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課教學語言藝術論文
時間:2022-05-13 09:32:46
導語:高校思政課教學語言藝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對高校思政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方面。從積極影響角度而言,網絡激活學生熱情,能夠幫助其樹立主體價值。網絡時代開放平等成為主流思潮,主體的話語權不受其社會地位以及經濟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借助網絡豐富知識并改變思維方式。很多大學生借助于網絡參與到公共事務,同時實現個人的發展。此外,在網絡時代,信息呈爆炸式發展的速度,網絡上豐富的信息資源以及便捷的交流方式,深受學生的喜愛,也培養他們應用信息以及技術的意識,提高他們獲取科學信息并加以傳播的能力,最終拓寬了大學生信息來源以及渠道,豐富他們知識面,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從而成長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大學生在網絡時代通過不斷地創新網絡語言,可以在虛擬空間真實表達自身思想情感,并且通過富有創意并且新奇的網絡語言,來體現大學生的鮮明創造性。大學生的想象力以及自我意識通過網絡得到表達,從而靈活使用課內外的知識,來體現他們創造性的思維。另一方面,網絡也給大學生帶來不利的影響。網絡文化弱化大學生對于主流價值觀的高度認同。網絡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著學生的思維以及交往方式,并且超越時空界限。網絡上話語主體日益多元化,并且激活其欲望以及想象力。網絡的工具化以及利益性導致其內在價值缺失,從而引發大學生的異化。在網絡上,話語暴力層出不窮,話語權也被濫用,各種不良信息以及話語沖擊主流價值觀,從而導致大學生形成浮躁心態,嚴重影響思政課的教學效果,從而導致一些大學生精神浮躁,尤其是那些價值判斷力以及抗誘惑能力比較弱的大學生,容易出現人生方向迷失以及價值選擇判斷錯誤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影響大學生理想以及信念,導致主流價值的邊緣化。
2高校思政課提高語言藝術性的措施
第一,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語言藝術需要多一點文學色彩。高校思政課的教學不應當是一板一眼的,同樣能夠富有激情。例如在講解哲學原理的主客體統一這一問題中,就能夠引用蘇東坡琴詩來說明在演奏優美音樂的過程當中,不僅僅需要琴這一客體,同時需要人這一主體的動作,只有兩者實現相輔相成,才可以演奏出優美動聽的音樂。通過加入文學元素,同泛泛而談比較而言,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思政課理論的意境以及學生想象力。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強調教學語言的文學色彩需要適可而止,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學語言美學意味并營造教學氛圍。
第二,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語言藝術需要多一點人情味色彩。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往往給學生以枯燥空泛以及說教的感覺,因此對于思政課的教師而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要走進學生心里而讓學生高度認同并加以接受。在高校思政課的教師形象環節,思政課的教師要避免淪為僵化道德標本,其身上需要體現出人性的豐富內涵,兼具厚重的德性以及豐富的人性,這樣的思政課教師才更加具有魅力以及說服力。此外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需要盡量將宏觀東西微觀化,并將空洞東西生活化,從而讓思政課教學回歸生活。最后是在教學語言方面,高校思政課的對象是人格意識較為獨立的大學生,因此教師在表述的過程當中需要提高教學語言的人情味色彩,要展現出平等包容的心態以及人性關懷態度。
第三,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語言藝術需要多一點時尚味色彩。網絡時代社會思潮飛速發展,并且大學生思維高度活躍,這就決定高校思政課的理論素材以及教學語言都應當緊貼時代的脈搏。很多高校思政課的教師不關注目前社會當中不斷涌現出來的新語言、新詞匯以及新語體,同時也很少主動去留意學生感興趣的那些話題,上課的時候總是陳詞濫調,從而同學生之間出現了嚴重的溝通障礙,這樣一來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效果自然不夠理想。所以高校思政課教師需要保持開放學習的姿態,在網絡時代以及學生面前不能落伍,需要主動掌握了解目前網絡以及社會當中流行的那些熱門詞匯以及新鮮語言表達的方式,同時有意識地并且靈巧地在思政課的教學過程當中使用。不過在提高思政課教學語言時尚色彩的過程當中需要避免嘩眾取寵,要不然可能讓思政課變得低俗。
綜上所述,改善教學效果可以說是網絡時代高校思政課一個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一方面需要從宏觀角度改善教學內容、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法,另一方面也要需要從微觀的角度不斷改善課堂教學的語言從而提高教學語言的感染力,從而讓高校思政課得到學生的歡迎。
作者:董承婷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 上一篇:中外裝飾藝術風格論文
- 下一篇:學前教育學課程設計理念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