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藝術歌曲探討
時間:2022-09-27 03:03:08
導語:兒童藝術歌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界對歌劇的歷史性與戲劇性、藝術歌曲的文學性與思想性、民歌的地域性、群眾歌曲的大眾性等研究者較多,但對兒童歌曲涉及較少。當下流傳較多的兒歌,多融合了童謠、經典兒歌、三字經、古詩等作品,有的還編配成精美的動畫,深受兒童和家長的喜愛。不可否認,這些形式對兒童歌曲的傳播有著較大貢獻,但作品質量良莠不齊,甚至還摻雜著成年人的流行歌曲。雖然各種兒童歌曲集大多內容豐富,但這些歌曲并沒有取代《小蘋果》《兩只蝴蝶》等流行歌曲。筆者認為,一方面是由于書中只提供樂譜,這對于不識譜的人來說學唱較為困難,而流行歌曲卻時常響遍街頭巷尾,隨處可聽。另一方面,這些書中的歌曲很少有音頻和伴奏,而流行歌曲的伴奏卻可以從網絡上輕松下載。因此,兒童歌曲亟待改良?;诠P者多年對藝術歌曲這一體裁的研究,現提出兒童藝術歌曲這一新體裁,并據此創作了十余首作品,配合鋼琴伴奏并將其編纂成《新學堂樂歌》一書,由華夏文化出版社出版,希望對推動兒童歌曲創作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新體裁名稱來源
藝術歌曲是由詩歌、人聲、鋼琴相結合的一種獨立的歌曲種類,因奧地利浪漫派作曲家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的作品風格而得名。其結合了優美旋律和人聲兩大音樂元素,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表現力和欣賞性。藝術歌曲這一名詞在中國可追溯到1919年前后,一批愛國知識分子從國外留學歸國,帶回歐洲藝術歌曲這一全新的藝術形式,并得到國內文化界人士的欣賞與喜愛,成為當時新文化運動組成部分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經李叔同、黃自等一批文人、學者、音樂家的共同努力,藝術歌曲于上世紀40年代初達到了一個推廣與創作的鼎盛時期。更可貴的是,他們把西洋的創作技法與中國的民族風格、民族語言、民族音調等本土化元素相結合,創作出例如《教我如何不想她》《花非花》等具有永恒價值的藝術歌曲作品。兒童藝術歌曲可以算是藝術歌曲門類下的衍生物,筆者借用這一體裁為兒童創作歌曲。我國知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陳田鶴(1911-1955年),一生創作了27首兒童歌曲,多采用音樂理論家廖輔叔(1907-2002年)的歌詞,也有些歌詞由文學家趙元任、陶行知、韋瀚章等人創作。其中,絕大部分作品編寫了鋼琴伴奏,不單是和聲的跟隨,更多是與兒童演唱形成互動,成為演唱的伙伴。筆者認為,其為兒童藝術歌曲的原型。
二、兒童藝術歌曲與藝術歌曲的區別
(一)音域。成人創作的藝術歌曲(以下簡稱藝術歌曲),因要表現美聲唱法以及演唱者的個人聲音魅力,音域一般比較寬,常見十一二度,甚至更寬。但兒童的聲帶及歌唱方法都較為稚嫩,歌曲的音域要窄一些,一般控制在一個八度為宜。當然,一些經過正規聲樂訓練的年齡稍大的兒童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歌唱技巧,音域也可適當地擴展,但十度或十一度已是極限。(二)結構。藝術歌曲的曲式結構一般比較復雜,常見的有分節歌、通體分節歌等,篇幅比較長。而兒童歌曲的音樂結構應較為短小,以單樂段為宜。即使是大于單樂段的結構,其內部結構規模也相對較小。通常用兩個或四個小節構成一個樂句,樂句等長,四個樂句形成方整結構,這與中國古詩有異曲同工之妙,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起承轉合的韻味。針對較大年齡兒童的歌曲,也可以采用兩段體,或者帶有再現的兩段體結構,這樣歌曲的內容比較容易展開,能夠敘述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如歌曲《村居》,整首歌曲共八小節(譜例1),篇幅短小,結構緊湊,只有上下兩個樂句,沒有重復,卻完整表現了整首古詩的內容。(三)旋律特點。藝術歌曲的旋律動機相對復雜,旋律線起伏較大,為了表現歌詞內容,又極富戲劇性,矛盾沖突激烈。但兒童藝術歌曲為了讓兒童易學易背,旋律要盡量簡單,節奏接近口語,多使用重復,既可以旋律重復,也可節奏重復。在旋律創作方面可多采用五聲音階,五聲調式的音程關系更易被低幼齡兒童接受,也便于兒童日后對傳統音樂文化的理解。(四)歌詞。傳統觀念認為,藝術歌曲的歌詞源于詩歌。從當前的一些作品中可以看出,藝術歌曲的概念已被人們擴展并突破了,只要是旋律優美、格調高雅并有成譜鋼琴伴奏的歌曲,無論歌詞是否為詩歌,都可以歸屬為藝術歌曲。