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公共藝術教學體系

時間:2022-11-14 09:58:04

導語:淺析公共藝術教學體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公共藝術教學體系

摘要:公共藝術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性院校自身的“綜合性”特點決定了其公共藝術教學的特殊性。當前,我們應了解綜合性院校公共藝術教學現狀,找出不足,加強重視,挖掘優勢;完善公共藝術教學體系,調整教學內容、教學結構、教學方式,不拘泥于一些傳統的教學模式,與世界接軌,最終完成素質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綜合性院校;公共藝術教學;拓展

公共藝術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公共藝術教學是素質教育實施的重要環節。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高校的體制改革,各地高校通過各種方式進行重組,形成看如今的多學科綜合性院校,目前現有的“綜合性院校”大多是從一個個專業學院演化而來的,各院校從合并初期就十分重視大學生素質教育,開設相關的藝術類欣賞課程供全校非藝術專業學生進行選修,如音樂、美術、舞蹈、影視等課程。同時,在課外的藝術文化活動方面也給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視,在綜合性院校公共藝術教育發展了近20年時間后,取得了相當大的成果,學生藝術素養明顯提高,走出校園適應社會的能力明顯增強,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清晰地認識到,綜合性院校的公共藝術教育在具體實施和課堂教學之外的延伸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本文將就綜合性院校公共藝術教學課內以及課外拓展相關環節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

1綜合性院校公共藝術教學的明確定位

中國現有的綜合性院校的多學科特點決定了在綜合性院校開展公共藝術教育必然要區別于其他專業藝術院校。1.1多學科的“綜合性”決定公共藝術教學必須因材施教。很多綜合性院校學科多、涵蓋領域廣。例如,新組建的吉林大學設有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法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等九大學科門類,130個本科專業,180個碩士學位學科點,71個博士學位學科點。眾所周知,審美是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的,具有明顯的直覺性特征,對于同一藝術作品,不同的欣賞者,由于自身文化程度、民族、地域、經濟等條件的不同,其審美能力、審美傾向也自然會有所不同,美感的個體差異性是顯而易見的。所以,綜合性院校公共藝術課的設置單一、雷同、缺少針對性必然會降低學生的積極性。1.2充分發揮本院校藝術專業的學科優勢。目前,綜合性院校大多設有藝術類專業,都以培養專業的藝術人才為目標,師生較高的藝術專業水平處于各專業領域的前沿,高水平的藝術創作可以使更多的非藝術類學生直接走入藝術殿堂,感受藝術的熏陶,但很多綜合性院校的藝術專業往往自我封閉,缺乏和其他學科的聯系與交流,使得各藝術類專業對公共藝術教育的巨大影響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另外,很多綜合性院校的公共藝術教學機構和藝術學院完全分開,把專業和非專業徹底分開。1.3加強對公共藝術教學的重視程度。綜合性院校往往片面強調優勢學科的發展,忽視對公共藝術教育的重視。沒有一套針對公共藝術教學的規范管理制度,公共藝術教學常常處于一種邊緣狀態,這種不重視的狀態必然會導致公共藝術教學走進誤區。學校以學分約束學生,使得學生在選擇課程上不是以個人興趣為出發點,而是以容易拿學分為標準。學生對這門學科可有可無的一種心態,最終使得公共藝術教學課程形同虛設,這種教育和受教育雙方的不重視,會造成素質教育的脫節。

