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銀行防范策略研究論文
時間:2022-06-08 03:29:00
導語:金融危機銀行防范策略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金融危機源于忽視風險防范;金融危機下我國銀行風險防范中存在的問題;銀行風險防范的具體策略等進行講述,包括了資本充足率下降、銀行經營壓力增大、不良貸款反彈加快、員工操作風險加大、努力提高風險防范意識、著重加強金融監管、正確對待金融衍生工具、建設銀行風險預警機制、加強銀行風險防范策略是一項艱巨而重要的任務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本文認為金融危機源于對風險防范的忽視,因此分析了金融危機下我國銀行風險防范中存在的問題,并且簡單闡述了銀行風險防范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金融危機銀行風險防范策略
引言:
2007年以來,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焦點。在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的形勢下,世界各國都被相繼卷入。我國也不例外,受到了金融危機的極大沖擊。盡管我國對金融危機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但危機卻像一面鏡子,反映出了我國金融市場中存在的許多不足之處,也提醒我們提高銀行的風險防范意識已經刻不容緩。
1.金融危機源于忽視風險防范
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在表面看來是美國低收入者進行盲目住房貸款所造成的次級債款問題,但實質上危機是由于在持續刺激經濟的大環境下,信貸和風險互換等金融衍生工具的過度使用導致的。在此過程中,金融監管者、金融機構和個人都存在有風險防范意識薄弱的原因。投資銀行為了追求自身的業績,只在乎業務規模的擴大和業務利潤的提升,根本無視風險。金融機構職工自然也就放松了風險防范,風險防范能力大幅度下降。同時,銀行機構對金融衍生工具又太放心,認為風險可以通過工具創新轉嫁,從而忽視了衍生工具的自身風險,導致金融風險的后果迅速惡化并蔓延。信用評級機構也為了自身的利益,全力為投資銀行提高產品信用等級,這也對金融風險的擴散起到了助推的反面作用。由此可見,引發美國次貸危機的真正原因是對銀行風險控制的嚴重忽視。這就對我國銀行提供了重要的啟示,強化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是當前我國銀行的重要工作及任務。
2.金融危機下我國銀行風險防范中存在的問題
2.1資本充足率下降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之下,我國的經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企業盈利能力和個人收入水平的不斷下降,造成大量的銀行貸款成為不良資產。銀行自身的一些經營失誤也積累了很多不良資產。同時。由于資本市場遭遇到相當嚴重的打擊,使資本籌集出現了困難。以上因素都導致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下降,造成了一方面可能受監管指標的約束,另一方面則降低了自身抵抗風險的能力。
2.2銀行經營壓力增大
一是貸款需求下滑,造成銀行難以發放貸款。伴隨經濟形勢的惡化,多數企業普遍采取減產、減少支出、篩選新訂單等方式來適應當前的形勢,從而出現銀行與企業就貸款問題達成協議困難,雙方時常出現矛盾。一些需要貸款的企業因不符合銀行的貸款相關條件,銀行不予貸款;而符合貸款條件的企業,已在銀行放開信貸規模后,因市場萎縮而不再需要銀行貸款。二是貸款結構不合理現象加劇。受刺激經濟等宏觀政策調控的影響,銀行在貸款取向上基本都是偏向于同一行業中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以至出現了重復授信現象。尤其是當少數規模相對較大、當時效益較好的骨干企業,由于全行業的不景氣,極易引發關聯企業的風險。
2.3不良貸款反彈加快
一是最近一個階段發放的新增貸款比以前更高,導致對整體的不良貸款率稀釋作用相對比較弱。二是企業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加劇了信貸整體風險。一些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擔心得不到銀行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在有還貸能力的情況下貸款。三是由于原材料降價和應收賬款增加,造成企業資產縮水。銀行如果是因為堅持謹慎放貸,沒有及時注入資金,企業可能就會產生資金鏈斷裂的危險,這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從而導致銀行不良貸款的急劇上升。
2.4員工操作風險加大
