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教育語言藝術探討

時間:2022-05-24 02:57:35

導語:馬克思主義教育語言藝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馬克思主義教育語言藝術探討

摘要:馬克思主義是理論化系統化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國的指導思想。要想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物質力量,必須讓馬克思主義理論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掌握,實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傳播經驗的工具,任何理論都必須借助一定的語言才能表達出來。馬克思主義理論實現通俗化、大眾化首先從馬克思主義教育語言通俗化開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師必須廣泛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大量使用文學作品中的語言,恰當使用網絡語言,消除學生在語言接受方面的障礙,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效果。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通俗化教育;語言藝術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傳播經驗的工具,任何理論都必須借助一定的語言才能表達出來。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表達方式和質量,不但直接影響著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還影響著學生內在語言的形成。在馬克思主義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師必須巧妙地利用語言藝術,實現馬克思主義教育語言通俗化,消除學生在語言接受方面上的障礙。教師要廣泛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大量使用文學作品中的語言、恰當使用網絡語言,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以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學效果。

1日常生活語言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由社會實踐構成的社會生活為人們的認識活動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語言。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中,黨和國家的領導人非常重視運用日常生活語言。同志在教育過程中指出,“我們是革命黨,是為群眾辦事的,如果不學群眾的語言,那就辦不好?!蓖静坏@樣說,也這樣做,比如他把資產階級的進攻比作“糖衣炮彈”;為了突出軍隊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著名論斷;為了表達反動派虛弱的本質,他指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他還主張共產黨要認真學習群眾語言,讓黨員干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鄧小平同志也非常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通俗化,為了突出科學技術在生產力中的作用,他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他的“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發展就是硬道理”、“摸石頭過河”等理論,被人民群眾熟知并廣泛接受。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發展觀也是通俗化的典范。

2文學作品中的語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一種理論要想在一個民族生根發芽,就必須與這個民族的文化有機融合。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中華文化包括傳統文化和現當代文化,雖然有些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了,有些傳統文化存在著封建糟粕,但是有些傳統文化中的不少內容,在目前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華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存在許多相似或相通的地方,中國的現當代文化更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產生的,馬克思主義能夠和中華文化相結合。

2.1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華傳統文化的某些詞句相結合

同志善于把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某些詞句加以引申,用來表達和充實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某些基本原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引用《漢書•河間獻王傳》中“實事求是”來表達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黨的思想路線和工作方法;引用班固《前漢》中的“相反相成”來說明矛盾的統一性;引用《老子》中的“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來說明“物極必反”的道理。

2.2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的傳統俗語相結合

在五千年文明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在這些燦爛的文化中,一些成語、修辭、甚至諺語都是可以很好利用的素材,因為這些東西婦孺皆知、家喻戶曉,所以在傳播的過程中就會顯得輕松省力,而且理解的更加深刻,可謂事半功倍。”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如果能巧妙引用這些傳統俗語,由于這些俗語生動、貼切,學生一聽就懂,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學效果。

2.3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現當代文學作品相結合

以后,在思想解放的旗幟下,我國掀起了向西方學習的高潮。尤其是我國的文學作品,在與世界文學作品交流的過程中,吸收了新鮮血液,促進了我國文學的飛速發展,取得了一大批享譽世界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內容博大精深,題材不拘一格,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語言。比如在學習“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這一部分內容是教師可以運用以下詩句進行教學。“金錢可以買到房屋,但買不到家;金錢可以買到珠寶,但買不到美;金錢可以買到飾物,但買不到青春;金錢可以買到藥物,但買不到健康;金錢可以買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金錢可以買到虛榮,但買不到實學;金錢可以買到諂媚,但買不到尊敬;金錢可以買到權威,但買不到威望。”教師把這段話制成多媒體課件,可以通過文字呈現出來,可以通過聲音呈現出來,也可以通過動畫呈現出來,究竟采用哪種方法呈現,教師應該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而定。

3網絡語言

我國網民以10至39歲群體為主,占整體的74.7%,其中20至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達30.4%,10至19歲為20.1%。雖然我國高中生網民的數量目前還沒有一個具體數字,但是從上面的統計數字可以看出,高中生網民的數量非常龐大,網民在高中生的比例非常高。網絡語言在互聯網上非常盛行,高中生網民對網絡語言也非常熟悉,目前,網絡語言在高中生的學習、生活、交往中隨處可見,網絡語言已經與高中生“息息相關”。網絡語言主要由漢語、英語、漢語拼音和一些線條符號構成,在計算機上非常盛行。網絡語言從“語言規則上來講,主要分類成句子型、諧音(擬音)型、字母字符型、文字增縮型等?!薄熬W絡語言作為一種漢語語言的變體,融概括性形象性、時尚性于一體,豐富了語言表達的內容,使信息傳播更為有趣生動,為青年群體所熱衷。”與凝重深奧、嚴謹規范的傳統語言相比,網絡語言具有通俗易懂、詼諧幽默、生動形象的特點。當然,教學語言與馬克思主義是手段和目的的關系,教學語言要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服務。在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師一定要緊密結合教材,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馬克思主義語言通俗化的有效途徑,力爭做到語言生動形象和內容準確無誤地有機統一。

作者:邵海龍 單位:貴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1]朱瀟瀟,左皓稢.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語言藝術特點[J].鄧小平理論研究,2010.

[2].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列寧.列寧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彭京宜.解析“中國夢”[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14.

[5]鄭浩,韓凱麗.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探索[J].理論與探索,2013.

[6]孫蘭英,錢小雪.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語言藝術性[J].天津大學學報,2011.

[7]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J].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6,(07).

[8]王延龍.網絡流行語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變革[J].思想政治教育,2015.