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主義藝術風格論文
時間:2022-01-27 04:14:01
導語:現代主義藝術風格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敘事角度的轉換與巧妙的時空處理
(一)敘事角度的轉換體現了現代主義敘述風格在《夜色溫柔》中,菲茨杰拉德徹底拋開傳統的全知全能敘述者的敘事角度,以頻繁轉換的視角來刻畫鮮明的人物性格,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體現現代主義敘述風格。小說開篇從電影演員瑪麗的視角向讀者展現了迪克夫婦奢華的生活和迪克的紳士風度,年僅18歲的瑪麗無法判斷迪克夫婦之間的關系,但她覺得“他們之間存在某種親昵的關系”,“他們似乎過得很開心”,這種幼稚的話語符合涉世不深、頭腦簡單的少女語言特征。
當迪克沉迷于瑪麗的美貌難以自拔時,小說以迪克的視角向讀者揭示了他痛苦、彷徨、矛盾、消沉、復雜的內心世界,生動地展現了他是怎樣從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精神病醫生轉變為一個道德墮落、染上酗酒惡習、精神死亡的人,深入剖析了他不斷失控的自我意識和心路歷程。頻繁轉換的視角不僅揭示了瑪麗的純真、迪克的內心矛盾和道德困惑,而且體現了作品的現代主義敘述風格,但在視角轉換過程中,最具現代主義特征的則是作品中連綿不斷的意識流敘述手法。如在作品第二部分長達3000余字的書信中,菲茨杰拉德以意識流的手法展現了主人公尼克爾雜亂無序的心路歷程、她與迪克結合的歷程以及生父亂倫給她造成的人格損毀。
在第二部分第十章,菲茨杰拉德又以內心獨白的方法向讀者展示了迪克與尼克爾婚后的生活經歷和雙方在許多問題上的分歧,此刻菲茨杰拉德從作品中完全隱退,讓尼克爾以內心獨白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思想,這種意識流敘述手法為作品增添了無限的現代主義特色。頻繁轉換的視角不僅有利于刻畫人物性格特點,描述人物間錯綜復雜的關系,體現事件的立體感和層次感,而且有助于淡化情節,形成交錯式的敘事方式,真實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使作品具備現代主義注重刻畫人物精神世界的傾向性。
(二)巧妙的時空處理體現了現代主義藝術時空傳統小說往往在開始時由全能敘述者按照故事發生的先后順序對人物、環境和事情的來龍去脈做出詳細的交代,與這種線性敘述模式不同,現代主義文學作品則按照人物意識流動和人物的主觀時間任意組合結構,這種完全打亂故事發生的時間順序,以心理時空代替物理時空的時空觀念打破了傳統小說寫作的時空順序,發揮了時空在支配和渲染主題上的重要作用,體現出現代主義藝術時空的獨特處理手法。在《夜色溫柔》中,菲茨杰拉德以插敘、倒敘、內心獨白等方式來敘述漫長的故事情節:小說第一部分詳細地描述了迪克與妻子尼克爾在法國度假的生活;第二部分先以倒敘手法敘述了迪克與妻子相識、相戀的故事,而后又以內心獨白的方式展示了他們之間的恩怨,隨之,故事又回到當前迪克的墮落、沉淪,迪克與妻子在德國和法國的旅游度假以及在法國的徹底分手。整部小說鐘表時間與心理時間相互交錯,跳躍式時空組合打破了傳統小說的時空設置,構成了一種完整的現代主義藝術時空。此外,美國學者瑪麗·伯頓認為,無論在藝術上,還是在主題上,《夜色溫柔》的結構都完美地體現了心理療法的情景。小說第一部分展示了迪克與人相處融洽,帶給人們幸福,是一個完美的魔術師式的人物;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第三部分,他不僅荒廢了人生最美好的、最有創造性的年華,而且成了一個酒鬼、墮落者和無能者。第一部分與第三部分在形式上構成了平行關系,在結構上起著平行和平衡的作用,這種獨特的結構與空間形式形成了巧妙的時空相關性,具有非凡的藝術魅力。
