及銀行利率市場化的改革進程,再通過對商業銀行利率市場化改革中面臨的存款準備金率、人民幣貸款利率和外幣貸款利率這三個問題的分析對改革提出三點建議。

一、利率市場化概念及銀行利率化改革進程

利率市場化是指金融機構利率由市場供求關系自主調節,而較少受控于中央銀行管制,最終形成以中央銀行利率為主導,主要市場資金供求決定的利率體系。實際上,市場利率化是指中央銀行放松對金融利率的控制,將利率決定權下放給各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根據自身資金和市場狀況來決定其借貸款利率水平。自從中國銀行體系建立以來,利率市場化經歷了漫長而又緩慢的改革進程。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開始對利率實行統一管理。人民銀行規定所有金融機構不得自主決定利率,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管理利率的唯一機關,其他單位不論大小性質,不得參與相關利率改革行為,如制定國家利率政策、制定與有關規定相抵觸的利率政策或方法。中國的利率制度正式形成。1996年,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啟動利率市場化改革,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央行利率為基礎的市場利率體系。2003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總體思路:確定目標為通過貨幣政策宏觀調控,以及對市場的引導,逐步放松對利率管制,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金融市場利率,形成利率自主形成機制,使市場在整個金融市場中發揮主導作用。

二、商業銀行利率市場化改革面臨的問題

(一)存款準備金率

存款準備金率是指中國人民銀行為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支付利息所執行的利率水平。當前商業銀行利率市場化改革面臨的問題之一就是存款準備金率制度不夠完善,商業銀行利潤不高。1998年,央行合并商業銀行的準備金賬戶和備付金賬戶。接下來,央行又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8%調整到6%,調整的2%資金可讓其他資產有更大靈活發揮空間,但幅度仍然不夠。另外,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準備金支付利息增加了商業銀行保持超額準備金的動機。這讓商業銀行能根據央行措施,自由操作法定存款準備金。因此可以看出,從長遠考慮,經過商業銀行利率市場化,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能在銀行的造作下靈活調整,對商業銀行提高利潤發揮重要作用。

(二)人民幣貸款利率

人民幣貸款利率是指銀行借款人或企業在借款期限內利息數額與本金融的比例。當前,商業銀行急需對人民幣貸款利率進行改革。如果改革成功,央行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也將受到重大影響,對整個金融體系有益。雖然我國商業銀行在貸款利率方面有一定自主性,能根據不同企業及金融機構調整貸款利率。但是,央行規定的利率浮動標準是根據企業大小,而非商業銀行對企業信用和風險評估。因此,從長期看來,人民幣的貸款利率會由銀行與企業兩者自行決定,并最終通過市場競爭而趨向需求均衡;從短期看來,央行不能一步放開貸款利率,而是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市場利率,并參考相應的社會中介機構,以及不同商業銀行內外部管理水平差異,對貸款利率進行逐步放松管制,應避免出現任何混亂的利率格局。

(三)外幣貸款利率

外幣貸款利率是指向銀行借外幣,這家銀行所收取的利率。目前,中國銀行由央行授權,根據國際金融市場的利率水平及自身標準管制外匯存貸款利率。但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這種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金融形勢的發展。過去中國銀行的外匯業務在國內屬于巨頭,其他銀行難以望其項背。而如今,其他銀行在外匯業務方面大有后來居上的趨勢,中國銀行的外匯業務在整個中國金融市場的份額縮小,再實行中國對外匯利率獨家管制則不適合了,對商業銀行間的競爭和市場需求都非常不利。因此,中央銀行應該逐漸放開對外幣貸款利率的控制,讓商業銀行自主調控。

三、對商業銀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建議

(一)改善經營模式

經營重點應從以負債業務為重點轉向以資產業務為重點。目前除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外,其他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核心實質都是負債業務,原因是商業銀行必須以其資金來源制約資金。在利率市場化以后,商業銀行之間要公平競爭,一定要避免打價格戰,從而實現多方共贏。首先,商業銀行應注重對優質客戶的維護,不僅用優惠的利率吸引客戶進行存貸款業務,更要提供體貼周到的服務,為贏得客戶創造方向;在貸款方面,銀行應改變過去客戶上門的思想,而是真正樹立起服務理念,用服務水平提高議價能力。商業銀行在未來應增加中間業務和增值服務。財富管理、理財顧問等中間業務,都可以在不占用或少占用經營資本的前提下,使銀行獲得低風險的穩定收益。信用卡業務、理財服務、咨詢業務、金融衍生品交易類業務等中間業務或表外業務,要成為重點業務開拓方向。

(二)合理調整利率水平

合理有序的競爭是利率市場化的前提。對此,在商業銀行改革初期,央行可以規定貸款下限及存款上限,避免各銀行間激烈競爭,以保證銀行體系的穩定。同時,商業銀行則需要根據市場流動資金的供需情況對存貸利率進行調整,并取消存款考核指標與職工個人工資,福利,行政職務等掛鉤的舉措;對企業要求貸款,要依據企業的經營情況合理分析,按風險大小制定貸款利率。在政府方面,要鼓勵和支持新型商業銀行的建立和發展,使我國金融機構多元化,讓各機構在競爭中提高效率。此外,政府應對國有銀行和非國有商業銀行一視同仁,使他們在同等的環境下公平競爭,根據市場規律行事,這樣市場化的利率才能形成。

(三)積極創新

由其他國家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可以看出,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是促進利率市場化重要因素。首先,我國商業銀行要努力創新信貸資金定價方式,即改變固定定價,采用浮動利率的定價方式,這樣才能有效防范利率波動造成的風險。其次,銀行的金融產品需要創新。目前,國際上通行的金融產品,如債券期貸、利率期權等都可以成為我國商業銀行的學習對象。最后,要積極促進業務創新。例如,優化負債結構,增強負債流動性;結合股份化建設改革,發行股票充實資本金。這些創新,都能為銀行創造新的利潤??偟膩碚f,利率市場化既是商業銀行增加競爭力的有力武器,也能使商業銀行在整個金融市場公平競爭。隨著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商業銀行面臨著巨大競爭。因此,國內商業銀行應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并對利率市場化后將出現的問題制定相應對策,在客戶選擇、組織結構、市場營銷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