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表演藝術在播音主持創作的運用

時間:2022-03-10 09:11:29

導語:試析表演藝術在播音主持創作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析表演藝術在播音主持創作的運用

摘要:隨著當下媒體不斷融合的趨勢,播音主持和表演藝術這兩大藝術也在不斷碰撞融合。為了增強電視節目的可看性和吸引力,各類節目主持人在創作過程中加入表演元素成為一個必經渠道。本文基于播音主持的發展現狀,試分析表演藝術與播音主持創作的相通之處以及在播音主持創作活動中如何合理運用表演藝術。

關鍵詞:播音主持;表演藝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渴求精神上的軟文化滋養。正因為有了這種需求,各大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行業也在不斷革新自身的發展。播音員、主持人作為觀眾最信任的傳播者之一,也必須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在節目中的表現,從而讓觀眾耳目一新,不僅能夠感受到節目的觀賞性,還能體會到節目的人文性和創新性。

一、表演藝術和播音主持創作的共同點

(一)同屬藝術創作,以內心感受為基礎。任何藝術創作都是藝術家根據自己的審美體驗、內心情感和自身藝術修養創作而來,表演和播音主持也不例外。演員和主持人在完成一部作品或節目時,內心必須要有充沛的情感,不僅能夠感觀眾之所感,還要能準確掌握作品創作原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這樣一來,演員和主持人其實也是創作者和觀眾之間的橋梁,創作者設計的臺詞內容由演員或主持人進行展現從而呈現給受眾。情感是任何藝術創作中都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就電視節目和電影戲劇的創作而言,因它們所要展現的并不是導演的個人“情感”,而是需要通過主持人的展現去感染更多的電視受眾,所以在電視節目和電影戲劇創作上的“情感”是一種共通的情感,是“移情”后的表現。當然,表演創作和播音主持創作中的情感要求也是有些許不同的。例如,在表演創作過程中要求的情感表達比播音主持創作過程中所要求的更要充沛飽滿,因為表演創作往往比播音主持創作更為大膽突破,相比之下,播音主持創作會顯得相對含蓄,情感表達自然也會受控。(二)以聲音和動作為主要創作手段。不管是演員還是播音員、主持人,他們在創作活動中運用最多的創作手段就是有聲語言和動作。演員的有聲語言叫做臺詞,播音員主持人的有聲語言可稱為串詞,但兩者其實都是為了達到傳播目的而設置的。演員按照編劇創造的作品和劇本設計臺詞,再用角色代入感將臺詞有情感地表達出來,進而感動觀眾。在這一過程中,演員的情感必須是真實情感,否則念出的臺詞就只像是單純的敘述,毫無感染力,感動不了自己,自然感動不了觀眾。而播音員、主持人的串詞則是根據節目策劃內容和目的設定而來,在此過程中,串詞起到的是展現、連接、過渡的作用。其次,在表演過程和播音主持創作中,動作的展現也起著不容小覷的作用。演員除了通過臺詞的展現來表達內心情感和戲劇沖突外,還必須借助動作來表現。如果一臺戲劇或電影中的演員只有念臺詞,那么不能算得上一出成功的演出。而在播音主持創作活動中,如果只有串詞,主持人只有嘴巴在動,身體上沒有任何表情和動作的展現,那么和人工智能串詞又有什么不同呢?演員和主持人在設定動作展現時,也要在自身和所扮演角色這兩種人物特點中自由切換,既要準確深刻地體驗角色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也應該懂得適當地從角色中跳出來,重新回到現實認知,如此一來,就可以實現對創作過程的有效控制和監督,使語言和動作的設定能夠按照正確的方向前進。(三)對創作者的自身素質要求較高。無論是表演創作還是播音主持創作,對創作者本身的素質要求是多方面的,不僅要求具有良好的感受能力、文學修養,還要有靈活的即興應變能力以及心理抗壓能力等??v觀當下優秀的演員或主持人,他們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往往是可以互換的,演員可以當主持人,主持人也可以嘗試去當演員,“跨界”成為當下的一種普遍現象,而“跨界”的基礎則是演員或主持人身上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例如畢業于浙江傳媒學院播音系的朱丹從最初浙江衛視的主持人身份跨界為出演了多部電視劇的演員身份,又比如張國立老師兼顧“老戲骨”的演員身份和各類頒獎晚會、綜藝節目的主持人。

