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性

時間:2022-06-28 09:56:56

導語:公共藝術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藝術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性

摘要: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快,城市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公共藝術通過放置在城市公共空間中,使來往的城市大眾與之交流互動來體現它的公共性與互動性,美化了城市環境,提升了生活品質,豐富了城市文化,在城市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公共藝術;城市;重要

一、公共藝術的概念

公共藝術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1956年費城通過“百分比法案”,來鼓勵藝術家走出工作室到室外的公共空間中結合周圍環境進行藝術創作,使藝術的公共性得到演化,公共藝術由此開始作為一種大眾的文化福利服務于公眾。廣義的公共藝術,指私人、機構空間之外的一切藝術創作與環境美化活動;狹義的公共藝術,指設置在公共空間中能符合大眾心意的視覺藝術。公共藝術包括了在公共空間中設立的城市雕塑、壁畫、景觀藝術小品、公共藝術設施、雕塑性建筑以及在公共空間中發生的藝術性活動等多種形式。城市文化是以城市為母體孕育出的文化形態,城市通過建設過程中匯聚的物質能量與精神能量來促進人們的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又通過有形的物質和無形的意識來傳播城市的文化,城市文化便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形成。公共藝術是城市的藝術,與城市有著緊密的關系,城市中的空間環境為公共藝術的存在提供了場所;公共藝術又是公眾的藝術,與公眾的權利緊密相連,公眾在城市中得到生存、教育、治安等基本權利的同時,也享受到了公共藝術帶來的文化享受與審美趣味,并與之產生交流,這種交流可以是肢體上的互動,也可以是精神上引發的思考與共鳴。

二、城市公共空間中的公共藝術價值分析

城市公共空間當中的公共藝術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面,在對城市文化的彰顯價值上比較突出。將公共藝術在城市公共空間中進行應用,就好比是城市的一張名片,能夠將當地的一些人文元素融入其中,能把一些歷史名人雕塑以及活動場景雕塑等在公共藝術方面加以呈現,這就能作為城市重要的文化素材。在公共藝術的價值方面,還體現在能夠對文化藝術的發展進行激勵上。在整個城市的氛圍當中能形成對文化藝術的崇尚氛圍,這就能有利于城市文明發展水平的提高。在公共藝術的科學利用下,就能對創作者藝術道路的進一步發展起著激勵作用。不僅如此,在公共藝術的價值方面,還能有效提升城市文化氛圍,這些價值體現對城市空間的良好發展就比較有利。

三、城市中的公共藝術現狀

(一)經濟發達城市

由于我國各個城市之間存在著地域差異,各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一致,城市公共藝術水平也參差不齊。如改革開放之后,快速發展的城市———深圳、東部地區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等一線城市以及江浙等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他們的城市整體規劃和設計相對來說比較完善,城市環境較好,城市公共藝術也隨著城市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具有了一定水平,而且與城市大眾的生活融合度較高,豐富了人們的視野。這些經濟發達地區在城市的建設中,因其自身存在的優勢,無論是在城市景觀還是城市公共藝術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

(二)發展中城市

發展中城市和地區,因其經濟能力有限,在發展自身經濟的同時也在逐步完善一系列城市服務設施,如發展中城市鄭州和武漢,在經濟水平上和東部發達城市還有一定的距離,公共藝術的發展相對來說還比較緩慢,無論在質量上還是在數量上都相對較低,公共藝術與城市環境的和諧程度與發達城市相比較還有一些差距。這些地區的公共藝術存在雷同化較高、雜亂等問題?,F階段,鄭州和武漢被國家確定為中心城市,政府對其經濟的扶持和政策優勢,城市建設各方面都會得到更好發展,生存環境和生活品質也會極大地改善和提高,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肯定也會更上一層樓。

(三)相對落后地區

小城鎮和農村地區因其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城市景觀環境和公共設施也比較落后,公共藝術在小城鎮和農村地區更是寥寥無幾,美化環境、愉悅心情以及陶冶情操這些公共藝術的作用更是無從談起。

四、公共藝術在城市中的作用

(一)承載城市的歷史與記憶

城市是在不斷建設與發展的,這個過程中既有物質的建設形成,也有社會形態、文化內涵的形成,從而使得城市展現出其自身獨有的氣質。這種氣質散布滲透于城市中的空間、環境、藝術等方面,記錄著這座城市的歷史與記憶,提醒著人們發生的過往故事。城市成長如人一般,也有它的記憶,但現在城市的快速發展和舊城換新,使城市和生活在城市其中的我們逐漸忘卻了它的記憶與曾經,一些諸如戰爭和災難、重大歷史事件的記憶,是我們發展向前的經驗,值得被紀念和銘記。城市中紀念性雕塑和紀念碑的設立,使城市中的公共藝術除了審美外,也具有傳承歷史、留存記憶的功能,使人們銘記發生過的事,認同城市的歷史。

(二)彰顯地域特色,塑造城市形象

地域特色是一個城市的氣質或外在表現明顯區別于其他城市的特征。在城市經濟、文化等方面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如何發展城市的地域特色來塑造城市的獨特形象,成為許多城市建設者注重的問題。城市的美麗來源于它的地域特色,而公共藝術是表現城市特色和形象的重要視覺要素,選取代表城市或地域的文化符號,將這些符號通過設計轉換成合理放置在城市空間的公共藝術作品。城市中充滿地域色彩的優秀公共藝術作品將人們對它的獨特印象與對城市的認知聯系起來,為所在的城市營造了特有的地域文化氣質和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的美譽度。景德鎮因為悠久的制瓷歷史而被稱為瓷都,在景德鎮的城市公共藝術建設中也以“瓷”為主題,從城市中設立瓷文化背景表現生生不息的《千年窯火》到以青花瓷為主要元素的道路燈柱,都反映了這座城市獨特的地域文化,展現出自己的瓷都名片。

