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對貸款風險定價影響論文
時間:2022-08-14 09:44:00
導語:銀行對貸款風險定價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行和建行實施股改試點,這意味著四大行即將從國有獨資的模式中退出,步入上市的快車道。本文從銀行上市對貸款風險定價的影響的新角度,闡述了國有商業銀行上市的意義。
關鍵詞:銀行上市資本成本貸款定價
2004年1月6日,國家動用45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補充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的資本金,這兩家銀行作為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試點的地位確定下來。雖然目前,國有銀行上市的障礙還沒有完全消除,比如:此次國家注資后,國有商業銀行仍然有大量不良資產,還面臨上市壓力,銀行在境內上市還需要滿足不良貸款率在10%以下,資本充足率相對較高等硬指標。但是國有商業銀行的上市問題無疑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
股權資本在貸款定價中的作用
對貸款進行風險定價有利于對信用風險提供補償。理論上講,貸款價格的構成不僅應該包括銀行的邊際成本與利潤,而且必須對貸款可能的風險作出彌補。
之所以應該計算股權的資本成本,是因為商業銀行的經營不僅能為銀行帶來利潤也同時帶來了風險。而銀行信貸的風險損失最后還是要靠資本來彌補,因此銀行業必須為每一筆業務配置用以減緩風險沖擊的資本,而這些配置的資本必然要求回報,回報率以股權資本的成本為基準。因此股權資本的成本應該引入貸款定價方程。
股權的資本成本應該準確的估計,低估或高估股權成本都是不利于商業銀行經營的。如果低估了股權的資本成本,未預期的風險將得不到足夠的彌補,所有者的價值就會減少。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將股權資本成本計算高一些,因為如果高估資本成本,會使利率過高,造成貸款的緊縮,并且為了到達預計的股權收益目標,銀行管理人員會被迫采取冒險的經營戰略。
資本成本的計算
紅利收益型
股票價格可以看作是未來現金流的貼現:
D(1+g)
P=—————,
Ke-g
其中P為股價,D為最后紅利,g為合理的合理增長率。對于銀行股而言,現金流主要是紅利,計算股價的貼現率即是股東要求的股權回報。在持股人基于自己的目標收益交易股票,給出銀行股價格,如果知道最后紅利和將來合理的紅利增長,可以計算出股權成本(或目標收益):
D(1+g)
Ke=————+g
p
市盈率模型
該模型為
Ri
Kei=——,
P
用每股收益和股票價格的比率近似作為上市銀行股權資本的成本。不過這一模型很可能因為股價的波動和銀行人為調節會計利潤而使準確率受到影響。甚至極端的情況是一個虧損的銀行會計算出負的資本收益率作為股權成本,這顯然是沒有意義的。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利用CAPM模型,給定系統風險的情況下,上市銀行的股權成本(Ri)是無風險收益率(Rf)加風險溢價,而風險溢價可以通過β模型估算,公式如下:
Ri=Rf+β(Rm-Rf),其中Rm等于市場資產組合收益率,通常以股市得指數收益率代替,以體現系統風險。無風險收益率(Rf)則一般以國債收益率計算。
不過,因為CAPM模型只考慮了市場的系統風險,還不能完全反映單個股票的特殊風險,因此對個別股票資本成本的估計有可能存在偏差。但如果講整個商業銀行作為一個組合的化,可以得出一個平均的資本成本,作為貸款風險定價的一個基礎。
國有銀行上市的意義
雖然國有商業銀行通過內部精細化的管理和大規模數據庫的建立,可以得到資金邊際成本、預期損失和在險資本的比較準確的估計,但是國有商業銀行作為沒有進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的企業,其資本是不可交易的,內部的企業化管理不能保證得到一個合理的股權資本的成本(或目標收益)。而國家作為一個單一的所有人,無法明確的制訂出合理的股權收益目標。即使有這樣的目標,由于對所屬銀行的父愛主義也缺乏必要的沖動來考核銀行經營者。沒有股權資本的成本,貸款風險的合理定價就難以實現。這就不利于銀行股權資本(目前來看主要是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
雖然在國有商業銀行上市之初,其股票交易數據較少,但是也可以用簡單的市盈率法計算出資本收益率。在積累了一定時間的交易數據之后,就可以用更為精確的模型了?;蛟S一開始計算的資本成本比較粗糙,但是對于貸款定價而言有資本成本率總比沒有好,并不一定要一步到位,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一步步的精確化。如果不將資本成本引入貸款定價,就永遠無法判斷貸款的收益是否能彌補風險對所有者價值的侵蝕。
綜上所述,在估計資本成本這一層面上講,國有商業銀行的上市是十分必要的。并且,上市國有商業銀行的股權結構中流通股必須保持足夠多的比例,以維持交易的活躍,通過投資者的出價體現所有者的目標收益,以此計算商業銀行的資本成本。
參考資料:
1.王來星,國有商業銀行收益風險對應的定價模型構建,武漢金融,2003(5)
2.王浩,關于國有銀行上市的幾個問題探討,經濟問題探索,2003(1)
- 上一篇:電子政務條塊分割問題論文
- 下一篇:我國銀行保險現實意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