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美學特征

時間:2022-09-29 05:54:39

導語:淺析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美學特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美學特征

摘要:藝術歌曲側重于歌曲創作的審美性,在普通的伴奏與共性化的伴奏過程中,產生的美學特征也會存在差異,特別在鋼琴伴奏的氛圍下,會形成一種更加完善的藝術性。所以,在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中,充分把握美學特征,有效利用演奏技巧具有重要意義?;诖?,本文探討了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美學特征,提出了必要的參考。

關鍵詞: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美學特征;分析

在一部藝術歌曲演奏中,鋼琴不僅僅起到伴奏的作用,它如同獨唱一樣要體現符合特定藝術特征的詮釋。歌詞好比人類的骨骼,旋律好比豐盈的肌肉,則鋼琴伴奏就像是十分高雅而華美的外衣,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充分展現歌曲演奏的藝術魅力??傮w而言,藝術歌曲主要具有音韻美、情感美、意境美的美學特點。以下展開具體論述。

一、詩歌的音韻美

藝術歌曲中飽含了歌唱家的文學藝術內涵,也可以理解為朗頌的藝術,在藝術歌曲中,音樂擴展了文學形象,充實了人類的聽覺享受。歌詞對音樂形象加以解釋,同時,將人們對音樂的理解限定于特定的范圍。這要求了創作歌詞的時候應當與音樂表現特點相符,以便二者協調發展,需要歌詞音調的音樂化創作。正如唐朝著名音樂家白居易先生在談及詩歌的時候講到:“韻協則言順,言順則聲易人?!边@就是我國古代詩歌創作中體現的美學特征與藝術規律??梢?,歌詞創作也是遵循了特定的美學特征??傮w來講,歌詞藝術中的音樂美主要來源于語言本身的聲調美感,就是指朗讀中聲調的音長、音高、音色、音量四大基本要素。歌詞的音樂構成主要有:節奏上表現在歌詞的段落劃分,朗讀的抑、揚、頓、挫,字數相等的句式安排,形象上表現在對事物側重語言與音的結合美的描述,從而讓詩歌誦讀中更加清楚明了,在語調變換中體會詩歌抒情的藝術魅力。例如:“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語氣、語調方面彰顯了堅定不移、英勇壯烈,展現了一種義無反顧的思想。

二、旋律的情感美

不同于語言藝術,音樂與其最大的差異就是不能直接傳達明確的意思,或描述具體的事情內容。音樂屬于一種時間的藝術,側重于突顯人們的感情波動,更好地表現了喜怒哀樂的情緒,旋律跌宕、節奏快慢、復調、和聲、力度、音色、速度等變化,可以巧妙地抒發情感的發展,這是語言藝術不可比擬的特點。總之,從表現情感上,音樂顯得更加扣人心弦。例如:“松花江上”的歌曲中,若是不演唱其中的歌詞,僅僅聆聽其曲調,人類感情表現方面就會顯得比較模糊。然而,音樂旋律的不斷變化,樂曲的第一句音調發出后,下行的旋律會給人以一種凄慘悲涼的感覺,隨之經過了不同調試的變換,整曲的最高音經常重復出現,搭配通俗的歌詞內容,讓歌曲帶給人以難以忘卻的印象,取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因此,選擇合適的音樂主題對于歌曲旋律的創作中具有極大的意義。例如:在歌曲“小河淌水”中,民族五聲的旋律顯得十分悠揚,帶有濃郁的的民族風味與地方特色,尤其是旋律的音階構成特征明顯。音調純樸、自然,旋律環節對節奏進行區分運用,搭配上好的歌詞,生動地展現了我國云南省的峰巒疊嶂、風清月明、梯田層層的夜景。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如果歌詞的文學思想與音樂形象完美結時,就會產生情景交融的藝術形象,更加讓人激動不已。

三、鋼琴伴奏的意境美

藝術歌曲創作的時候,因為人的聲音受到生理規律的制約,導致一個人的歌唱難以達到作曲家的藝術創作標準以及預期的對抒發情感的設想,也很難良好地傳述歌詞中的文學意境,因此,需要借助鋼琴伴奏的形式,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從而完美地表現歌曲的藝術感染力。作曲家在創作中有效結合了鋼琴的性能,例如:豐富的音色變化、夸張的音量比較等,特征各異的和聲、音型、聲調、節奏對比等,便利鋼琴的伴奏和演唱者的歌唱形成良好的互補。例如:尚先生創作的“大漠之夜”的歌曲,前奏應用了單音,在高音區域,選擇了高低八度的重復迂回,從弱到強,如同駱駝的鈴聲在夜色里不停地回響,伴隨伴奏與聲音的變化,以及左手低音渾厚的八度音程的運用,營造了一種浩瀚無垠的沙海之夜中,一隊駱駝穩健地從遙遠的沙漠中緩緩走來的場景。

四、結語

總之,在藝術歌曲中,在鋼琴伴奏的創作過程中,有效地運用了鋼琴本身的多聲部的和聲與宏大音量的特征,還要音域、音區、音色、音型方面的細微變化,從而可以更好地表現各種事物與情感,與人們的歌唱形成互補,彌補了人聲的缺陷。正是藝術歌曲中的鋼琴伴奏在美學方面的不斷追求,樹立了鋼琴伴奏在歌曲表現中的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1]杜恩云.論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美學特征[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36(01):103~105.

[2]趙肖,胡謙平.藝術歌曲鋼琴伴奏應當注意的美學問題[J].音樂時空,2014(10):138.

[3]王丹.論中國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藝術表現[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2.

[4]常琳.聲樂鋼琴伴奏———高等師范音樂教育中的重要環節[J].黑龍江教育(綜合版),2004(Z4).

[5]薛鋒.關于《舞蹈技術》課程畢業考試課鋼琴伴奏的點滴思考[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9(01).

作者:趙娟 單位:平頂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