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民間藝術的內在形式與保護

時間:2022-03-15 02:58:11

導語:東北民間藝術的內在形式與保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東北民間藝術的內在形式與保護

摘要:國家的興旺發達需要民族文化的推動,地區經濟的發展也需要文化產業的興旺與和諧。在民族文化發展的進程中,東北文化為國家文化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強大的歷史價值。然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民族文化沒落成為不爭的事實,東北民間文化與藝術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在分析東北民間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東北民間藝術保護的措施,以期能夠為民間藝術的完善做準備。

關鍵詞:東北民間藝術;形式;保護

東北民間藝術種類豐富,形式多樣,對民族文化發展和藝術創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強對民間藝術的保護勢在必行。

一、東北民間藝術的表現形式

(一)冰燈雪雕藝術

冰燈雪雕藝術是東北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藝術形式的突出特點就是材料使用的特殊性,主要是以雪、冰為主,配有木材、金屬和點燈為裝飾,從而使冰雕具有夢影幻生,晶瑩剔透的特點,從而使冰雕呈現出一種敦厚樸實之美,冰雕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造型獨特,為了體現冰雕的美,造型各異,有圓雕、有立體雕、有透雕、有浮雕等,對刀痕刻跡、工具使用都非常講究,體現了良好的審美價值。

(二)二人轉

二人轉又稱蹦蹦、雙玩藝,也可以稱之為春歌、風柳、東北地方戲等,它是東北民間藝術的重要方面,屬于中國走唱類形式,主要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流行。二人轉根植于東北民間文化,在的表演臺詞中總帶有一些俗色酸、鄉村特色。

(三)樺樹皮文化

樺樹皮文化是東北民間藝術的重要方面,這種文化形式主要集中在鄂倫春、鄂溫克、赫哲等少數民族中,這幾個民族都是生活在茫茫的樺樹林中,他們根據生活需要,通過樺樹皮制作了各種制品,主要有帽子、鞋子、背簍、水桶、水盆、嬰兒車、針線盒等,這些器物上都雕刻有豐富的圖案,做工精細,堪稱藝術精品。從民族文化的角度看,樺樹皮文化在少數民族日常生活中意義重大。

(四)魚皮文化

赫哲族是魚皮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典范,此民族生活在三江平原之上,族人主要以捕魚為生,這也奠定了魚皮文化的發展。魚不僅可以保證民族人民的食用,同時也可以用魚皮做魚皮窗戶、魚皮窩棚、魚皮船帆、魚皮門簾、魚皮包袱、魚皮球、魚皮護身符等各種形式,赫哲族是唯一把魚皮應用到現實生活中的民族,從而形成了赫哲族獨有的文化特征。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以魚皮為原料的各類生活用品及小裝飾品也相繼問世,也體現了魚皮文化的快速發展。

二、東北民間藝術的保護措施

(一)加快對東北民間藝術的重視

首先,要在群眾中普及關于民間藝術的東西,讓大家能夠有機會了解它們,走進它們,然后才能發自內心的保護它們。其次,要拓展民間藝術品的商業渠道,制作出更多更精良的東西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喚醒人們的保護意識。最后,還要對老藝人關心呵護,開辦相關的培訓班來為下一代藝術家們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不至于讓珍貴而稀少的民間藝術永久消失。通過強化公眾對民間藝術的重視,不斷弘揚民間藝術,努力使民間藝術走出國門,為國爭光,為民族文化和建設奠定重要的基礎。

(二)實現民間藝術的產業化

傳統民間藝術中也含有經濟因素,傳統的發展模式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產業化是傳統民間藝術的重要發展方向。通過廣泛的信息化渠道增加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播面,增加生存空間。傳統民間藝術有極強的感染力和教育意義,是有極強的競爭力的,產業化是可行的。另外隨著文化建設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和欣賞能力的提高,傳統民間藝術將成為新的消費熱點。這也是對傳統民間藝術潛在價值開發的一種嘗試,一種新方法。但是傳統民間藝術的產業化需要主導藝術的帶動,需要時間的驗證。

(三)培養東北民間藝術藝人

優秀的民間藝人是民間藝術保護和傳承的重要因素,通過藝術帶頭人的研究和創新,保證民間藝術能夠流傳下去,讓更多的人們了解,同時可以增強人們對民間藝術保護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藝術的保護與傳承是除了需要帶頭人的支撐,還需要普通藝人的傳承與努力,一方面,藝人應該對藝術更加熱愛,加努力把藝術傳給一代一代人,另一方面,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對民間藝人的支持力度,給予各種物質和精神獎勵,推動優秀民間藝術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三、結論

總之,我國東北民族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在信息化日益主宰人類社會的現實生活中,文化發展戰略日益被人們所關注。東北民族文化的研究為新文化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利于加強各民族之間的團結、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間的關系。國家的各民族間是否安定團結,直接制約著整個國家的發展狀況。

作者:胡衛軍 單位:吉林大學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丁兆慶.關于加快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思考[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

[2]劉亞莉.傳統皮影戲的魅力與動畫的創新[J].藝術評論,2008(05).

[3]邁克爾•歐文•瓊斯,游自熒.什么是民間藝術?它何時會消亡——論日常生活中的傳統審美行為[J].民間文化論壇,2006(01).

[4]張鵬輝.大眾文化下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在現代設計中的變遷[J].文藝評論,2013(03).

[5]張鏖.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在現代動畫中的可能性應用[J].美術界,2012(01).

[6]駱玫.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在現代動畫中的可能性應用[J].藝術科技,2015(04).

[7]鄭欲曉,胡小兵.論中國民間藝術形式對陶瓷藝術的啟示[J].中國陶瓷,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