二、表演藝術在播音主持創作中的運用

(一)學會適度表演。在播音主持創作中,主持人如果引入了適度的表演成分,無疑可以為節目增加亮點,收到受眾意想不到的效果。播音員主持人的表演主要依靠的是聲音和動作,那么不同于純粹的表演藝術,播音主持藝術創作會相對含蓄內斂。播音員、主持人在運用表演元素時,一定要注意把握度,既要讓觀眾肯定節目效果,還應保持播音主持的本分,不能因為過于夸張的表演或刻意為了表演而表演,而使表演喧賓奪主,弄巧成拙。第一,學會適度表演首先要懂得適時表演。在播音主持創作活動中,時機的把控很重要,既要保證播音主持創作過程的完整性、連續性,也要注意受眾在接收信息過程中的情緒感受。例如在最近大火的“主持人大賽”中,文藝類主持人尹頌、李莎旻子等在自備主持過程中就加入了聲樂表演的成分,他們選擇的演唱時機就非常恰當,既讓自己的優勢得到了展現又達到了節目效果,還讓觀眾更易進入節目內容所設定的情境中。第二,學會適度表演還要懂得視內容而定。播音主持創作活動中表演內容的設定必須與節目所要表達的主題、主要情感相結合,要保證表演元素的加入是給整檔節目加分的而不是生硬嵌入主持當中。不管是專業化、藝術化的表演還是娛樂性、輕松化的表演,如若沒有與節目主題相呼應,都只能適得其反、事與愿違。(二)情由心生的表演。情感是任何藝術創作的基礎和源泉,播音主持藝術創作對真實情感的需求尤為看重。因為播音員、主持人面對的不是具體的某一個人,而是成千上萬的觀眾,如果沒有真情實感的表露,受眾就很難為之所動。而表演在播音主持創作中的運用最核心的也恰好是情到深處難以自禁的流露。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播音員、主持人處于自我最真實的狀態,回到當下與節目內容、情境對應的狀態。真實最能打動人心,并且播音員、主持人在有了豐沛的情感依據做支撐后,才能有足夠強大的信念與觀眾進行互動,進而達到主持人與節目內容、主持人與受眾、受眾與節目內容的呼應,達到良好的節目效果。例如在央視的大型音樂采風節目《唱給你聽》中,主持人李紅時常真情流露,為“就算忘記全世界也不忘記你”的不老愛情而感動,為“我要給孩子們充滿愛的家”而落淚,為“兩個人三十多年守一座島”而哽咽。(三)訓練敏捷的反應能力。播音主持和表演一樣,在舞臺上都具有不可預測性,尤其是在當下直播節目越來越受寵的情況下,主持人的即興反應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在主持過程中如若發生突發事件,主持人能否做出妥適的處理是一檔節目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而表演的訓練涵蓋了即興思維訓練,在表演中有一門課程叫做“即興表演”,老師設定情景由學生自由發揮,設想在這種情景下可能發生的事,然后做出反應,這是訓練演員或主持人思維的一種方式。其次,即興反應能力也是判斷播音員、主持人或演員素質的一項標準。在節目主持過程中增加表演成分,既可以使自己的狀態得到放松,又可以為節目增加亮點,還能為自身積攢人氣。因此,訓練敏捷的反應能力對于播音員、主持人和演員來說也是極其重要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播音主持創作中適當運用表演元素,是當下媒體融合的趨勢所向,也是提升節目看點以及效果的必要途徑。表演藝術與播音主持藝術是姊妹藝術,擁有許多共同點,在綜合運用的過程中,要注意“度”和“情”的把控以及即興反應能力的培養。合理運用表演元素,不僅能夠縮短觀眾與主持人之間的距離,還能充分調動受眾和創作者的情感訴求,加快藝術市場的不斷融合和更新。

參考文獻:

1.俞虹.節目主持人通論[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6.

2.孫炎.表演元素在播音主持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8(23):109.

3.孔小磊.表演藝術在播音與主持中的應用[J].新聞傳播,2019(12):27-28.

4.梁艷.淺談表演藝術在播音與主持中的應用[J].視聽,2018(06):104-105.

作者:謝妙昱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