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護士工作中的語言技巧

時間:2022-01-21 11:16:40

導語:探究護士工作中的語言技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護士工作中的語言技巧

1護士工作中要做到語言簡明,通俗易懂

患者及家屬到醫院都有不同程度的緊張,急需減輕疾病造成的痛苦,因此護士在與患者及家屬交代事項時,語言要通俗易懂。護士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用最簡明的語言表達各項護理內容,向患者說明此項工作的目的,盡量不用醫學術語。要學好普通話,做到發音準確,口齒清楚,言簡意明,表達完整,切忌語言模糊,造成家屬及患者誤解。對待不同文化層次的患者要使用不同的語言,比如與文化層次稍低的患者溝通時應用嘮家常的語言,使患者更容易理解接受,患者懂了,護理工作就更容易開展了。

2護士在工作中要做到誠實信任,親切待人

護士接診時要熱情對待,視患者如親人,要誠實守信,給患者一種信任感,與患者交流要談吐大方,親切穩重。指導安慰患者及家屬要掌握分寸,學會換位思考,因人而異,分清輕重緩急,讓患者及家屬感到真實親切,消除醫患之間對立面的感覺。說話語速也要掌握得當,不要過快應對,不要過慢推遲,做到語言得體,語速適度,及時履行對患者的承諾,讓患者感到誠實可靠,值得信賴。與患者交談中要注意傾聽,身體盡量向前傾斜,保持與患者的距離,呼喚患者時不要直呼其名或某某患者,適當的加上叔叔,阿姨,大爺,大娘等會讓患者感到親切,消除一些緊張的情緒。

3護士在工作中要做到理解病人,沉默忍讓

護理工作在整個醫療工作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護理工作錯綜復雜,護士與患者接觸時間最長,因此被患者和家屬誤解是難免的,要學會忍讓和理解患者,保持適當的沉默,不要急于解釋,急于澄清,更不要意氣用事,與患者爭吵,造成不必要的護患糾紛。患者來到醫院看病,本身就是感覺自己是需要特殊對待的人群,因此凡事要換位思考,多替患者考慮,多理解患者的痛苦心里,在特殊情況下保持沉默,等靜下心來的時候找適當時機來說明問題。在特殊情況下保持沉默并不意味著護士的錯誤,而是體現了護理人員的素質。有次患者家屬在做磁共振的時候把原片找不見了,幾次來找護士要,就說給護士了,我們的人員確信還給家屬了,家屬幾次吵鬧,我們都保持沉默,勸他們再好好找找,最終,患者家屬找到了,并來我們這邊道歉,還提出表揚,表揚我們的忍讓和理解。

4護士在工作中要做到冷靜面對,耐心解釋

護士在日常工作中要根據患者不同的病情、年齡、生活環境等,對各項護理操作的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有時護患溝通時患者難免有誤解。這時就需要護理人員冷靜面對,耐心解釋,使患者及家屬能夠最大限度的理解和配合,從而達到好的護理效果。如果患者一時難以接受,要反復提醒,循序漸進,讓患者慢慢體會,最終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解釋性語言必不可少,當用一種藥物或進行一項操作時告訴病人該藥有何種用途,會起到什么作用,有什么不良反應,往往可以消除病人的疑慮,使其更容易接受服用,更好的達到治療效果。有的患者可能有很多疑問,但又不好意思提出,有時表現出糾結的樣子,護士要善于觀察,主動去詢問,并告之患者不要有所顧慮,不明白的一定要問清,這樣才能有利于病情恢復。

作者:趙娜楊晶張艷茹單位:武警黑龍江省總隊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