外國藝術歌曲的歌詞多為敘事,同時具有很強的思想性。中國藝術歌曲借物抒情比較普遍,多以歌頌祖國,思念家鄉、父母等為題材。筆者認為,兒童藝術歌曲的歌詞也應具有詩的特征,但是在選擇和創作時,要從兒童的視角出發,貼近兒童的生活,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要有童真、童趣、童心。歌詞的形式還要具有“韻美”的特質,一首好的歌詞必定是一首好詩,語言精煉,主題集中,即使脫離了音樂,仍然是一首獨立存在的文學作品,仍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當下的兒童歌曲歌詞中說教意味較濃,需要將“美”和“教”相結合,借助于優美、生動、富于兒童情趣的形象,表達高尚的情調。知名詞作家金波曾說“要賦予兒童歌詞以詩的品格”。因此,無論從體裁、結構還是內容、意義上,古詩和兒童詩都是不錯的選擇。(五)鋼琴伴奏。相對于藝術歌曲,兒童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部分似乎更為重要。第一,伴奏部分是旋律的依托,兒童需要依據伴奏把握曲調和音準。因此,兒童藝術歌曲的伴奏要“旋律化”,不能完全使用不帶旋律的伴奏手段,可以有旋律與無旋律交替使用。第二,風格要兒童化,簡潔、明了、精致,活動的低音盡量不要在較低的音區,要巧妙運用鋼琴各音區的音色來表現歌曲中的音樂形象。伴奏織體不能像成人藝術歌曲那樣豐富,盡量選擇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與分解和弦。三種織體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根據樂曲的段落交替使用。如果是兩段體的歌曲,可以使用不同的織體來區分情感,烘托不同的氣氛。第三,不忘民族化。和聲的民族化最重要,用二音或四音代替三音,從而改變和弦的三度排列;用平行四、五度代替主、屬、下屬的進行;少用大小七、減七等色彩強烈的和弦??楏w方面,不建議使用低音加和弦式的形式,因為這種織體適合用來表現氣勢恢宏的類似于進行曲的歌曲。建議多用短琶音,以及變化的旋律模仿,與旋律相互映襯,猶如一問一答般地充實整首歌曲。《絕句》的伴奏中幾乎沒有柱式三和弦的出現,完全用二、三度音程疊加(譜例2)。音區基本高于旋律部分,多用跳音及舞蹈性節奏。伴奏與旋律你來我往,生動地表現出兩只黃鸝鳥在枝頭嬉戲的場面。
三、兒童藝術歌曲的意義
兒童藝術歌曲這一創新的理念,首先,是區別于普通兒童歌曲的一種嘗試。它按照藝術歌曲的規則進行創作,但歌詞的創作及選擇、旋律的創作、鋼琴伴奏的編配在符合兒童特點的同時,又更有文學性、審美性及完整性。在當今數量繁多的兒童歌曲中,具備這些特點的作品并不多見。其次,兒童藝術歌曲有利于規范兒童聲樂教學。這類歌曲用鋼琴取代MIDI伴奏,演唱時一般無需麥克風,不可以用常見的“擠、卡、勒”的童聲演唱,因此,必須教會兒童科學的接近于美聲唱法的發聲方法。再次,其有利于激發詞曲作家的創作熱情。近20年,我國的兒童歌曲創作趨勢呈上升態勢,但好作品仍寥寥無幾。最后,兒童藝術歌曲是兒童藝術教育的一個突破口。兒童藝術歌曲在歌詞方面多選用兒童詩、古詩等,讓兒童可以了解我國悠久燦爛的文化,感受詩句的精美、韻律的和諧。旋律多采用五聲音階,節奏口語化,簡單活潑又朗朗上口,加之其使用鋼琴伴奏,有利于歌曲的推廣。希望創作者不要為了經濟效益而迎合時代潮流,忽略了藝術的審美性本質。
兒童藝術歌曲是筆者及其科研團隊的一個大膽嘗試,目的是希望這類高雅藝術形式能夠走進當今兒童的生活,讓他們從小接觸并喜歡古典音樂,走入音樂廳,走入高雅音樂的殿堂。點滴間培養他們的審美格調,從而塑造正確的三觀和完美的人格。當然,更希望詞曲作者為兒童創作更多、更好、藝術性更強的作品,豐富兒童的音樂文化生活。
作者:余曉青 田大志 單位: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參考文獻:
[1]李娟.談當下兒童流行歌曲之弊——從“貝瓦兒歌”中的歌詞談開去[J].職大學報,2016(5):72.
[2]曹粹.淺析黃自藝術歌曲的創作及情感特征[J].音樂時空,2014(24):95.
[3]游歆睿.陳田鶴兒童歌曲研究及其現實意義[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3):103.
[4]王小力,瑋韌.規范兒童歌曲鋼琴伴奏的良好范例——評姚思源《兒童歌曲鋼琴伴奏曲109首》[J].鋼琴藝術,2005(5):58-59.
[5]金波.兒童歌詞應具有詩的品格[J].人民音樂,1988(6):10.
- 上一篇:藝術歌曲創作特征及演唱風格研究
- 下一篇:藝術風格在景觀設計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