2綜合性院校公共藝術教學的課程體系構建

針對以上綜合性院校公共藝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其自身綜合性特點得出,高校在其課程體系構建方面上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2.1課程設置。綜合性院校在課程目標方面一定要有多學科的針對性。目前,各綜合性院校大多分校區管理,針對不同校區不同專業的學生可以開設不同的欣賞類課程,可以開設一些和專業相關的欣賞課,如醫學部開設審美與心理學方面的課程,理工科開設工業造型類欣賞等等,以調動學生選課的積極性。2.2課程內容。由于目前大多數院校對學生藝術類選修課有明確的學分要求,學生在修滿藝術類學分之后往往不再選修這類課程,所以在課程內容上就力求內容經典、知識面廣泛、有一定的專業高度,打造公共藝術教學的精品課。例如,可以開設比較欣賞類的課程,中西方美術同期作品比較欣賞,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對同期東西方有一定的比較認識。再如,中外同期美術音樂同時出現在同一課堂上,打破了原有的音樂欣賞和美術欣賞分開授課,在課堂上展示美術作品的同時,同期的音樂作品可以作為背景音樂,可以由音樂老師和美術老師同時上課,使學生直觀地了解不同藝術形式的同期時代性。2.3課程結構。對待審美個體差異,在公共藝術教學課程設置上就要采取循序漸進、因人而異的方式。欣賞課可以進行階段性設置,主要包括普及、實踐、提高三個階段。普及階段是指選擇熟知的、通俗易懂的一些藝術品來欣賞,增強學生的欣賞興趣。在普及的基礎上,再進行實踐和提高,開設一些藝術基礎課,如繪畫、視唱、書法、舞蹈等,這部分課程可以請藝術專業的教師來講授。2.4課程開設方式。除了傳統的課堂講授形式之外,還要把一些藝術類精品課以慕課的形式大力推廣,使學生可以在學習時間上有一定的選擇空間,同時還可以打破傳統課堂教學走馬觀花的模式,學生可以重復學習以加深印象,深化對藝術知識的理解。

3綜合性院校公共藝術教學的課外實踐活動延展

公共藝術教學課內環節是對素質教育的直接實施,而課外藝術實踐活動則是對課內環節的有效補充。開展不同形式的課外實踐活動,可以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而更好地保證大學生素質教育的貫徹實施。3.1成立各種形式的大學生藝術團。很多學生小的時候就接觸過音樂美術的專業學習訓練,只是在大學專業選擇了其他專業,他們有一定的藝術專業基礎。成立各種形式的大學生藝術團可以使學生藝術才能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這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其藝術素養。同時也活躍了校園文化活動,帶動了更多學生的參與熱情,營造了良好的校園藝術氛圍。3.2各種藝術體驗活動。綜合性院校的藝術專業可以舉辦一些藝術體驗活動,邀請其他專業來參加,近距離了解并親自體驗藝術創作的全過程,使他們真實地感受藝術專業與參與本學科不同的實踐方式。例如,2017年,吉林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版畫專業就做過一次非藝術專業的版畫體驗活動,在參與者體驗過程中不僅了解了版畫的一些歷史,還了解了版畫的制作過程,并在版畫專業學生指導下親自完成了刻版印刷的版畫制作全過程。體驗活動十分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3藝術專業的主題展演。綜合性院校的藝術專業可以為非藝術類專業學生舉辦一些展演活動,讓歌聲、音樂聲走進他們的活動室,把繪畫作品展出在他們的走廊,讓非藝術類專業學生近距離接觸藝術,同時增強不同專業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共同創建和諧校園文化氛圍。3.4國內外藝術家的專題講座。定期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做專題報告講座,了解傳統的以及現代的藝術理念,與世界藝術的先進理念接軌。目前,我國綜合性院校公共藝術教育正處于初級階段,雖然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和改革,其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效果,但就公共藝術教育的長遠目標來說,還存在很多的不足,有待我們更加系統化的進行深層次的研究。

作者:賈昕東 單位:吉林大學

參考文獻:

[1]金璽鐸.談普通高校非專業化音樂教育的課程建設[J].現代教育科學,2002(9).

[2]賈昕東.論合并后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綜合性[J].藝術教育,2009(1).

[3]金璽鐸,任英.論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體系建設[J].現代教育科學,2006(07).

[4]馬國俊.論大學國民性藝術素質教育[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0(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