(三)凸顯公眾特質,實現市民文化權利

公共藝術無論放置于城市的哪個公共空間,都需要被公眾所理解、看懂并且認同,才能使藝術做到與公眾的交流。公共藝術的公共性決定了它不再是只為少數人服務的精英藝術,而是需要以藝術的方式在文化上構建與公眾的情感聯系,才能獲得公眾的喜愛,體現出藝術的價值,公眾市民也因為公共藝術而獲得了平等享受藝術的權利。奧登伯格創作了大量的置于室外的公共藝術作品,他的作品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將物品放大成為巨大的標識物,例如《櫻桃勺子橋》等。在費城市政廳前放著他的作品《衣夾》,就像是玩笑一般以一個小物件夸張而又真實地呈現在城市空間中,讓公眾有不同的認知和觀察角度去理解欣賞作品,表達了對美國人家庭生活的一種紀念。它是日常的也是富有情趣的,來源于日常生活屬于城市文化,然后才屬于藝術和審美。

(四)表達人性關懷

“城市應當是一個愛的器官,而城市最好的經濟模式應該是關懷人和陶冶人?!痹谠O計中經常會提到“人性化”這個詞,人性化也時常成為衡量一個設計好壞的重要標準,城市中的盲人道路建設、公交車的老弱病殘孕座位等都在體現著人性化。城市中的公共藝術根據不同的人理解他們的差異性,營造一種自我肯定、自我激勵的氛圍,來表達這座城市傳遞出的善意和鼓勵。華裔設計師林櫻設計的《越戰紀念碑》,從意義上超越了傳統紀念碑注重對戰爭、歷史事件的歌頌與紀念,而強調了對生命個體的關注。這座紀念碑被認為是一座在設計上簡潔智慧、在觀念表達上新穎別致、在內涵上豐富多維的公共藝術作品。簡潔的碑體嵌入大地,黑色花崗巖的碑體上雕刻著5700多越戰陣亡者的名字,拋光的黑色花崗巖映射著每一個前往參觀哀悼者的身影。不管人們是否與戰爭有關,這種對生命個體的尊重和對紀念者情感的關切,都通過這件公共藝術作品深深地打動著人們。

(五)體現城市精神

城市公共藝術是城市理想以及城市精神的伴生物,也是城市文化和精神的外化顯現。城市空間中的公共藝術的應用,能夠在視覺審美的作用下對城市公眾的聯想以及想象進行喚起,也能讓欣賞者的心靈得到慰藉以及震撼等。例如美國的自由女神像,不只是對美國民族的象征代表,還是城市精神以及民族精神的象征。城市的公共藝術作為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也逐漸成為城市特有的消費文化,在成熟化的公共藝術的應用上,對城市的整體形象的良好樹立以及文化的傳播,都有著積極作用。

(六)城市公共空間中的公共藝術有著存在的必要性

對于每個城市的發展來說,空間文化產生和人們的生活有著緊密聯系。公共藝術是城市公共空間和社會公眾間的一個重要溝通平臺,有著其存在的必要性,也為城市公共空間的層次劃分提供了有利條件,對城市公共空間起著裝飾的作用。在對公共藝術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還要能充分注重多種類共同發展的原則。我國在這一方面的發展時間比較晚,在公共藝術的種類上還較少,當前主要以雕塑以及壁畫和浮雕等作為重要的表現形式。這對公共藝術的進一步傳播發展有著一定限制,所以要能注重公共藝術的種類多樣化。

(七)公眾互動,情景融合

公共藝術在城市公共空間當中的應用,能和實際相結合,注重方法的科學實施。在公共藝術的設計過程中,不只從公共場所設計的角度出發,還能從文化性以及社會性的角度出發,通過公共藝術設計能夠建立起與公眾的親和力,達到情境融合的觀賞價值目標。能讓觀眾看到之后產生積極的以及愉快的心情,在心理以及情感上能夠達到某種交流。對公共藝術的應用在互動性方面充分重視,也就是能讓公眾參與其中。公共藝術的設計不只是單一作者行為,是人以及人的群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這就需要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能夠找到個人的創新和觀眾的意愿相結合的點。在公眾的參與方式是多方面的,在此現實中的城市公共空間,不只是純粹的觀賞性公共藝術作品,而是要能夠輔助完整環境以及形態進行構成的。在人流不息之處就有公共藝術的存在,不同的公共藝術也會有著不同的作用發揮。

五、結語

公共藝術作為公共空間與藝術品的結合體,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深化,在美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文化品質、豐富大眾文化生活的同時,也有利于城市形象的優化,在城市的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藝術,是城市發展過程中展示城市面貌的重要方面。

作者:尹伶俐 劉 濤 單位:湖北大學附屬中學 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參考文獻:

[1]魏薇.淺析公共藝術對城市發展之必要[J].藝術研究,2016,(03):8-9.

[2]朱航漪.公共小品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5.

[3]王洪義.公共藝術概論[M].北京: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7.

[4]劉易斯•芒福德.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M].宋俊嶺,倪文彥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586.

[5]曹現強,王超.公共性視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間發展路徑探究[J].城市發展研究,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