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內部審計在風險性監管的作用

時間:2022-10-30 11:35:56

導語:銀行內部審計在風險性監管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行內部審計在風險性監管的作用

摘要:為了推動銀行的穩定發展,需要提高銀行風險性監管的效果,加強內部審計的杠桿作用。本文對銀行內部審計現狀及能夠在風險性監管當中發揮出巨大的杠桿作用的成因進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關對策以充分發揮銀行內部審計的杠桿作用。旨在通過確保銀行內部審計的重要地位及獨立性、拓展審計領域及提升審計水平等這些有效措施,銀行內部審計能夠在風險性監管中充分發揮杠桿作用,提高銀行風險性監管的效果。所以,必須要對銀行內部審計的各個環節予以重視,把每個有效的改善措施落到實處,才能提升銀行風險性監管的質量,進而為銀行穩步發展提高強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銀行內部審計;風險性監管;杠桿作用

國外銀行的風險性監管方法已經發展了幾十年,已經被許多發達國家采用。銀行的內部審計在風險性監管的過程當中可以激發出極大價值,發揮出杠桿作用,對于風險性監管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國外銀行已經備受關注然而在國內還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對此進行相關研究十分必要。

一、銀行內部設計具有強大的杠桿作用

銀行風險監管人員通??梢圆捎脙炔繉徲嫞刚堊詴媽δ承╊I域進行周期審計及自己檢查等三種方法。而內部審計顯然比后兩種方法具有省時省力且高效的杠桿作用。風險性監管人員能夠利用銀行內部審計結果對監管成本進行合理控制,同時還可以提升監管工作的有效性。監管人員要想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杠桿作用首先要確定整個銀行整體風險大小,銀行的內部審計為整個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的完善健全提供保障,降低銀行整體風險[1]。其次,在對風險進行預測時可以把銀行內部審計的結果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以此為基礎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方案,對于高風險領域進行重點監管。

二、對銀行內部審計能夠發揮出巨大的杠桿作用的成因進行探究

1.內部審計是銀行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促使其發揮出巨大的杠桿作用。目前,銀行內部審計的發展方向就是介入到銀行風險管理中去,在對銀行進行原有的內部控制之外要積極的參與到風險管理制度的建設中去,銀行所有的風險管理活動都是內部審計的對象[2]。其次,隨著國內銀行業的快速發展,銀行的高層領導為了滿足內部需求對建立起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越來越重視。銀行內部審計具備客觀性及獨立性,非常的適合對銀行風險管理體系進行不斷的評估,并對其提出改進措施。從外部環境壓力來看,銀行的高層管理者積極的為內部審計融入到風險管理工作中提供有利條件,以此來轉移自身的責任風險。2.銀行內部審計發揮杠桿作用的外部因素。銀行的風險性管理體系具有全面性,持續性及預警性等特征。而風險性監管的特點具備以下三點:第一,把銀行的風險管理列為監管對象。對監管者的要求是必須把控好銀行的風險情況。第二,要對整個銀行風險進行全面評估及長期的監管,以此來加強對高風險領域的監管力度。對于銀行新業務及新改變進行重點監管。著重于在事前和事中進行監管工作。第三,監管人員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風險評估理論模型來對整個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進行評價。必須要掌握銀行的全面數據才可以保障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及實用性。3.銀行要合理控制監管的直接資源成本。監管的直接資源成本可以分成行政成本及守法成本兩大類。由監管部門所產生的人力,物力及財力等都統稱為行政成本。而因為配合監管所出現的費用及場地等是銀行的守法成本。對于如何降低成本問題是兩方共同面對的問題。因為風險性監管的特點,促使監管部門使用銀行內部審計結果,同時銀行也對審計結果進行利用,能夠大大的降低監管部門及銀行的直接資源成本[3]。這就能夠有效的減少監管部門對銀行內部審計工作重疊,降低行政成本。而在銀行的角度看,就不會有經常性的外部審計及檢查,降低銀行支出和對銀行正常經營權的干擾。4.銀行要合理控制監管成本間接效率損失。銀行要合理控制監管成本間接效率損失,避免因為實施監管的原因導致銀行的競爭能力下滑。銀行內部審計要利用風險控制來幫助銀行獲得持續的競爭能力。因為銀行的整體風險下降后,監管部門將會放開一些限制,釋放銀行的潛在競爭能力。因此,銀行必須要充分的利用內部審計的杠桿作用,才能夠幫助銀行降低整體風險的同時提升銀行的競爭能力。

三、國內銀行應當采取適當的措施充分發揮出內部審計的杠桿作用

1.銀行確立內部審計在銀行風險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銀行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對于把控整體風險具有重要的作用。內部審計要參與到風險管理的整個過程中去,充當一個參與者,協調者及監管者?,F階段的首要任務就是提升內部審計在整個銀行風險管理體系中的地位且提升內部審計的目標定位,只有如此才能使得內部審計有機的融入到銀行的整個管理體系當中,參與到整個銀行的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去。2.拓展審計領域充分發揮銀行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在國內市場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銀行所要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而對風險進行管理最關鍵的還是在防范??墒菄鴥茹y行的內部審計還處于查錯防弊的審計階段,局限于對經營部門和機構的各項業務進行事后審計,而對于決策部門的經營決策的合理性缺乏相應的風險評估。因此,在未來銀行要積極的拓展新的審計領域,在重視事中及事前審計的同時還要確保經營戰略的合理性及銀行開展新業務具有適當的風險管理方法[4]。這就能夠使得內部審計能夠利用風險評估的結果直接對銀行的經營決策的制定產生影響,使得銀行風險管理目標與發展目標保持一致,從根源上完善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充分的發揮出內部審計在風險性管理的重要作用。3.銀行要確保內部審計的相對獨立性。由國外銀行的實踐經驗來看,銀行內部審計在銀行風險管理中的作用愈大的同時,銀行管理者甚至使內部設計人員就會出現對風險管理和內部審計的職責分不清,非常容易導致內部審計部門成為風險監管的設計者和執行者,沒有了自身的獨立性[5]。我國銀行應該吸取教訓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可以采取嚴格區分內部審計和風險監管的業務范圍,明確雙方的職責及主要工作內容等措施。4.銀行要對自身內部審計的水平加以提升。銀行要進行風險基礎內部審計,要對原有的設計范圍進行擴大,對原有的審計對象進行重新定位,將以往重視監控轉型為當前重視評估。現在的風險基礎內部設計要對銀行的風險活動更加的重視,保證審計的范圍廣,按照審計評估結果對不同領域安排不同程度的設計,加強對高風險領域的監管。同時要提升審計人員的素質,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發展非現場審計。從而提高銀行內部審計的實力。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銀行一定要對自身內部審計提高重視力度,要吸收國外銀行關于內部審計的先進經驗,以此來改進銀行內部審計風險管理制度,提升內部審計在整個銀行風險管理中的杠桿作用。如此才能使我國銀行業在面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時擁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促進我國銀行業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貴鑾.加強銀行內部審計在風險監管中的作用[J].福建金融,2006,(03):36~38.

[2]張?。虡I銀行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J].中國投資,2013,(S2):156+159.

[3]何建雪.淺議內部審計在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中的作用與過程[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05):97~98.

[4]蒙贊華,宋建華,李恩勝.論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職責和作用[J].廣西金融研究,2006,(06):39~42.

[5]汪錦麗,沈林楠.銀行內部審計在風險性監管中的杠桿作用[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4,(05):9~12.

作者:宋軍 單位:中國農業銀行審計局成都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