二、典型人物形象的刻畫與新穎的零度結尾
(一)塑造幻滅的主人公體現現代主義人物典型傳統小說在傳統價值觀念和審美意識的影響下都是通過對正直善良、無私無畏等崇高人物形象的塑造來體現社會的卑鄙、殘暴,表現善與惡、美與丑、愛情與自由等題材,現代派作家則通過對痛苦、病態自我的表現來反映人的異化感、焦慮感和絕望感。在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中,人們很難看到幸福的結局。如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主人公傾盡所有追求的“美好愛情”到頭來只不過是一個幻想而已。在《人間天堂》中,主人公在經歷了迷惘和幻滅后終于認識了自己。在《夜色溫柔》中,這種對夢想的追求與破滅表現得更為深刻,如主人公對玫瑰色夢想的追求以及幻想的破滅,展現了主人公無法壓制的絕望情緒?!兑股珳厝帷分械闹魅斯峡耸且粋€有理想、有抱負、善良正直、完美的人,他將愛情與理想抱負結合在一起,將他與尼克爾的婚姻作為追求理想的賭注,但沃倫家族的錢勢、尼克爾反復發作的精神病、電影明星瑪麗的美惑以及他內心矛盾和道德困惑的不斷加劇,終于使得既努力保持經濟與人格獨立,又竭力維系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的迪克染上了酗酒的惡習,一個成熟穩重、溫文爾雅、帶給人們幸福的魔術師式的人物最終衍化成一個可憐的墮落者。身處異化和充滿幻滅感的社會環境中,美好的理想和抱負都已灰飛煙滅,迪克———夢幻世界的“治療者”卻成為這個世界的犧牲品,在尼克爾與他離婚后,迪克只身回到美國,最終成為尼克爾“記憶地平線上一個越來越模糊的黑點”。作為作品中的典型主人公,迪克理想的幻滅是美國時代生活與感受的真實體現。
(二)新穎的零度結尾凸顯了現代主義象征主題作為一種表現手法,象征在文學作品中的運用既是形式對內容、有形對無形的一種表現,也是對作品精神意蘊和題材意義的超越。在《夜色溫柔》中,菲茨杰拉德成功地運用象征手法來揭示人物隱秘的情感,賦予小說巨大的語言藝術力量。小說的書名宣稱夜色是溫柔的,作品中溫情脈脈的“黑夜”與“黑暗”代表著夢想世界,卻缺乏活力,象征嚴酷現實社會的“白晝”與“光明”卻生機勃勃。黑夜與白晝、黑暗與光明的對立不僅象征著截然不同的世界和兩種相互對立的觀念,而且將作品劃分為以尼克爾內心獨白連接起來的兩部分。故事開始部分,白天灼熱、刺眼的陽光炙烤著孩子們的草帽,在海灘上游玩的人們不得不撐起遮陽傘,整個城市令人沮喪,天氣猶如一張舊照片,黯然失色,這種景象令人感到痛苦和恐懼;相反,柔情似水、情欲沖動的夜色帶給人歡樂、夢幻和遐想,但黑夜并不比白天更美好,白晝雖然是現實殘酷的,但是充滿活力;黑夜雖然是悠閑迷人的,但是缺少生氣,它掩蓋了白晝暴露的社會現實,容易使人脫離現實世界。正如作品在多角度刻畫主人公曲折復雜的心路歷程后,迪克悄然消失在西部溫柔、迷惘的夜色中,在悲風中纏綿地傾訴著悲哀秀美之詩。他猶如一只受傷的夜鶯,身心俱殘地回到西部成為一名默默無聞的普通醫生,黯然消失在溫柔哀傷的夜色中。這個曾經有著偉大抱負的年輕人最終成為那個時代幻滅性的典型悲劇人物。這種漸降式結尾不僅創造出一種言猶未盡的藝術效果,而且體現了小說強烈的現代主義藝術表現力。
三、結語
總之,《夜色溫柔》是一部現代主義小說,作品處處洋溢著菲茨杰拉德永不消竭的才華、別出心裁的設計和高超的敘事技巧,從內容到形式所體現出的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特征,使作品具有了無限的魅力和很強的可讀性。
作者:崔艷霞單位:河南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
- 上一篇:愛的甘醇演唱藝術風格論文
- 下一篇:工信局年終工作總結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