一是會引發人員操作風險。由于金融機構中有相當一部分員工投資股市、基金或實業,一旦出現虧損,或參與一些違法行為,這些因素都容易引發操作風險;二是一些非正規的擔保公司進行非法融資,給企業增加了經營成本,由于沒有及時獲得客戶的風險預警,導致客戶經理無法立即對企業風險做出準確的分析、判斷。三是部分非法擔保公司與企業客戶經理暗中勾結,進行利益平分,這樣的做法將會損害銀行的整體利益。
3.銀行風險防范的具體策略
3.1努力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通過對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的反思,我國銀行業可以吸取到的一個重要教訓就是:銀行機構風險防范意識一定要真正建立起來。如果缺乏對風險的防范意識,銀行就會片面的為了追求利潤,大大降低貸款的標準或條件,這會使得產生不良資產的潛在風險大大加強,因此應當引起我國金融機構的高度關注和警戒。近年來,受人民幣升值等原因的影響,我國金融資產中,房地產、股票等價格上漲較快,因此,住房貸款和住房抵押消費貸款隨之也增長很快,這就很容易出現銀行為了追求利潤而忽視風險的行為。一旦市場形勢改變,就會對銀行的經營活動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國銀行業要十分重視市場開拓中出現的各類風險,通過建立健全的銀行內部風險控制的規章制度,全力提高風險管控能力。
3.2著重加強金融監管
在市場中,監管自始至終都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美國次貸危機中金融體系出現了很多不應有的監管缺失,這對于我國銀行業監管者也是個很好的教訓。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逐漸融合,各國金融聯系越來越緊密,因此需要大力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合作。不僅要防止出現重復監管的問題,而且還要實現國際監管標準的統一,防止因監管標準不同而造成市場中的監管套利。當前,我國銀行業的監管標準正在逐步向國際接軌。除了要與別國實現貨幣政策協調之外,還要加強央行合作、監管合作及信息聯系。
3.3正確對待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的本身就以風險存在為前提,是為了加強風險防范而設置的。當然,金融衍生工具的設計,并不是為了讓市場主體增大風險,也不是為了讓部分人獲利,而是為了降低市場主體的風險。金融衍生產品具有雙重性,既具有降低市場風險的作用,但又可以被市場參與者用來進行冒險投資。因此,次貸危機的發生根源不在金融創新本身,源頭在于風險定價不當。當前,我國金融機構最主要的資產是信貸資產,房貸又屬于信貸資產中的優質資產,但同時其風險也是最大。所以,要通過開展房地產信貸證券化,來轉移我國金融機構所承擔的巨大風險,進而改善銀行業的資產結構。因此,對房地產貸款實行證券化,是我國金融業加強金融創新的一把利器,將為我國進一步開展金融創新提供實踐經驗。
3.4防止員工出現道德風險
一是進行貸款風險排查。每隔一段時間,由客戶經理交叉向其他客戶經理的每一位借款客戶發出確認函,要求其進行借款確認,以防止客戶經理借貸款之機冒名融資。二是開展崗位風險排查。要建立健全崗位輪換、強制休假和強制代班等制度,以切斷固有的利益鏈,從而暴露風險。要通過公開競聘,選拔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充實到銀行管理崗位上來,并在使用中加快崗位輪換的速度,還可嘗試跨地區、換崗位的崗位輪換制度。三是嚴肅處理違規行為。對違反風險防范措施的員工,一經查實,無論涉及到誰,都要嚴格按照規定予以處分,決不姑息遷就,以防影響工作。
3.5建設銀行風險預警機制
為了完善我國銀行的風險防范措施,必須建立健全的金融機構風險預警機制。對于銀行自身來說,各部門必須按照公司規定的時間、項目、格式上報各種財務報表,公司在認真審核上述報表和資料的基礎上,根據資本充足率等一系列風險預警指標以及相應的指標權數,計算出各部門的綜合得分值。根據得分值的高低將各部門分別評定為A、B、C、D、E。五個等級。凡被評為D、E兩個的即被視為有問題。公司應當根據風險防范預測,對部門及其人員提出警告,限期改正、或是停業整頓等處罰措施。通過這一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可以發揮防患未然的作用,從而降低銀行風險的發生。
4.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銀行風險防范策略是一項艱巨而重要的任務,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尚未完全消退的大背景下,防范銀行風險是我國銀行業所面臨的一項全新挑戰,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進行探索和嘗試。只有不斷實踐抵御銀行風險的各種有效辦法,才能更好地防范和化解銀行風險,實現我國金融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 上一篇:市林業局黨組織創優爭先事跡材料
- 下一篇:并購商譽產生會計處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